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疾病的起因
- 治疗方法
- 饮食调节
大家好,我是九轩艾老师小九。
胃痛又称上腹痛,是指上腹腔靠近心窝处的疼痛。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肚子不舒服就是肚子疼,一般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或者吃止痛药。小九老师认为,只要是关系到身体健康的事情,我们都不应该小看它。今天给大家带来两组艾灸穴位,缓解和治疗胃痛。
疾病的起因
中医认为胃病主要有两个原因:
①肝气犯胃:忧怒、气滞伤肝、肝气失调、胃痛。
②脾胃虚寒:由于禀赋不足,中阳不足,寒气内生,每次由于饮食不当,偶感寒邪,胃痛。
治疗方法
一、疏肝和胃方
【处方】:中脘、足三里、祁门、阳陵泉、内关。
【主治】肝气犯胃:脘腹胀满,疼痛难忍,嗳气多,或呕吐,水酸,脉沉,苔薄白。
【有症加穴】:腹胀者,加脾俞、公孙;嗳气、呕吐或吞酸,加甘舒、胆舒、徐秋。
[方一]:这个方子有疏肝和胃的作用。取足三里,胃脘穴、胃经结合穴,清胃气,升清降浊;取心包经穴位,开胸郁结,配以肝胆集穴阳陵泉,平复肝胆,使胃和,疼痛自行消除。
第二,温中散寒
[处方]:脾俞、舒威、中脘、掌门、内关、足三里。
主治:脾胃虚寒:胃痛,吐清水,恶温恶寒,按劳止痛,神疲乏力,脉细,苔白。
【有症加穴】:胃寒积食者加玄寂、公孙;脾虚泄泻加舒天、大肠舒。
【方一】:本方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取脾章门配脾俞,胃中配胃俞,轻刺重灸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取心包经络穴内关、胃脘穴足三里,理气宽中,和胃止痛。
【灸法】:每次选择4~5个穴位,用艾条轻轻灸10~15分钟,每日1次。
饮食调节
除了艾灸治疗,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营养均衡:平时饮食应提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②饮食定时、定量:慢性胃痛患者每天应定时进餐或加餐,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患者应尽量少吃,多餐。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零食,以减轻肠胃负担。
③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腻和甜食以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和香料的食物。
④饮食宜软、温、温:烹调宜蒸、煮、煮、炖,少吃硬而粗糙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