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建立后金政权,年号“天命”.

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二、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承继汗位,次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

皇太极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他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并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皇太极仿明制,设六部,笼络蒙汉官僚,招揽人才.“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极当时的政治理念。

三、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在位期间,满清实现了入主中原的愿望,“顺治”是其年号.

顺治帝生于崇德三年,崇德八年即位,次年改元顺治.顺治即位前,皇太极统一了整个东北,建立起关外一统的大清帝国。

这时的清帝国,雄心勃勃,兵锋屡指关内,意欲逐鹿中原,一统华夏.年号“顺治”反映了清人的这一理想.顺,顺利;治,治理.顺治,即“治国顺利。

四、康熙皇帝是顺治帝的第三子,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顺治十八年即位,次年改元康熙.顺治时,前明的残余势力及各地主要抗清武装,基本上被消灭,华夏一统的理想得以实现。

对清人来说,打下“江山”后实现国泰民安,是新时代主题.“康熙”二字就反映了这一理想.康,安宁;熙,兴盛.康熙,即“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

五、雍正皇帝是康熙帝的第四子,“雍正”是其年号.

雍正帝生于康熙十七年(年),初封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次年改元“雍正”.雍正是借权臣的力量继位的,在夺位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手段,参与夺位的诸弟多不得善终,康熙帝的许多近臣也遭到贬斥。

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当性,在当时就受到怀疑.“雍正”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他想以此强调自己皇位的“正当性”.

六、乾隆是雍正帝的第四子,与康熙齐名,他们开创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国力相当强盛的时期.

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雍正十三年即位,次年改元乾隆.康熙时,清朝开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时得到进一步巩固.乾隆帝的使命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国力,让国家进入全盛时期。

“乾”表示“天”,“乾隆”地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同样反映了乾隆的治国理想。

七、嘉庆帝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在位期间,清帝国鼎盛时期终结.“嘉庆”是他的年号。

嘉庆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册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庆.庆,普天同庆.“嘉庆”地意思是“嘉亲王即位,国泰民安,普天同庆”。

八、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长子,在他统治时期,“鸦片战争”爆发,清朝走向衰落.“道光”是他的年号。

道光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嘉庆十八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即位,次年改元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辉”.

九、咸丰帝是道光帝的第四子,“咸丰”是他的年号.

咸丰帝生于道光十一年,道光三十年即皇位,次年改元“咸丰”.咸,普遍;丰,富足.“咸丰”意思是“普天之下,丰衣足食”.咸丰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咸丰”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愿望.

十、同治皇帝是咸丰帝与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咸丰十一年即位,“同治”是其年号.

同治皇帝生于咸丰六年,即位时才5岁,按咸丰帝诏命,由肃顺等八大臣辅政.肃顺等准备以“祺祥”作为幼君的年号。

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其子即位后被尊为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逮治了肃顺等八大臣.政变之后,慈安与慈禧(咸丰帝皇后)垂帘听政.并取消“祺祥”年号,改用“同治”,隐含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

十一、光绪帝的父亲是道光帝的第七子,母亲是慈禧的胞妹,正是因为这种特殊背景,在同治帝病故之后,得以继承大统.“光绪”是他的年号。

光绪出生于同治十年,同治十三年登基,次年改元“光绪”,由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光,光大;绪,未竟之功业.“光绪”即“光大未竟之功业”.“光绪”这个年号反映了清廷重振国力的愿望。

十二、溥仪是清代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

溥仪是光绪皇帝弟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光绪生了重病,在他临死前,慈禧太后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

由于光绪帝无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父亲载沣监国.半个多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次年改元“宣统”。

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王朝灭亡,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结束.宣,大.“宣统”即“大统”.溥仪即位时,反清浪潮席卷华夏大地,“宣统”二字有为清王朝统治地正当性作辩护的意思。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