1.诗经 小雅 鸿雁 译文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鸿雁》原文:

鸿雁于飞⑴,肃肃其羽⑵。之子于征⑶,劬劳于野⑷。爰及矜人⑸,哀此鳏寡⑹。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⑺,百堵皆作⑻。虽则劬劳,其究安宅⑼?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⑽。维此哲人⑾,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⑿。

注释:

⑴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⑵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⑶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⑷劬(qú)劳:勤劳辛苦。

⑸爰:语助词。矜人:穷苦的人。

⑹鳏(guān):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⑺于垣:筑墙。

⑻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作:筑起。

⑼究:终。宅:居住。

⑽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⑾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⑿宣骄:骄奢。

注:《鸿雁》,《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六句。《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细究诗意,朱熹之说近于诗情。《毛诗序》以为是赞美宣王能安置流民,是因为同《车攻》、《吉日》、《庭燎》等诗排在一起。《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诗词中“鸿雁”的意象是什么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鸿雁在云鱼在水。 ——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 杜甫《孤雁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断鸿一词出自何处

我只知道里面出现了一个人物:庾信,他写过《哀江南赋》

断鸿:《秋夜》——宋. 陆游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而这里应该出自于柳永的《玉蝴蝶》:“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还有 诗经中“`

【标题】:鸿雁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内容】:——————–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诗经中励志的诗句

1.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 于鹄《题邻居》

2.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 王建《寄旧山僧》

3.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 李商隐《陈后宫》

4.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 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5.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6.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7. 愁损辞乡去国人。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8.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 边贡《重赠吴国宾》

9.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 孔夷《南浦·旅怀》

10. 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11.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 于谦《岳忠武王祠》

12.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 孟浩然《他乡七夕》

13.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 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

14.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5. 故巢似与人留恋。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16.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17.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 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18.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 赵鼎《寒食》

19.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 高适《塞下曲》

20.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1.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2.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3.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4.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5.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6.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 范云《效古诗》

27. 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28. 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 潘希白《大有·九日》

29.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 郑思肖《二砺》

30.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 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31. 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32.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33.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4.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 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35.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 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6.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转自柠檬美文网

5.《诗经•采微》怎么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参考: /redirect.php?tid=13493&goto=lastpost。

6.“鸿鹄之志”中的“鸿鹄”是什么意思

鸿是指大雁,而鹄则是天鹅。

大雁和天鹅是近亲,均是鸟纲,雁行目,鸭科,雁亚科。鸿鹄是古人对秃鹰之类飞行极为高远鸟类的通称。又名鹄、鸿、鹤、白鸿鹤等。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鸿鹄则是白色的凤凰。在古时发音中,鸿与黄的发音,及鹄与鹤的发音很容易混淆。故而鸿鹄也常被误读成黄鹄、黄鹤等。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禽部·鹄》中引赞宁语:“凡物大者皆以天名。天者,大也,则天鹅名义,盖亦同此。”古代中国称天鹅为鹄(读音hu胡)、鸿、鹤、鸿鹄、自鸟、鸿鹤、黄鹤、黄鹤等。

《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注释:“鹄,水鸟也。其鸣声鹄鹄。”《说文解字》曰:“鸿,鹊也。鸿鹄、黄鹄也,从鸟告声。”《庄子·天运》云:“鹄不日浴而白。”《陆矾·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曰:“鸿鹄,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雁。”关于“鸿”和“鹄”的文字记载,见于不同时期的碑文和古籍。

几千年来,其字形变化不大。而“天鹅”一词较早出自唐朝李商隐的词句:“拔弦警火凤,交扇拂天鹅。”《诗经》云:“白鸟洁白肥泽。”至今日文中的“白鸟”就是指天鹅。

扩展资料:

有关故事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胜年轻的时候 ,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 : “ 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 哪来的富贵呢 ? ”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鸿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