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徽因的诗词和著作有那些

一、回答:

1、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附近平房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

2、建筑方面,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

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二、扩展知识:

1、人物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2、个人成就:

东北大学校徽设计:20世纪20年代末期,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金。

保护奈良古建: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与1939年1月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八宝山革命公墓创建于1949年1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遵照周恩来建立革命烈士墓地、教育人民群众的指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晗受命建设革命公墓。在吴晗的领导下,北京市迅速成立了公墓筹备组,吴晗亲自率人勘察,最终选址在八宝山的护国寺兴建公墓。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八宝山的护国寺改建为公墓,并遵照周恩来的意见,将公墓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处。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栖之所。走在公墓里,吊唁那些于民族于国家立下大功的英魂,犹如在和历史对话,感叹沧海桑田,体会人间正道。

3、人物评价: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

2.林徽因《那一晚》《别丢掉》诗歌鉴赏

滕斌/林徽因《那一晚》的内蕴辨析《那一晚》可以说是林徽因对一段隐秘情感的真实、细腻的回溯,也是她不多的诗作中艺术质量上乘的作品,尽管有人指责其沉湎于个人情感的小天地,但不可否认,这使其卷入了另一组家庭旋涡的情感表现得极其真切、崇高,在其后来的诗作中,鲜有超出此诗的艺术圆熟的动人作品出现。

林徽因的作品以意象玲珑剔透、风格清莹婉丽,颇富音乐美见长。但大多数文学史也仅仅提到过她与新月派与新月诗派的密切联系。

她并不以诗文名世,但从她鲜见留世的一本后人整理的作品集中可窥见这个昔日才女的情感世界、美学风格、艺术理想和人格特点。和很多少女在孤独中对爱情的期待一样,林也是一个渴望有人爱的女子。

1937年,她曾向沈从文动人的回忆起自己当年随父客居伦敦的生活:“理想的我老希望有点浪漫的事发生,或是有个人来叩门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同我坐在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要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而实际上是天天落雨又落雨,我从不认识一个男朋友,从没有一个浪漫聪明的人来同我玩”。

其童年家庭的境遇也常使她困惑和感伤以至于影响到她后来的性格,这也是她后来不断追求性格上的独立和自由的原因。而后留学英国和游历欧洲使她感受到更多西方文明的熏陶,因此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便反映在其早期唯美主义的诗作中。

林徽因的写作新诗,开始受到徐志摩的影响和启蒙。林是1930年左右住香山双清别墅休养的日子里开始提笔写作的,《那一晚》也作于这一时期。

徐对其影响可以隐约地从一些作品中可以找到:《那一晚》、《仍然》、《深夜听到乐声》、《情愿》、《别丢掉》等。而《那一晚》又是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徐志摩也离婚再娶。这时的林徽因在各方面都已成熟,而徐也一直保存着对林的浪漫幻想。

徐志摩与梁思成是很好的朋友,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更是徐的老师,这样一些复杂的关系也使得他们将彼此的欣赏和情感理智地对待,并含蓄地表现在一些诗作中。然而正是这样一首动人的诗作,1932年陈梦家在主编《新月诗选》时并未收录,而当时同样以笔名“尺棰”发表的《仍然》则被收入其中。

作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圈内朋友,陈梦家也并非不知道两人精神上、文学上的联系,当时一度讹传的两人关系是否是陈梦家没有选《那一晚》入《新月诗选》的原因,笔者也不敢妄加猜测。但《那一晚》发表在1931年4月《诗刊》的第二期,主编是徐志摩。

这首诗一发表,徐志摩很快以《你去》一诗给予回应:“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放轻些脚步/别叫尘土扬起/我要认清你远去的身影/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不断地提醒你有我在这里/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目送你远去”。这份感伤动人、含蓄的情谊在其唱和的诗作中得到了真切流露。

《那一晚》用隽婉、纤丽的笔调向读者敞开自己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感到作者是如何轻溯这虽已过去但仍萦绕在心的神圣、纯洁的精神边境。全诗的第一句以缺乏施动者的被动句,倒置句首,开门见山而又绝不平凡。

如果按正常的顺序应为“你的手牵着我的手”,“你和我分定了方向”,“我的船推出了河心”,这种打破顺序的排列,既有韵式上的安排:起首的阴平(心、星),小节尾的去声(向、样),使诗情有了一种跌宕的别样韵致。同时也以事、景、情的悖反、错位来挤压、碰撞、暗示、补充,从而营造出一种氛围并通过画面的闪回组接设置了几个悬念:为什么是我的船推出了河心,你的呢?为何而推?是什么在推?又推向哪里?为什么又是晚上?然而作者却宕开叙事以景来渲染情感。

由“澄蓝的天”“迷茫的”“密密的”环境的静谧安详见出“托着”的雅致和“牵着”的柔情,实又为这种将变的情感预设了一种凄惋、迷离的基调。“迷惘”的茫茫无边,“封锁”的强行介入与不可抗拒。

