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花鸟草虫的诗句
1、绘花 ①不带“花”字的诗句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唐·齐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勉《墨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②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宋·苏轼《浣溪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唐·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唐·李白《赠孟浩然》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
——唐·陆畅《惊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白调》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唐·张谓《早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唐·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
——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 《山中答问》 2、绘鸟 ①不带“鸟”字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3、绘虫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
——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
2.关于花鸟鱼虫的诗句
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咏石榴花》
译文: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出自唐代李华的《春行即兴》
译文: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出自唐代刘方平的《月夜 / 夜月》
译文: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自盛唐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译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意思是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3.描写蟋蟀的诗句有那些
《蟋蟀诗》
年代: 唐 作者: 罗隐
顽飔毙芳,吹愁夕长。屑戍有动,歌离吊梦。
如诉如言,绪引虚宽。周隙伺榻,繁咽夤缘。
范睡蝉老,冠峨緌好。不冠不緌,尔奚以悲。
蚊蚋有毒,食人肌肉。苍蝇多端,黑白偷安。
尔也出处,物兮莫累。坏舍啼衰,虚堂泣曙。
勿徇喧哗,鼠岂无牙。勿学萋菲,垣亦有耳。
危条槁飞,抽恨咿咿。别帐缸冷,柔魂不定。
美人在何,夜影流波。与子伫立,裴回思多。
《蟋蟀》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蟋蟀》
年代: 宋 作者: 仇远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
零露聊饱蝉,落叶才庇螘。秋风满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平生胜负心,一笑付童子。
4.描写花鸟虫鱼的诗句
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鸟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虫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鱼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关于“蛙鸣”的诗句有哪些
1、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王建《汴路水驿》
全文:
晚泊水边驿,柳塘初起风。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
去舍已云远,问程犹向东。近来多怨别,不与少年同。
2、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韩愈《盆池五首》
全文: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
泥盆浅小讵成池,夜半青蛙圣得知。一听暗来将伴侣,不烦鸣唤斗雄雌。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3、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崔道融《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
全文: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
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
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
4、蛙鸣乃是怒,鵩啸固非妖。——陆游《独坐绝句二首》
全文:
蛙鸣乃是怒,鵩啸固非妖。独宿空山夜,何妨伴寂寥。
5、蛙鸣庭草何曾问,水半门扉亦不知。——陆游《自嘲》
全文:
天公大度一何奇,养此无能老白痴。宿疾闲愁俱扫尽,美餐甘寝更无时。
蛙鸣庭草何曾问,水半门扉亦不知。道似婴儿犹有恨,小轩风月独哦诗。
6、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全文: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7、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潘大临《江间作》
全文: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
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
8、牛放远山连雁鹜,蛙鸣废沼下凫鹥。——晁公溯《山行》
全文:
白沙素石净无泥,橘刺藤梢已不迷。牛放远山连雁鹜,蛙鸣废沼下凫鹥。
终年去国空弹铗,尽日看云且杖藜。久客诸侯成底事,幸逢宽政免推挤。
9、千蛙鸣噪污池水,万蚁奔驰一腐虫。—— 张耒《夏日七首》
全文:千蛙鸣噪污池水,万蚁奔驰一腐虫。得丧世间能几许,冥冥高处有飞鸿。
10、恰则黄昏雨便晴,青塘迤逦尽蛙鸣。—— 张良臣《夏夜》
全文:恰则黄昏雨便晴,青塘迤逦尽蛙鸣。月明已在芭蕉上,犹有残檐点滴声。
6.关于蟋蟀的古诗大全
