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家的诗句有哪些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代杜牧
诗人游玩因为天气下起了小雨询问当地的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代杜甫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诗中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3、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其美丽绝伦。杨家有女:蜀州司户杨玄琰,有女杨玉环,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十七岁(开元二十三年)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
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帐中惊醒。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逐次地打开屏风放下珠帘。九华帐:绣饰华美的帐子。九华:重重花饰的图案。
5、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恨歌
2.古人对家描述的诗句有哪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家和万事兴,当家才知柴米贵,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仅供参考
3.古人有关“家”的诗句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嫁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4.古人对家描述的诗句有哪些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5.关于家的诗句
下列四首,不够看参考,手疼
【碛中作】 唐五代-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回乡偶书】 唐五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带家字
【静夜思】 唐五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引 唐五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6.描写有关家庭和睦的古诗有哪些
1.《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2.《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种,晚上回来还要织麻布,村里的年轻人各自都得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天真还未懂事的小孩还没学会如何去帮助耕种和织布,但也会在桑树下面学起了种瓜。
3.《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4.《进艇》
唐·杜甫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译文:
我望眼欲穿,而你却是那么地遥远,在罹难了叛贼的践踏之后,九重宫阙、雕梁画栋早已满目疮痍,昔日的繁华旧景也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怕是只有摇摇欲坠的城阙和遍地斑斑的血迹,这怎不教人感到黯然神伤呢!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身着布衣,深情地牵引着老妻乘上小艇,在浣花溪上鼓棹游赏,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荡漾着波光,不远处,孩子们在水里无忧无虑地洗澡嬉戏。
浣花溪岸边的蝴蝶缠缠绵绵翩翩双飞,你追我逐;溪水上的荷花如双栖鸳鸯一般,并蒂双双。
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瓷坛来盛装也不比玉制的缸来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随取随饮。
5.《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7.有关家的诗文有哪些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失去后才知道事物的美好。古人描写家,大都表现思乡之情,而诗文又在某种程度上注重含蓄,所以,很多情况下对家的描写很笼统,却乡情切切,如“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服泪”,“马上相逢无纸笔,平君传语报平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等很多很多,使人们或旅居异地,或征战边关,家不仅仅是自己成长的地方,更是心灵的归宿,还是用现代语来说,距离产生美,有关家的诗文,都表现了对故根的无限思念,对旧乡的美好憧憬,更有,中华民族是个安土重迁,恋故怀旧的民族,家对每个人来说,看起来是栋房子,其实,在内心深处,家是每个中国人的归宿与信仰,四面楚歌,乐不思蜀等典故,都是对家的概念的深化,这些关于家的诗文,自然而然的就与读者(不管文化高低)产生了共鸣,所以说,家是不用刻意得去描写的,诗文讲求以情动人,只要把有关家的意象描写得情真意挚,就是不朽的佳作。
赵佶(宋徽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回首家山三千里,望断南天无雁飞。(此诗作后,金主震怒,将其处死。)
8.关于家的古诗
1、《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4、《山行》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5、《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