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如意对诗经·郑风的解读,有什么特点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此处描写恋爱心理,类似篇幅,《诗经》中还有很多,可见诗经的时期的风气十分开放。 而孔子也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至于后来的儒教的发展出现的各种繁琐的非人性的要求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详细可查询其他相关内容。

[题解] 这诗写一个女子在城阙等候她的情人,久等不见他来,急得她来回走个不停。 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

末章写出她的烦乱情绪。 [注释] 1、子:诗中女子指她的情人。

衿(今jīn):衣领。或读为”紟(今jīn)”,即系佩玉的带子。

《颜氏家训•书证》:”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 ” 2、悠悠:忧思貌。

《集传》:”悠悠,思之长也。” 3、宁不:犹”何不”。

嗣(似sì):《释文》引《韩诗》作”诒(贻yí)”,就是寄。音:谓信息。

这两句是说,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这样断绝音信了吗? 4、佩:指佩玉的绶带。 5、挑达:往来貌。

6、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是男女惯常幽会的地方。闻一多《风诗类钞》:”城阙,是青年们常幽会的地方。

” [译文] 你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牵挂的心。 即使我不去找你,怎么你就不肯找我来? 你那青青的佩玉,我悠悠思念在怀。

即使我不去找你,怎么你就不肯找我来? 我走来踱去多少趟啊,在这城门的楼台上。一天不能见到你啊,漫长得就像三个月一样。

《诗经·郑风·子衿》译注赏析 题解:女子在城阙盼望情人到来。 原 文 青青子衿,①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② 青青子佩,③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④ 在城阙兮。

⑤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注 释 ①子:男子的美称。

衿:即襟,衣领。 ②嗣音:传音讯。

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④挑、达: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

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译 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赏析】 由于孔子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经学家便将《诗经》的每首诗都套上“思无邪”的灵光圈,致使一部《诗经》竞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 如本篇《子衿》,《毛诗序》认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

可是我们在诗中实在看不出什么“学校废”的迹象。 朱熹指出:“此亦淫奔之诗。”

(《诗集传》)倒是看出这是男女相悦之辞,纠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说。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

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

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 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管锥编》) (陈如江)。

2.安如意的漫漫古典情系列

《人生若只如初见》 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思无邪》 追绎前生的记忆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心里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导语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二、当时只道是寻常 内容提要 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 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著,对友请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三、思无邪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 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 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四、陌上花开缓缓归 安意如品读唯美爱情的旷世韵味。 南北朝的历史光怪陆离,大一统之前的年代荒诞华美不可尽言。那些简单的歌章,在历史的游历中一如绽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本书注定要以史来绎情。 用猛虎细嗅蔷薇的姿态,小心将它们从心中释放出来,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我们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让我们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向那些古人讨一些情爱暖暖身。

3.安如意哪篇不是抄袭的

1.《人生若只如初见》抄袭江湖夜雨的文章38处

2.《思无邪》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18处

3.《思无邪》多处抄袭《先秦诗鉴赏辞典》:整段整段地照搬:目前抄袭两千零八十六个字

4.《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伯夷列传的翻译13句抄了12句

5.《辛苦,还是心苦》抄袭《百家姓起源》(姓氏起源———百里)———百里奚的人生经历,几百字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6.《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抄袭侯虹斌《红颜》:目前为止,抄袭2处7.《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余冠英:《诗经选译》几百字的翻译,只改动了几个字。8.《若走过漫漫长夜》大段抄袭赵 逵夫:《邶风.绿衣》赏析

9.《若走过漫漫长夜》抄袭散淡书生:诗经浅解(三)》(《绿衣》篇)

10.《“长恨歌”的前生》一篇70%篇幅抄袭萧华荣:《诗经·卫风·硕人》赏析11.《离得开了你,让我坚强》抄袭扬之水:《诗经别裁》

12.《思无邪———生死相许又如何?》抄袭朱杰人龙向洋:《国风·邶风·日月》赏析

在文章中,除了读者已经熟知的被抄袭者“江湖夜雨”外,还有新的人员被一一挖掘出来,甚至开出了一长串被抄书的书单:《先秦诗鉴赏辞典》、《伯夷列传的翻译》(13句抄了12句)、《百家姓起源》(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侯虹斌《红颜》(目前为止,抄袭2处)、余冠英《诗经选译》(几百字的翻译,只改动了几个字)、赵逵夫《〈邶风·绿衣〉赏析》、《散淡书生:诗经浅解(三)》(《绿衣》篇)、萧华荣《〈诗经·卫风·硕人〉赏析》(70%篇幅抄袭)、扬之水《诗经别裁》、朱杰人与龙向洋的《国风·邶风·日月》等。

