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经在各种营销号中听过“量子力学”这个词,甚至建立了“量子力学=诈骗”的感觉。但是,在真正专攻物理的人看来,有时候一些“量子力学”的奇妙实验现象,会让人对世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每当他们半夜想起这件事,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寒意。

我来介绍一下量子力学中一个困扰了物理学几百年的恐怖实验——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天才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他设计了光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被誉为物理学史上最美的实验之一。

早在17 ~ 18世纪,人们对光的认识一般来源于牛顿的光粒子理论,把光一个个看成粒子。当光线照射到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像球撞击桌面一样,以相同的角度(即光线的反射)反弹出去。

然而在物理领域,关于光的本质的争论(粒子论和波动论两大流派)是一场持续千年的混战。甚至可以说,人类认识光的过程,就是整个物理学史的发展轨迹(有机会我会分段写这个,整个历史不一定几天几夜就写完)。19世纪初,年轻的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设计了一个精致的实验。他用光束照射两条平行的狭缝。根据粒子理论的观点,应该只有两条垂直的亮条纹。其实显示屏上是有明暗条纹的(物理二年级的时候会学这个实验)。后来托马斯·杨发表了相关论文,用波的干涉原理完美地解释了这一现象,从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只有波才能干涉,比如声波和水波)。此后,光的波动理论逐渐成为主流。

但是好景不长。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一个著名的“光电效应”使得“波动理论”再次宣告破产,甚至颠覆了整个经典物理学(后面详述)。爱因斯坦挺身而出,引入了“量子”的概念,并用“光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光是一个个能量量子。与波动论和粒子论不同,光子论不仅承认光是一种波,也承认光是一种粒子。只是同一事物不同的观察角度决定了不同的性质——“波粒二象性”。与此同时,年轻的博士生德布罗意在博士论文中写道,“既然光是波粒二象性,为什么物理粒子不能工作?”。因此,德布罗意提出了著名的“物质波”概念,认为所有可见的物质(人也一样)都有其对应的波长,动量越大波长越小(只能计算出肉眼能看到的宏观物体的波长小到无法观测)。

德布罗伊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子。毫无疑问,电子是一种物理粒子,它的定向运动就是电流。那么根据德布罗意的理论,由于质量极小,电子的动量也相应地很小,换句话说,它的波长可以大到足以被观测到。事实上,人们在近代物理实验中确实观察到了电子的波动(干涉和衍射)。

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再来想想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

第一步:我们从一个电子发射源连续发射电子,狭缝B和C都是开着的。屏幕上会是什么结果?

结果:不出所料,会像光的干涉一样出现电子的双缝干涉(屏幕上的电子会形成等间距的条纹,一些特定区域会聚集大量电子,而另一些区域则不会)。物理学家把这解释为电子之间不可见的波场,影响彼此的运动。

为了证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奇妙的干涉现象,物理学家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如果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只要一次只注入一个电子,就不应该出现干涉现象。

第二步:一次只注入一个电子,进行双缝实验。

电子一个个进入仪器,随机穿过双缝。一个电子,两个电子…数百个电子。电子在屏幕上的落点看起来很乱,完全没有干涉条纹的影子。物理学家为他们理论的证实欢呼庆祝了一整夜。而醒来后的第二天,忘记关仪器的物理学家突然被惊呆了。当电子数量上升到几万个的时候,挥之不去的噩梦——干涉条纹又出现了!!!

事情变得扑朔迷离——电子与谁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干涉?是自己和自己吗?就像一个人走,面前是两扇不相连的门。你没有选择其中一个,而是把自己劈成两半,传进去两个!

实验还没有结束。197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梅里又进行了一次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只不过这一次,他在狭缝处安装了高清高速摄像机,真实地观察到了电子的运动,想要打破电子一分为二这一近乎荒谬的理论。接下来的第三步实验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物理学家们就因为这一点小小的好奇,触碰到了深不见底的“恐怖”。

第三步:一次只拍一个电子,在其中一个狭缝处安装摄像头,再次进行双缝实验。

让我们来猜猜,实验的结果是什么?(a)电子一分为二,形成干涉条纹;b .每个电子从任何一个门出去,最终形成干涉条纹)

答案是:都不对!

物理学家发现,装上相机后,无论发射几万还是几十万个电子,干涉条纹都消失了!只剩下两个狭缝,只有两个对应的光点嘲笑人类的无知。而且,无论谁做这个实验,在什么环境下,答案都是一样的。

电子就像一个有意识的存在。人看着它,它就乖乖地走直线,没有干涉条纹。而当人们拆下相机再次实验时,该死的干涉条纹又出现了!

不甘心的物理学家终于想挣扎了,做了最奇怪的最后一个实验。

第四步:一次只拍一个电子,在其中一个狭缝处安装摄像头。当电子穿过某一条狭缝而没有到达屏幕时,立即移开相机,再次进行双缝实验。

你认为会发生什么?

按理说,只要电子穿过狭缝,所有可能的相互作用都已经完成,在有相机的前提下,条纹不可能形成。只要电子还没有到达屏幕,迅速移开相机,应该还是没有干涉条纹的状态。

答案是:诡异的干涉条纹还是出现了!!!这说明了什么样的可怕事实?——相机的拆装,发生在电子通过狭缝没有到达屏幕之后,可以反过来影响电子的“过去”,也就是通过狭缝之前的选择!

每次想到这个实验,总觉得人类的渺小。难怪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晚年都是信徒。科学的尽头是什么?也许只有神仙才能看到。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