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个
  • 2

几乎每个人都扭伤过脚踝,但不是每次扭伤脚踝都去医院看医生,更不是去医院拍片。所以每个扭伤脚踝的人都会有自己判断是否去医院的标准,或者说每个人都会对是否有骨折做出初步的自我判断。

而下面这些场景在我的门诊和急诊都很常见:

病人一瘸一拐地走进诊室,对我说:“医生,我扭伤了脚踝。你觉得重要吗?”

经过初步检查,发现脚踝有明显充血、肿胀、压痛,于是建议拍个x光,确认有没有骨折。这时候患者或者家属就会有点不高兴:医生,我的脚还有动能走路,肯定没断!不要拍电影。你不能用手感觉一下吗?

是的,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很多人都深信:“脚扭伤了,只要能用动能走路,就不算骨折”。在普通人心中,骨折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严重到骨折的地方不能动,不能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谣言#今天,我们来谈谈扭伤的脚踝。#真相来了#

一个

其实“骨”只是人体的“承重结构”。骨头能不能动,不是由骨头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拉动骨头的“肌腱”(肌肉肌腱)决定的。没错,“传输结构”就是一根筋。

所以即使骨头断了,只要肌腱好,还是可以“拖”着骨头运动,虽然疼。相应的,就算骨头没毛病,只要拉骨头的“筋”断了,那骨头就真的动不了了。

同理,脚踝扭伤后,即使有骨折,脚也一样能活动,能走路,因为肌腱好。尤其是当脚踝扭伤引起一些非负重骨骨折或轻微骨折时,刚开始没有明显的疼痛,一两天后只会越来越痛。

所以,单纯以脚能不能动,人扭伤脚踝后能不能走路来判断是否骨折,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所以不拍片,甚至不去医院,都有可能导致漏诊,造成不良后果。

事实上,我在临床上看到的扭伤脚踝后拍片发现骨折的患者,大部分都惊讶得不敢相信自己真的骨折了,很多人甚至觉得自己拍错了片。……

2

那么如何才能对扭伤的脚踝是否有骨折做出简单的初步判断呢?

只要扭伤脚踝,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所以会疼。如果软组织损伤稍微集中,就会出现出血淤血,那么如何判断这个淤血是肿胀疼痛,是单纯的软组织损伤还是骨折呢?有没有简单准确的方法让非专业人士判断?

非常抱歉,没有。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以至于连骨科医生都有可能漏诊,误诊。因此,业界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很多类似指南的标准。其中最著名的是“渥太华踝关节损伤诊断标准”。我在这里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至少让大家知道这个数字。

所谓渥太华踝关节损伤诊断标准,其实就是通过判断是否有“压痛点”,是否能走四步来初步确定是否拍片。对,不是判断有没有骨折,而是初步判断是否拍片。

简单来说,就是:

下图黄色区域的四个位置(外踝、第五跖骨基底、内踝、舟骨),且患者受伤后或就诊时不能行走4步,即使跛行4步,那么高度怀疑骨折,需要拍片。

其实在临床上,因为有轻微的骨折,尤其是撕脱性骨折和裂隙性骨折,即使患者能走四步,只要扭伤脚踝后四黄区有明显压痛,一般建议拍片子排除骨折。

这里要强调的是,医生是人,不是神,摸一下是不可能知道有没有骨折的。因为有很多小骨折即使x光也很难发现,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固定,小骨折会随着行走活动越来越严重。

所以,对于扭伤脚踝后有明显疼痛的患者,尤其是自己根据渥太华踝关节损伤诊断标准,有四个疼痛区疼痛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遵医嘱及时拍片。

有可能10个人里有9个人会没事,但是我们谁都不想成为那个不幸的人,对吧?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情况下,即使没有扭伤、骨折,因为韧带损伤严重,也需要石膏固定。否则很可能韧带恢复不好,变得松弛,导致背部习惯性扭伤。

总而言之,如果扭伤脚踝后疼痛明显,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及时去医院,千万不要大意。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