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瓦娜的守候读后感

帕瓦娜,在伊朗古语中本是“蝴蝶”之意。所以这本书的内核有关于坚守后的蜕变和希望,无论是书中坚韧的女孩帕瓦娜,还是整个国度与其人民,都在痛苦中守望,憧憬着曾经和平繁荣的土地在战火后能够重生。

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有种特殊的感受,那就是从未如此身临其境过。一是得益于作者简洁精炼的叙事能力,毫无浮夸虚饰,仿佛这完全是脱胎于她亲眼目睹过的事物;二是由于关注过那些地区的新闻,也知道这虽是虚构的故事,背后却一定有着真实的原型,这种真实的痛心,让人在读的时候情不自禁想要进入到书页中,拥抱那个叫帕瓦娜的孩子。

阿富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一片怎样的土地?若没有看这本书,相信有些人印象寥寥:战火频仍,人民穷困。但只要稍加了解它的历史,我们便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阿富汗:它也曾是绵延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上一颗夺目的明珠,它也曾有过灿烂的文化,富饶的城镇,络绎不绝的商队和宗教汇聚的圣光,而不仅仅是亚洲中心枢纽,帝国纷争的逐鹿场。诚然,它四通八达的特殊地理位置带来了从中古时期便被不断侵略的血泪史,这片土地似乎从来都弥漫着灰色的硝烟,流淌着抗争的鲜血;但苦难也铸就坚强,在历史之手塑造的过程中,一个崭新独立的民族正在被雕刻而成,他们凝聚了多个民族的智慧和语言,在阿姆河畔,在兴都库什山脚下,游牧着羊群,守护着动荡的边界,念诵着真主的名字,他们被称为阿富汗人。

在书中,我们也能从帕瓦娜父亲身上体会到这种民族自豪感。虽然这个国家因长年战乱和极端宗教组织而破败不堪,可它依旧是祖国,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每个人。所以即使失去一条腿,爸爸仍乐观向上,他不后悔回国的决定,哪怕不能再教书,帮人们读写信件也是一种微薄的贡献;他还劝说妈妈尽作家的一份责任,给孩子们反复讲述关于阿富汗人抗击侵略者的历史,都是在践行这种信念和使命。不忘过去,才能战胜现在,创造未来。所以帕瓦娜的守候,表面上看是在守候父亲的归来,家人的团聚,其实也是在守候阿富汗人共同希望的未来,守候战乱贫瘠在这个盛开郁金香的国度消失的那一天。

因此,这本书基调看似是灰色的,但那只是基于塔利班执政时期真实的社会情况:对社会的恐怖独裁统治,宵禁与极端宗教禁令,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经济的衰退,毒品的泛滥;而若我们加以留意,也不难发现,有些情节和人物其实寓意着美好和希望,在黑暗的背景映衬下显得更加可贵。例如帕瓦娜的朋友肖齐亚,家中情况比主人公还要窘迫,可她却甚少抱怨,更多的是憧憬自由的未来,这个乐观开朗的女孩也为故事增添一丝活跃:她俩“同病相怜”的相遇、一起谈论将来成为富婆后要将挖骨的经历重温、约定几十年后巴黎铁塔相见都充满喜感和温情。

还有便是帮助帕瓦娜一家的薇拉夫人,这是一个令人敬佩欣赏的阿富汗女性角色,具有象征意义。作者身为女权主义者,必然会赋予角色代表苦难中女性坚韧光辉的一面,所以薇拉夫人面对塔利班极权的淡定勇敢,鼓励妈妈振作并联合阿富汗女性出版杂志,开办学校让孩子们继续接受教育都体现了这点。此书中角色多为女性,我想是由于在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女性的处境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挣扎,不允许单独上街,婚姻由父兄主宰,没有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利,一身密不透风的布卡不仅笼罩身体,更是钳制这些美丽灵魂的枷锁。因此,薇拉夫人,帕瓦娜,肖齐亚,她们就如一只只囚禁在蛹壳中的蝶,是阿富汗女性希图追寻自由,冲破不平等地位的象征。

除此之外,还有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段情节:第一段是肖齐亚与帕瓦娜因卖货误入体育场,原本应是热血竞技的场地上却上演着塔利班处决平民的残酷画面。在两个女孩将要目睹噩梦般的场景时,一只无名的手却把她们的眼睛和血腥隔绝起来。这个悲悯温柔的动作,让我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保护孩子的童稚与纯洁,也是希望的一种。

第二段则是故事的最后,帕瓦娜即将离开喀布尔,为了告知黑窗户后的“朋友”这个消息,她在每日摆摊的位置种下银莲花。在路人认为徒劳无功的议论声中,一个老人过来帮她种下,并浇灌了花种。或许,战争的黑白使人们遗忘了花儿的色彩,但总有一些人不曾忽略生命中固有的美好,他们是光明的孕育者,也是希望的携带者。帕瓦娜最终守候到她的希望了吗?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但我们似乎看到了后来:帕瓦娜一家人相拥而泣,女人们不再罩着布卡,人们重新快乐地欢歌起舞,孩子们又能回到学校,一扇扇曾是黑色的窗户全都敞开着迎接清晨的阳光……

历史中的每一条路,都是漫长的。无论是追求个人的自由,还是国家的和平,无不需要在黑暗中忍耐,才能在黎明前守望到曙光。正如莎士比亚曾写下的:“无论黑夜怎样悠长,白昼终会到来。”长夜虽漫漫,遥望兴都库什山的那头,在一座座衰败的废墟中,草木不死,蝶翼正在缓缓振翅,尝试重生后第一次飞翔。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