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是这本书的精髓。我认为要做好一个班主任,仅仅“乐之”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细读了王老师的这本书,我有几点收获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1、班主任的多种角色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面对着学生,他充当的不仅仅是教育者和管理者两种角色。而要做的还有很多: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等。要成功地做好班主任这一工作,必须均衡地做好每一项。

我觉得在几项角色里,除了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和家庭教育学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如何面对学生和家长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由于现在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心理指导者给予及时地分析与指导。但是如果每个班主任能够多少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他的棘手问题就会少些,就会懂得如何根据学生发生的问题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班主任会经常跟家长打交道,如果没有指导家长的“法宝”,也会让家长瞧不起的。在做班主任的这些年里,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长的素质截然不同,面对着不同的家长,面对着不同家长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学会应对,而且更要应对的好,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不是等闲之辈,把孩子交给这样的班级他们很放心。这些是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的。因此,要做一名终身学习的班主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框架,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实践性经验;做一名应对自如的班主任,不再为各种问题而烦恼;做一名掌握方法的班主任,需要时随时出击。

2、班主任影响孩子的方法

王老师书中谈到有关班主任影响孩子的方法——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榜样、集体舆论、师爱、威信,让我感触颇多。结合具体的事例,我看到了智慧的老师做出的智慧的选择。同时王老师很理性地分析了这些工具的用处,也指出“万能钥匙是没有的”,每一种工具只有用得恰当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怎样才能算有效果呢?学生在你这种方法的影响下确实有进步。我结合自己在这学期的工作,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好,遇到问题,只是单纯地选择了批评,很少运用表扬,效果非常不理想。另外,自己定的规矩,说过的话,有时疏忽了,让学生逐渐有了坏的意识——老师没惩罚我,下次还可以再犯。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班级及学生存在的情况,我要学会使用多种手段,并理智地分析和思考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力争把这些工具用娴熟。当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硬搬。

3、学会做一名“聪明的”班主任

就拿我们经常采取的教育方式表扬和惩罚来说,现在的教育理念似乎都在宣扬表扬的好处。但是表扬不能盲目,要发自内心地看到学生的优点,但难的就是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常常想表扬班里一个特别调皮而且不受其他学生喜欢的让我头疼的“问题生”,却一直苦恼没有找到他的闪光点。王晓春老师也说到,他会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特别关注他,而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就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学生身上了,于是,他总是看不到那个学生安静的时候。这个案例也给了我提示,表扬和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得多用心观察,时时刻刻关注到那个孩子的表现,下意识地去看看他是不是有所进步,即使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有目的地观察一个学生,不要被突发的事情牵着走,要感觉学生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这才是一个专业的管理者。

班主任在使用批语手段时要用得恰到好处,具有高超艺术,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书中就给出了下面几点指导意见:①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②批评的对象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③批评的过程要向学生提供新信息。④热爱学生是批评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⑤批评可以贯穿着表扬和理解。

总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充满神秘、乐趣和艰辛。王晓春老师的书,让我有机会和智者对话,明白了要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遇事做到心中有数,脚下有根,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一名真正的学习者。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