*****************************************************************************

4.安如意的作品很多是抄袭别人的吗

至少很多都能找到原文,一模一样。

但写古典文学很多都得引用一下嘛。总体写的还可以。

我朋友很喜欢读,说有的写得挺好。【抄袭列表】 注意:此表是安意如确有抄袭的文章列表。

此抄袭列表经众多网友核实并提供具体文字、截图对比!如果网友想了解更多,请查看历史版本, 1、《人生若只如初见》抄袭【江湖夜雨】的文章38处 2、《人生若只如初见》——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照搬邓小军《红豆意向的“脱胎换骨”》300余字,全文连标点符号都未修改。 3、《思无邪》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18处 4、《思无邪》多处抄袭【《先秦诗鉴赏辞典》】:整段整段的照搬 5、《思无邪–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伯夷列传的翻译】[13句抄了12句] 6、《思无邪——辛苦,还是心苦》抄袭【《百家姓起源》(姓氏起源——百里)】——百里奚的人生经历,几百字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7、《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抄袭【侯虹斌《红颜》】:目前为止,抄袭2处 8、《思无邪——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余冠英:《诗经选译》】几百字的翻译,只改动了几个字。

9、《思无邪——若走过漫漫长夜》大段抄袭【赵逵夫:《邶风、绿衣》赏析】 10、《思无邪——若走过漫漫长夜》抄袭【散淡书生:诗经浅解(三)》(《绿衣》篇)】 11、《思无邪——“长恨歌”的前生》一章70%篇幅抄袭【萧华荣:《诗经·卫风·硕人》赏析】 12、《思无邪——离得开了你,让我坚强》抄袭【扬之水:《诗经别裁》】 13、《思无邪——生死相许又如何?》抄袭【朱杰人龙向洋:《国风·邶风·日月》赏析】 14、安意如2006年12月的一篇博客文《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上\下)抄袭天涯ID【佳人和泪】的《一世风华写人生――谢安的精彩小故事》 15、《思无邪——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大篇幅抄袭【徐培均:《诗经·卫风·氓》赏析】,这章抄袭超过了70%的篇幅。如果不算安意如文中引用和翻译诗经的部分,全文抄袭超过80% 16、《思无邪——你看,你看,从前的脸……》抄袭【戴元初:《诗经·王风·黍离》赏析】三段 17、《思无邪——昙花飞落,一念千年》一章大篇幅抄袭【骆玉明顾伊:《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再度超过70%篇幅。

18、《思无邪——一出有预谋的乱伦悲剧》几百字抄袭【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 19、《思无邪——史家之言》一篇抄袭抄袭【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和【昝亮:《诗经·鄘风·鹑之奔奔》赏析】,这章抄袭篇幅超过60% 20、安意如一篇博客文《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几百字抄袭:→蜘蛛:《慕容冲——阿修罗》[原文标题偶就不贴了,这是其中滴一章,反正出自“蜘蛛”的《花痴笔记》^^]→烟雨长安MM:【百度慕容冲吧】的帖子 21、《思无邪——八卦的开始,一生的结束》一章抄袭以下四位作者,本章抄袭总篇幅再度超过70%→【“庭院深深”站长:阿芸(Connie)《后妃故事——夏商周秦卷之卫宣姜》】→【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2)许穆夫人】→【蒋立甫:《诗经·鄘风·墙有茨》赏析】 22、《思无邪——惊才绝艳,女中豪杰》一章超过90%篇幅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中国通史》妇女》许穆夫人赋《载弛》】→【《男人汗颜或者不好意思的女人-许穆夫人》】(网络原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摘编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卫》】等等 23、《思无邪——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500多字抄袭【陈铭:《诗经·卫风·淇奥》赏析】,此章很短,抄袭篇幅约三分之一。 24、《思无邪–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完全抄袭陈文忠 25、〈思无邪–十八春,时间为你我证明了什么〉中翻译抄袭了曹光甫的〈敝笱〉赏析。

26、安意如中抄袭侯虹斌的 27、安意如《此一生,与谁初见?——自己给自己的书评》抄袭张悦然《词如花种》 28、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抄袭《上下五千年》中《“海龙王”钱镠》与《僧中诗杰贯休》 29、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中《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抄袭小号鲨鱼《那些荒烟蔓草的爱情一》 30。《陌上花开缓缓归》中第一章第三节——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3900字中有1700字抄袭 31、《人生若只如初见》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点睛之笔完全抄袭《读者》上的文章 32、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前言倒数第九段整段抄袭豌豆黄儿《饮水词人纳兰性德》第四段 33、安意如《惜春纪》——《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多处环境描写抄袭【二月河《雍正皇帝》】 34、安意如《惜春记》——《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惜春嫁给侯爷剧情完全抄袭自【goodnight小青2003年创作的小说《琵琶行 月魄》】 35、安意如《惜春记》——《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多处对话、环境、衣着打扮完全抄袭自【goodnight小青2003年创作的小说《琵琶行 月魄》】,甚至有一部分一字不改完全照搬。

