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深圳和上海,两个国际化大都市和一线城市,谁的实力更强,谁的城市价值和投资潜力更大?昨天晚上,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和笔者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电话交谈,大概是让笔者分析一下,深圳和上海哪个城市的钱赚得多,哪个区域的投资价值大,未来的市场和房价走势如何,最好的投资方式和运营模式是什么,如何操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商业模式,因为中国最强的50家房企都集中在深圳和上海,竞争激烈,压力很大。
老板,2020年剩下两个月已经准备200亿投资深圳上海拿地。低潮买地,高潮卖房是房地产企业的黄金投资法则,通过销售回款熬过了调控周期。重复使用债务、杠杆和高周转率,以实现规模和收入的最大化。关键是一线城市一定要深耕,不适合短平快。作为投资拿地的高门槛,地价基本2万元起,高的达到6万元/平方米。如果你想获得良好的回报,你真的需要做好研究和调查。
上海是中国的省会城市、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深圳是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国家经济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自清末以来就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深圳是中国近30年来发展最快的城市。
深圳,实力在哪里?
深圳,一座南方城市,被称为鹏城,一座移民城市,有着1673年的历史,是一座正在崛起和崛起的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中国经济特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城市。截至2019年底,深圳共有9个区(不含1个功能区大鹏新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底,深圳常住人口1343.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94.78万人,增长8.8%,占常住人口的36.8%。非户籍人口849.1万人,增长0.1%,占比63.2%。深圳是中国南方的沿海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珠江口和伶仃洋以西。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与东莞、惠州接壤。全市面积1997.47平方公里。
它位于华南、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临珠江口和丁玲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大湾区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国家金融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拥有各类水陆空铁口岸,是中国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交通流量最大的港口城市。
上海,哪里强?
上海,中国东部的一座城市,被称为魔都,一座本土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是一座有着悠久文明的古城。省级行政区、直辖市、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城市、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物流枢纽。上海下辖16个区,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除上述行政区域外,浙江、江苏、安徽三省还有四块飞地完全归上海管辖。
2019年,上海常住人口2428.14万人,户籍人口1450.4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7.71万人。2019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GDP)38155.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海以东,江浙两省的北部和西部。
深圳PK上海,谁强?
第一,GDP,上海胜深圳,财政收入,深圳胜上海。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数据,权衡所有经济实力。2019年,深圳GDP总量2.69万亿元,财政收入9424亿元,增长3.5%。而人均GDP,深圳胜上海。2019年深圳人均GDP 20 20万,上海15.7万。2019年,上海GDP 3.8万亿元,财政收入7165亿元,增长8%。说明上海的GDP比深圳好,深圳还需要下大力气发展。差别不小。
从GDP来说,上海的优势是面积更大,人口更多。深圳土地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927.96平方公里。毫不夸张地说,深圳的每一寸土地都弥足珍贵。上海土地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是深圳的3倍多。城市建成区面积1426平方公里,接近深圳的1.5倍。上海在面积和土地上比深圳有巨大优势。
第二,人口和城市面积,上海胜深圳。2019年,深圳常住总人口1343万人,比2018年增加41.2万人,同比增长8.8%。上海常住总人口2428万人,比2018年增加4.3万人,同比增长0.18%。上海打败了深圳,深圳在增速和增量上都打败了上海。深圳土地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27.96平方公里。上海陆地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城市面积1426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底,深圳常住人口1343.88万人,管理总人口约2200万人。2019年上海常住人口2428.14万人,管理总人口保守估计为3000万人。人口方面,上海常住人口是深圳的近两倍,GDP总量占据一定的人口优势。人均GDP,2019年,深圳20.68万元,上海15.71万元。深圳高于上海,也是全国排名第一。
第三,教育和医疗。上海胜深圳。按照名校985、211的标准,上海有复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华东师范大学四所985高校。10所211,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都比上海碾压深圳上海强。
0,深圳,没有之一。深圳有16家三甲医院,医生约30340人,床位41512张,全国排名第16位。上海有66家三甲医院,医生约6.55万人,床位127385张,位居全国第二,是上海最强的。深圳没有三甲医院,更别说在教育医疗上比不上上海北京甚至广州。深圳最大的短板,除了城区面积有限,就是教育医疗资源和交通的稀缺。
在中国(大陆),说到科教实力,北京和上海是无可争议的冠军和亚军。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265所,高职院校1423所。高校数量北京92所,排名第一,上海63所,排名第七。高校,上海只能排第四,双一流大学,上海排第三。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再加上国土面积小,深圳的大学实力排名和上海没法比。
高校不如上海,但深圳基础教育并不落后。目前,深圳义务教育在校生已达138万人,超过北京和上海。仅小学生规模,深圳就将进入“百万倍”,位居全国第一。教育水平,尤其是大学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需要时间沉淀。深圳创新能力强,体制灵活,在教育投入上不遗余力。
