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枇杷的诗词和典故(急

写枇杷的诗,精彩的似乎不多。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

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

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

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

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

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

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

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

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 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

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 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

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

记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吧,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

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 ”鲁迅很不以为然,写下了《“感旧”以后(下)》这篇文章,认为可笑的不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以此作为笑柄滥加讥讽的大教授。

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学生,识字不多或许因为没钱读书,或许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为官高权重,本事比天大,到处题辞而又到处出丑、别字连篇的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不妨刺他几句,但这样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讥讽的。

2.在古籍里描写琵琶的语句有那些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白话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则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如今一定有人违背了圣琵琶的指示,(违逆了神灵),所以它就隐没不见了。”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所画以及擦洗掉的琵琶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唐·《圣琵琶传闻》

汤琵琶传

【清】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而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清《四照堂集》

3.《诗经》中的相和歌子衿是什么意思

“相和歌”之名,最早来源于《晋书》:“相和,汉旧歌也。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也就是说相和歌应该是滥觞于汉代的一种歌曲,“相和”二字取“丝竹相和”之意。

《子衿》是《诗经·郑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由于子衿是古代学子的服饰,故《毛诗序》认为是”刺学校废也”,但从全诗来看,更像是对友人的诚挚的思念。

朱熹《诗集传》认为描写淫奔,不确。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君子之间互相勉励,不愿须臾分离。

此诗深切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一直被后人所传诵。《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子衿 拼音:zǐ jīn 释义:你的衣领,最早指女子对心上人的爱称,后来指对知识分子、文人贤士的雅称。

4.在古籍里描写琵琶的语句有那些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一僧院。

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

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

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

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

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白话译文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

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

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

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

因此返回江西时,则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

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

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如今一定有人违背了圣琵琶的指示,(违逆了神灵),所以它就隐没不见了。”

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所画以及擦洗掉的琵琶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唐·《圣琵琶传闻》汤琵琶传【清】王猷定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

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世庙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

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

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

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戏下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

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

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

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轸石王子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

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而予肃然加敬焉。

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

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清《四照堂集》。

5.三首诗经和三首边塞诗

《诗经》

桃夭

作者: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子衿

作者: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秦风·无衣

作者: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边塞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凉州词二首·其一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之类的诗句有哪些

1.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唐代 李商隐《春雨》

【解释】: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

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代 李白《清平调 其一》

【解释】: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唐代 李白《清平调 其二》

【解释】:试问在汉朝宫殿里谁能够和她相似,只可惜飞燕还要借助化妆。

4.含辞未吐,气若幽兰。——三国时期 曹植 《洛神赋》

【解释】:形容女子有话将说未说,吐出的气息如同幽兰。

5.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韦庄

【解释】:赞美女子高贵品质和美丽动人的魅力。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佚名 (先秦)

【解释】:写女子俊俏的脸蛋笑得很美,眉眼转动得令人销魂。

7.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菩萨蛮》韦庄

【解释】: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8.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孔雀东南飞》乐府诗集

【解释】:嘴唇红润,像含着红色朱砂,轻盈地踏着细步。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佚名 (先秦)

【解释】:女子的手像白茅的嫩芽,皮肤洁白且细嫩。

10.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北宋 张先《醉垂鞭》

【解释】:别有闲花一朵,带着淡淡的春色,在花丛中开放,幽闲淡雅,风韵天然。

7.求一些思念心上人的诗词

1.五月石榴似水,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2.相思尝尽半辈水苦 情痴换来一生泪盈 3.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5.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6.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8.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9.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10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11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12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14.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15.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从摇扇我心寒。 1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1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19.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20.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21.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 2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23.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