“你和我”又有“分定”的主次,“认取”则有找寻和有了结果的意味,也就是你我“生活的模样”。动词“托着”、“牵着”、“推出”、“封锁”、“分定”、“认取”见出了相悦、遇阻、分定的过程。

那么,你我在之后怎么样了呢?然而作者在接下来的第二个诗节中又作了转折,回避了对你在“如今”的叙述,以四个“到如今”的平行式结构获得转折、递进、层叠且掀起情感波澜的效果,如果说船尚能在河心平稳航行与靠岸的话,那么这船现已被推入不知凶险多少倍的大海里飘摇了。“细弱的”不仅见出了风涛的险恶,也衬出了船的险境。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呼应了“那一晚”的“迷惘”,由宁静到暴烈而压抑,这只无岸可靠、越走越远的船即象征理想情感的越来越远。时间副词“仍”“常”“只”,动词“留守”“在”表状态,“我的船”推出河心去向苍茫的海面,只见“细弱的”桅杆,“密密的星”到“风涛里”,于不变中见出了变幻。

“天”“江边”“岸上”这些遥远的空间距离通过“记着”“想念”奇迹般的消隐,“星光”“眼泪”“白茫茫的”“红花儿”“黄花儿”把永恒的存在和瞬间的一闪念感悟萦回留存。特别是两个“我。

3.林徽因的代表作

代表作是《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深夜里听到乐声》等。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扩展资料 评价 1.胡适说:“林徽因就是中国一代才女。”无疑这是所有对林徽因的评价中最高的一个了,而且没有人反驳。

2.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许多人都知道冰心与林徽因是有些不合的,但冰心依旧给予了这样高的评价,不得不说林徽因是真的了不起。

3.张幼仪:“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徐志摩因为林徽因抛弃了张幼仪,她应该恨林徽因才对,可事实上,她并没有,在林徽因病重的时候,还带着儿子去见了她。

4.沈从文说:“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 5.英雄所见略同,晚一代的萧离也评价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

可见林徽因“聪明”差不多是公认了。 6.卞之琳说:“林徽因天生是诗人气质……”作为大诗人的卞之琳都这么说了,我们还能辩驳什么呢? 7.闺蜜费慰梅,也是一个建筑学者,对林徽因的评价也很高,她说“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徽因。

4.林徽因的代表作

代表作是《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深夜里听到乐声》等。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扩展资料

评价

1.胡适说:“林徽因就是中国一代才女。”无疑这是所有对林徽因的评价中最高的一个了,而且没有人反驳。

2.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许多人都知道冰心与林徽因是有些不合的,但冰心依旧给予了这样高的评价,不得不说林徽因是真的了不起。

3.张幼仪:“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徐志摩因为林徽因抛弃了张幼仪,她应该恨林徽因才对,可事实上,她并没有,在林徽因病重的时候,还带着儿子去见了她。

4.沈从文说:“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

5.英雄所见略同,晚一代的萧离也评价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可见林徽因“聪明”差不多是公认了。

6.卞之琳说:“林徽因天生是诗人气质……”作为大诗人的卞之琳都这么说了,我们还能辩驳什么呢?

7.闺蜜费慰梅,也是一个建筑学者,对林徽因的评价也很高,她说“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林徽因

5.林徽因的作品有哪些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1931年27岁 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

1935年31岁 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合著《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一文。6月,发表诗《吊玮德》,短篇小说《模影零篇:一、钟绿,二、吉公》。

10月,作诗《灵感》《城楼上》。11月19日,发表散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1936年32岁 1至11月,发表诗《深笑》《静院》《风筝》《记忆》《无题》《题剔空菩提叶》《黄昏过泰山》《昼梦》《八月的忧愁》《冥思》《空想外四章:你来了、“九一八”闲走、藤花前、旅途中》《过杨柳》《静坐》;散文《蛛丝和梅花》《究竟怎么一回事》;短篇小说《模影零篇:三、文珍》。1942年38岁 在李庄镇。

春,作诗《一天》。1944年40岁 在李庄镇。

作诗《十一月的小村》《忧郁》《哭三弟恒》。11月24日,发表散文《一片阳光》。

作诗《对残枝》《对北门街园子》。 1947年43岁作诗《给秋天》《人生》《展缓》《病中杂诗·小诗(一)、小诗(二)、写给我的大姊、恶劣的心绪》。

1948年44岁 2月18日,作诗《我们的雄鸡》。2至5月,发表诗《空虚的薄暮》《昆明即景》《年青的歌》《病中杂诗九首》《哭三弟恒》。

6.林徽因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等。

1931年3月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

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

扩展资料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林徽因

7.林徽因作品林徽因的作品有哪些

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

《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

《林徽因诗集》(1985)。

8.梁思成 林徽因 的著作和诗歌有哪些

梁思成:清华建筑系创始人,代表作:抄《清式营造则例》、《中国雕塑史》、《中国建筑史》。

林徽因:建筑: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袭》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城市规划大纲》、《住宅论》等。

文学上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百、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度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仍然》 《激昂》 《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 《笑》 《深夜里听到乐声》 《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问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答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