今年年初,深圳财政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压减5%,民生支出不减反增。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7.6%;目前深圳的教育支出总规模已经接近北京和上海。深圳未来教育值得期待。
医疗水平方面,上海和北京处于第一梯队。从三甲医院数量来看,上海有66家医院,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上海市执业医师6.55万人,排名第二,医疗机构床位127385张,排名全国第一。医学科研实力方面,2019年最佳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第一名和第三名均来自上海。
相比上海,深圳的医疗资源有些寒酸。深圳市三甲医院16家,执业医师30940人,医疗机构床位41512张,人均执业医师23.75人,医疗机构床位31.86张。一方面是因为深圳面积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深圳,广东省也忘不了广州,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医疗资源。医疗资源方面,深圳和上海不是一个级别的。
第四,交通,上海胜深圳。目前深圳共有8条地铁线在运营,还有十几条没有开通,高铁站有4条,包括深圳北站、福田站、光明城站、坪山站。包括一个宝安国际机场和一个深圳直升机场。目前上海运营的地铁站有16个,高铁站6个,京沪虹桥站、上海站、上海西站、安亭北站、松江南站、金山北站。两个机场包括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是上海的强项。
第五,双循环经济,港口,上海胜深圳。环境,深圳胜过上海。深圳港口吞吐量2.58亿吨,在全国排名第15位。上海吞吐量高达7.16亿吨,位居全国第二。深圳公园约1090个,绿化覆盖率45%,燃气指数56 空,全国排名第98位。公园上海200多个,绿化覆盖率18%,燃气指数73 空,全国排名第229位,强于深圳。
进出口方面,上海和深圳不相上下。上海进出口总额高于深圳,但贸易顺差小于深圳。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而出口额也是全国前两位,分别为16708亿元和13720亿元。
消费方面,上海和深圳差距很大。2019年,上海市社会零售总额13497.2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深圳零售总额“只有”6582.85亿元,不敌重庆、成都、武汉,位列全国第七。但从人均社会消费来看,上海和深圳的差距较小。同时,这两个城市也处于中国人均消费城市排行榜的前列。
第六,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高楼数量,深圳胜上海。深市上市公司302家,总市值11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有287家,总市值7.2万亿,全国排名第三,是深圳最强。深圳200米以上的高楼有130座,居全国第一。上海64栋,全国第三,强于项深圳。
第七,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深圳和上海并列,各有7家。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海汽车集团营业额达到1363.9亿美元。全球最大的钢铁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663.1亿美元。交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利润111.3亿美元,是世界500强中利润最高的企业之一。
中国大型保险金融集团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大型地产集团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型银行浦发银行、全球最大航运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如果加上阿里巴巴,上海有8家世界500强,也就是上海胜深圳。可见,上海的航运实力和制造实力远高于深圳。上海有三家世界500强金融公司,还有很多金融集团和银行的第二总部。上海的金融实力比深圳强。
当然,深圳的金融实力很好。深圳一个城市拥有华为、腾讯、平安、招商局、万科、恒大、郑伟国际7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国际金融集团,2家世界级科技集团,体现了深圳雄厚的金融和科技实力。深圳在科技方面有一定优势。深圳的世界500强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而上海的世界500强都是国企。可见深圳的民营企业更强,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中国进入全球十大上市公司的互联网公司只有两家,其中腾讯总部在深圳。
八是经济密度,深圳优势巨大。经济密度是指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与地区面积的比值,即平均GDP。它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水平,一般用每平方公里土地的产值来表示。它代表了城市单位面积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强度。深圳经济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48亿元,上海为每平方公里6.02亿元。深圳是上海的两倍多,其他大部分城市只是深圳的零头。
九是城市的活力。两个城市都是全国物流枢纽,但在快递业务量上,深圳远远超过上海,达到2421.68万件。此外,深圳的高科技企业也领先于上海,而海外上市公司与上海相差无几,约300家。两市的企业不用说,名企云集。上海的集成电路和深圳的电子信息;上海的国企和外企扎堆在一起,深圳的民企最好。
上海的地铁客流量、电影票房、air 空客流量等指标全国领先。国庆前七天,上海电影票房突破2亿元,全国领先;平日上海客流量超过1000万,全国第一。2020年1-8月,上海浦东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客运量分别达到1854万人次和1741万人次,两个机场客运量总量均居全国首位。
根据城市地铁交通和电影票房,深圳的未来可期。目前深圳地铁正常工作日乘客量接近600万,全国排名第四。2020年深圳宝安机场旅客量2197万人次,全国所有机场第三!所以深圳常住人口上去了,深圳也会在这些指标上缩小和上海的差距。
十是资金实力。是金融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中国大陆有三个城市可以称为金融中心:上海、北京和深圳。全国性金融中心是指拥有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覆盖全国,具有配置全国金融资源功能,实现金融影响力和辐射力全国覆盖的金融中心。
上海和深圳是中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上海和深圳各有一家证券交易所,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两大核心区域。截至2020年7月,上交所上市公司1677家,总市值约42万亿元,深交所上市公司2261家,总市值约31.7万亿元。2019年底,上海金融业GDP也远超深圳,几乎是深圳的两倍。可以说,相对于金融中心的地位,上海目前无疑是领先于深圳的。