年代:南宋作者:岳飞作品:小重山内容: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蟋蟀:啼彻檐头纺绩娘,凉风乍起夜初长.关心蛐蛐接着叫,明日携笼灌破墙秋兴(陆游) 蓬蒿门巷绝经过,清夜何人与晤歌?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传家产业遗书富,玩世神通醉脸酡. 如许痴顽君会否?一毫不遣损天和.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当推《唐诗三百首》.在这三百首光辉篇章中,有一些与昆虫有关的诗句,是诗人以虫寓意、抒发情怀的. |例如,“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描写一片万籁无声的宁静夜色;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年代:南宋作者:岳飞作品:小重山内容: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蟋蟀:啼彻檐头纺绩娘,凉风乍起夜初长.关心蛐蛐接着叫,明日携笼灌破墙秋兴(陆游) 蓬蒿门巷绝经过,清夜何人与晤歌?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传家产业遗书富,玩世神通醉脸酡. 如许痴顽君会否?一毫不遣损天和.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当推《唐诗三百首》.在这三百首光辉篇章中,有一些与昆虫有关的诗句,是诗人以虫寓意、抒发情怀的. |例如,“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描写一片万籁无声的宁静夜色;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以此比喻过路客人投宿时的情景;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 |颂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传说养蚕是黄帝的元纪螺祖首创,已有5200年以上的历史.总之,蚕儿浑身都是宝,对人类贡献极大. 诗人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抒发情怀,表示“老骥伏枥”之志和“鞠躬尽瘁”之心. 唐代张籍《田家行》诗:“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描述了蚕作茧化蛹、茧中出蛾的现象. |咏蝉 |蝉羽化期多在夏季,所以有“蝉鸣空桑叶、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上曲》)的诗句.雄蝉的腹基部两侧有发音器,依靠振动发音器来“蝉鸣” 、“蝉唱”,如果清晨有露或大雨将至,蝉鸣则止、蝉唱暂休.故有“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李商隐《落花》)的诗句. |虽然有“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诗句,来抒发诗人清闲悠然的心境.但有的诗句却是借蝉声来表达诗人清高与思怀的. 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中咏蝉》).作者的高风亮节在其序中,以蝉喻之,描写得淋漓尽致!|“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抒发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戴叔伦《画蝉》诗:“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可算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语的艺术再现. |梦蝶 |庄周梦蝶就成了文人墨客借物言志的重要题材,蝶梦也就成了梦幻的代称. |杜甫诗《曲江二首》中写道:“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 |北宋谢逸在《蝴蝶》中描述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诗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扑萤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这是唐诗中的绝妙佳句,早已脍炙人口.萤属于鞘翅目萤科,幼虫常在腐草堆中觅食小虫,故有“腐草为萤”之误. |萤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有“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写的是唐明皇夜不成寐思念杨玉环的情景. |防虫 |唐代戴叔伦《屯田词》:“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白居易《捕蝗》:“荐食如蚕飞似雨,飞蝗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北宋苏轼有诗:“今年春暖欲生蝻,地上戢戢多于土.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哪肯吐.” |明代郭敦也有名句描述:“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盈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
7.描写“蟋蟀”的诗句都有哪些
1、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先秦:佚名《诗经 蟋蟀》
释义: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2、蟋蟀在堂,役车其休。——先秦:佚名《诗经 蟋蟀》
释义: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
3、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先秦:佚名《诗经七月》
释义: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
4、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唐代:顾况《游子吟》
释义:因少有人来石阶上已长满青苔,不时传来的蟋蟀声更让人觉得凄冷萧瑟。
5、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两汉:佚名《古诗十九首 东城高且长》
释义: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
6、蟏蛸结思幽,蟋蟀伤褊浅。——唐代: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释义:蜘蛛到处布网,蟋蟀声声急噪憋屈。
7、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宋代:姜夔《齐天乐·蟋蟀》
释义:露水打湿了门上的铜环,青苔侵入了井边的石板,这些地方都曾听到过它的叫声。哀怨的声音好像是在倾诉着什么。
8、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宋代:姜夔《齐天乐·蟋蟀》
释义:黑暗中西窗外又刮起了风雨,为什么这虫声老是应和着砧杵声,断断续续地响个不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