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口号诞生。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东北的经济状况似乎并没有好转。GDP的放缓甚至惊动了中央政府。对此,山大教授黄少安不禁发问:

在“振兴东北”的口号下,真正落实了多少事情?东北经济为什么没有起色?这个问题的答案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纵观历史,立足当下,或许可以从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单一产业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依靠日治时期打下的工业基础和一系列大油田的开发,东北成为人们争相定居的富庶之地。

当时全国重点建设项目156个,其中东北地区规划了58个,占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奠定了东北重工业的基础。

最终这个领域的辉煌让东北“不思进取”,形成了极其单一的产业结构。工业曾经占到东北经济的64.3%,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程度。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让东北在改革开放前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但改革开放后,这种优势丧失了。沿海地区通过经济市场化和贸易活动发展迅速,而东北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潮流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增长开始大幅放缓。

到2014年,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经济增速分别为5.8%、6.5%、5.6%,位居全国后五,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东北没能延续自己的优势。

1978-2016年,东北三省粗钢产量平均增速为5.86%,低于全国9.11%的水平,占全国产量的比重明显下降。

新兴产业方面,2015年,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值占全国的65%,而东北只有6%。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成为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2017年,东北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占比仅为6.8%,比江苏低四分之三,说明东北地区缺乏新兴产业成长的平台。

在原有优势产业不再占优,新兴产业也撑不了多久的情况下,东北经济的衰落是可以预见的。虽然东北还在为坚实的工业苦苦挣扎,但石油、煤炭、森林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

在大量项目建设后,各种优势资源已近枯竭。全国划定的69个资源枯竭城市中,有21个在东北。至此,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经济战略的不当调整、产业结构的过度单一,共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使东北彻底陷入困境。

过时的系统

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东北虽然没有掉队,但与早已摆脱了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铁饭碗、铁饭碗、大锅饭”问题的沿海地区相比,东北的改革有些不伦不类,很多国企还保留着这些刻板印象。沿海地区早已完成的供水、供电、供气社会化,东北地区刚刚提上日程。

纵观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必然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企业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东北地区的经济体制恰恰相反。国企主导了大量市场,民企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东北三省国有企业资产明显高于江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三省平均接近50%,可见东北经济对国有经济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国有经济多为传统产业,经济结构缺乏多元化,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不习惯的投资者

在很多投资人看来,东北绝对不是一个赚钱的好地方,这也是东北振兴始终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许多投资者在沿海地区做生意,当地政府开绿灯,尽一切努力支持经济发展。

然而,东北地区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让投资者望而却步,东北三省不断下滑的投资增速足以表明投资者的态度。

从经济上讲,以万人私营企业数量为例,2015年,东北三省最高值为122.89,江浙粤最低值为228.36,相差近一半。黑龙江省仅为浙江省的28%,就业差距更大。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1.24%,而浙江省高达30.56%。

虽然这几年东北改革开放的思路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长期存在的陋习还是需要时间来调整。如果投资环境得不到改善,投资者不能放心地参与经济建设,当地经济就难以有序发展。回顾江浙、广东等地区的发展历史,外资绝对是举足轻重的。

消失的人口

在所有榜单中,人口流失的统计是东北第一。很多东北人选择海南定居,因此海南被戏称为“东北第四省”。虽然每年都有大量新生进入东北高校,但连东北人都不愿意留下来,更别说指望外地大学生扎根东北了。一年五个月的冬天,大量的人被辞退。

没有人才,何谈发展?没有吸引人的政策,自然留不住人才。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出,7年共流出164万人。再加上当地自然死亡人数,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黑龙江省全年净流出1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8%,而人口第一大省浙江省的流入也达到了84万人。

再加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乐观,客观上限制了薪资数额。很多人才更倾向于选择各方面更好的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东北经济发展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

沉重的负担

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中国东北更为紧迫。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彻底实施,东北的独生子女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导致了两个劳动力需要养活四个以上老人的困境。2015年,1.55个社保缴费人需要赡养一个退休老人,这个数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一方面,逐年增加的老年人口给政府财政造成了严重负担,养老金缺口逐年扩大;另一方面,不断离开的有效劳动力使政府更难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担。一方面是增加支出,一方面是难以获得足够的收入。可想而知,经济形势并没有好转。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优胜劣汰,同样适用于经济市场。东北工业基础好,自然资源丰富,却在一次次振兴规划中失败。原因需要深思。

国家不会放弃任何一块土地及其居民。既然过去的十几年已经证明了之前的想法是不可行的,那么俗话说,如何对症下药,扬长避短,改革体制和人们的观念将是重中之重。

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东北三省一直在积极吸引人才和投资者。我们相信,东北能够充分利用老工业区丰富的教育潜力,加快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依靠优惠政策实现自我升级,努力走出一条全面振兴的新路,再次重现当年“工业摇篮”的辉煌历史!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