目前,在mainland China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有沪、京、深三个城市。在中国,上海排名第一,深圳排名第三。在国际排名中,上海也是绝对的国家金融中心之一。2020年9月25日,由英国智库Z/Yen Group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编制的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8)在中国深圳和韩国首尔同步发布。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分别是:纽约、伦敦、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北京、旧金山、深圳和苏黎世。上海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高于东京、香港和新加坡,深圳排名第九。在金融科技的排名中,上海仍然排在第三位,而深圳上升到第五位。这也说明深圳的金融科技创新充满动力。
上海金融市场聚集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票据、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世界前列。上海的金融体系已经完善。2019年,上海金融市场总成交额193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全国直接融资总额的85%以上来自上海金融市场。
活跃的金融市场背后是更加健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除传统金融机构外,国家开发银行、CCP12、CIPS、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一批重要金融机构或组织也落户上海。
创新方面,债券通、沪港通、原油期货、黄金国际板等。陆续推出,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市场加快开放。人民币境外投贷基金、跨境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试点成功启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它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两大核心领域。
截至2020年7月,上交所上市公司1677家,总市值约42万亿元。深交所上市公司2261家,总市值约31.7万亿元。2019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6600.6亿元,同比增长11.6%,占GDP的比重为17.3%。深圳金融业增加值3667.63亿元,同比增长9.1%,占GDP的比重为13.6%。
深圳金融业的劣势主要是规模和体量不足。2019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67.2亿元,远低于上海。金融从业人员只有11.5万人,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也远低于上海。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第十是创新和PCT专利。说到经济活力,创新能力很有说服力。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深圳的速度不是说说而已。深圳PCT专利申请多年全国第一,也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比不了。深圳的研发支出占全市社会R&D投资的82%以上,而上海约为52%。深圳遥遥领先。深圳的金融虽然不如上海,但占GDP的15%左右,比上海高。
进出口方面,上海和深圳不相上下。上海进出口总额高于深圳,但贸易顺差小于深圳。这两个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而出口额则是全国第二,分别为16708亿元和13720亿元。
上海的地铁客流量,电影票房,air 空客流量等指标全国领先!国庆前七天,上海电影票房突破2亿元,全国领先;平日,上海客流量在1000万以上,全国第一。2020年1-8月,上海浦东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客运量分别达到1854万人次和1741万人次,两个机场客运量总量均居全国首位。
目前深圳地铁正常工作日乘客量接近600万,全国排名第四。2020年,深圳宝安机场旅客量将为2197万人次,在全国所有机场中排名第三。这些数据表明,上海的人口总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上市公司的利润也能说明一个城市的经济创造力和活力。
2012年之前,沪市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都远远超过深市。2012年后,深圳开始赶超上海。2017年,深圳净利润总额开始超过上海。2019年上半年,与上海的差距扩大了500多亿。
民营企业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上海民企占50%,国企占38%,深圳分别为70%和19%。在上海,老年人总数甚至高于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与上海相比,深圳在城市活力和创新能力上优势明显。
上海比深圳强,总结。
上海,直辖市,中国最大的经济强市,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东部沿海港口城市,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头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城市之一中国一线城市。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试点城市,科技中心,创新之都,中国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广东省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城市,国家金融中心城市之一。
对于上海和深圳来说,金融是支柱产业。2018年前三季度,上海金融业增加值4122.0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7.4%;同期,深圳金融业增加值2289.68亿元,占全市GDP的13.1%。缺人是城市“抢人”的直接原因。2018年,随着国家金融监管的收紧,金融市场人才的“迁移效应”十分突出。说白了,目前金融行业呈现人才净流出,求职者到金融行业的比例明显低于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比例。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2019年,上海GDP超过3.8万亿元,超过深圳超过1.1万亿元。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上海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金融强于深圳。上海作为世界第一大港,在港口和航运方面更有优势。2019年,上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4046.82亿。
一个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一个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第一个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这两个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王牌城市和样板城市。两个城市的优势,上海的GDP,总人口,城市面积,教育,医疗,交通,港口,航运,贸易进出口,金融指标都比深圳好。深圳在人均GDP、总人口增量、人口增量增长率、环境、上市公司、总市值、高楼数量等方面都优于上海。
所以总体来说,目前上海确实比深圳好。但是,深圳的发展潜力和力量是非常大的。上海的经济总量、制造业实力、对外贸易、金融实力、教育实力、医疗实力、交通航运都远远高于深圳。深圳的人均GDP、民营企业、互联网、通信行业都远高于上海。虽然深圳发展迅速,但综合实力与上海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