36、安意如博客文章《吃茶去》,内容系摘录自。

5.安如意写了一些什么书

安意如,女,1984年6月20日生,双子座,安徽宣城人。

02年毕业于安徽某职业院校财经系。 其后做过极短时间的文秘和会计,发现不喜欢,很快辞职,03年下半年偶然间上网,开始用网名如冰恋枫混迹于新浪金庸客栈。

04年下半年开始接触剧本,并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 05年的2月开始写第二本书《看张爱玲画语》,散文集。

05年9月以后开始做现在的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已经完成《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统赏),《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评)。 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

目前旅居云南。 安意如是她的笔名,她本姓张,名字也很是普通,不为人所知,早前在网上的笔名叫如冰恋枫。

安意如患有先天性脑瘫,长大后留有后遗症,对正常行走有很大影响。等到读大学了,也只考上一个不出名的职业技术学院,学财经专业。

因为身体,安意如小时候一度是一个自卑的女孩子,但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她自幼就热爱古典诗词。在北京面对记者时,她说:“自卑的感觉其实存在于内心,后来伤口渐渐淡了。

你知道它存在,但已经不会有什么影响。” 2004年她改名安意如,意思是想过一种安宁、自由的生活。

和很多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她很早就喜欢上网,混迹于一个叫“金庸客栈”的论坛,网名叫如冰恋枫。毕业后,安意如曾从事过财会方面的工作,但很快就辞职,尽管行走不便,她还是走了云南等很多地方,一个人走走停停,一个人读读写写。

一个喜欢古诗词和金庸,从小喜欢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女孩子,文笔好是可以想见的,由于在论坛上显示出来的才气,安意如很快就找到了属于她的机会。她的第一本书叫《要定你,言承旭》,写一群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子的故事,与可爱淘的《狼的诱惑》有几份相似。

尽管文笔上佳,但是这本书的卖点是“言承旭”三个字,安意如并没有在书中显示出自己。真正让人惊奇的是她的第二本书《看张:爱玲画语》,这本书显示出安意如的才情,因为她以自己21岁的青春拥抱了那个轻叹过“出名要趁早啊”的奇女子,正是有了小时候的寂寞与古诗词的营养,她读懂了张爱玲的华丽和苍凉,体察到了张爱玲笔下热闹背后的凄凉。

研究张爱玲的著作可谓多矣,但是真正能做爱玲知音的几十年来恐怕没有几个,安意如算是其一。 她的出生可谓不幸,但是,她走近了古诗词,走近了张爱玲,又是多么幸运。

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厅里,一位出版商惊叹于小小年纪的她对古典诗词的熟悉和感悟,就策划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没想到就一下子火了,一如当年张爱玲遇见周瘦鹃的《紫罗林》杂志。 很多人读安意如的书,都会忘了她的年龄。

她自认心理年龄比较老,很多同龄人看不懂想不明白的事情她已经看得很明白,“我觉得我有着40岁女人的心态。”·惜春纪 喜读《红楼梦》之人着实如山如海,但喜读四丫头惜春的,确是极少极罕。

若论惜春,有三处却是非提不可的——其一便是她的小:小到形容模糊,书中对惜春着墨实在不多,比电报还要省;其二则是她的冷:我们的小四儿,却比《水浒传》中的好汉们还要厉害,是“万人近不得身”的冷僻性质;其三则是她的结局:原稿虽佚,但四丫头剃了头做姑子的预测,却是比事实还要真实的板上钉儿。 《惜春纪》里的惜春,比红楼里的惜春更加本色,但《惜春纪》却的确不是《红楼梦》,在这里,惜春做着一场比红楼之梦更繁更空的梦。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

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纳兰词凄清婉丽,蕴藉自然,小令为清一代之冠,特别是他的悼亡词,更是此中翘楚。

纳兰词——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的风骨,优伤才是内敛的精魂。

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体贴诉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这样的心态,拿来解读诗词也是有益的,情雅成诗,爱淡成词,如果没有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

凡心所向,皆是虚妄。从梦中的花园走出时,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

·诗三百:思无邪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中国诗歌的源头。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

诗经一共有305篇,作者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它大气而活泼的,沿袭前两本书的清新自在,然而在表达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新的突破。

不希望它沦落成。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