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歌的平仄是怎样的

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但是,不能混用。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 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应该明白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古(旧)声 现在社会都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多个字,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 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这样也不好。

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就应该花些时间,学习、了解一下古韵,是很有好处的。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

在一生中,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

有大家在一起讨论,效果会不一样的。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按旧韵,仍应属仄声。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5313838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 联语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

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语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

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

2. 古典诗歌有平仄规律,经典现代诗歌读起来很上口,除了押韵、对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平仄 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 根据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

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

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如“的、滴、答、一、七、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

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 ,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声字从“衣、低”等平声字中区分出来。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

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 了解了什么是平仄后,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律诗的格律,是根据汉语的声调总结出来的,照着格律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能有更好的音乐效果。

一般来说,在七言句当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 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再记住念对格律: 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对。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粘,我们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首句与次句合成为首联,第三四句合成为颔联,五六句合成为颈联,七八句合成为尾联。

联与联之间的平仄关系,即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对句类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譬如,首联对句(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那么颔联出句(第一句)的平仄也必须为(仄平仄)譬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

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

至于平仄的的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

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孤平是针对七言近体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近体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入韵句子的平仄句式而言的。

如果将上面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改用仄声,这就犯了孤平。孤平就是孤孤单单的“平声”字。

因为改动之后,这两个句子中除去“韵脚”那个平声字外,其余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犯孤平。可能犯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种。

五言的“仄仄仄平平”这种入韵句式,在诗律上就注定它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不是谁去“犯”的,所以这不在犯孤平之列。 孤平是作近体诗的大忌,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违犯。

为了避免孤平的出现,故上述两句中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都必须用平声。如果在实际作诗过程中,非用仄声字不可,为了避免孤平的发生,就需要“救”,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孤平拗救。

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

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五字和第六字的平仄交换,使之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譬如“桃李春风一杯酒”。如果是五言,只须把前面两个字去掉就行,救法和七言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拗救是在(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式中,第五字和第六字用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仄仄),如果光是第五个字用了仄声倒也无所谓,那叫小拗,可以不去管他的,可第六字也用了仄声的话,那就是大拗,问题便很严重了,其实这样的句子也可以救它,把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五个字改成平声,那。

3. 诗歌的平仄是怎样的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 诗歌的平仄变化规则

怎样分辨平仄?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但是,不能混用。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 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应该明白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古(旧)声 现在社会都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多个字,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 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这样也不好。

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就应该花些时间,学习、了解一下古韵,是很有好处的。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

在一生中,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

有大家在一起讨论,效果会不一样的。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按旧韵,仍应属仄声。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 联语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

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语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

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

5. 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

这个比较复杂,你慢慢听。

一,什么是平仄 简言之,平仄是就声调而论。汉字是单音节字,声调具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所以声调是汉语的自然属性,而不是哪个人的发明创造。最先从理论到实践发现并运用声调的是南朝的沈约,他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即所谓的“沈分法”)。

平指的是平声,仄的本意是“不平”,包括上、去、入三声。 平仄是相对于古四声而定的。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四声已大不相同。

但是,今四声和古四声是一脉相承的:古平声分化成今四声的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古上声和古去声也大大致相当于今四声的上声和去声。

古入声字消失了,只是在一些方言中,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那么,古入声字到哪里去了呢?分别转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四声里,叫“入派三声” (阴平、阳平通称为平声,再加上声去声,合计为三声)。

这就会给今人识别平仄造成一定的困难。 进一步探讨,由于汉字的读音是由三部分决定的,即声母、韵母、声调。

因此,平仄不单指声调,还和声母、韵母有关系。除去声调外,韵母对区分平仄的影响要大于声母。

因为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元音也叫母音;声母则完全由辅音构成,辅音也叫子音,顾名思义,子音没有母音发音响亮清淅,辅音发音时声音受阻。还因为韵母处在音节中声母的后面,发音时大致以韵母的发音口型结束,声母只起到辅助发音作用。

二,为何要讲平仄 汉语是单音节字,一字一音,通过字音微妙多变的对比,也就是平仄交错,可以达到听觉上的享受,使之悦耳动听,增强诗词的抑扬顿挫效果,形成汉语的音乐美。平仄是汉语特有的东西,并非古人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历代声韵学家在研究分析古代语音规律后所达成的共识,也带有一定的约定束成的因素。

在客观听觉和发音时个人感觉上,我们不难接受以下事实:1,有的字发音时口型圆,发音部位放松,声音舒缓可延长。而有的字发音时口型收拢,发音部位紧张,发音短促急涩。

(即声母韵母的不同搭配所造成)2,发音时还有高低升降的不同,具体说有平的、升的、降的、曲折的(即声调的不同调值)。平仄的区分正是建立在这种客观存在之上。

经过对平仄合理安排的诗句,读起来缓急相间,高低起伏,长短结合,松紧交错,乐感自然而生。否则嘴巴老是张着合不上或撇着张不开,而喉舌紧张不得放松歇息,真可谓“苦不堪言”。

或者声调直来直去,绕去绕来,缺少变化,实在是“味同嚼蜡”。有些诗读起来觉得拗口正是这个道理。

下面是一首“拗口诗”的精典之作,试体验平仄失调、换气不顺的感觉: 苦雨中寄鲁望 唐·皮日休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三、律诗中平仄的运用 我国诗歌发展到齐梁时代,开始有意识地讲求声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以讲平仄、对仗为形式的格律诗。

以前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不严格或没有要求的诗,叫“古体诗”,简称“古诗”或“古风”。与之相对应的格律诗,叫作“近体诗”。

平仄是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平仄,是为了使诗句抑扬顿挫,有音律和韵美。

律诗一般由八句构成,每两句为一联。八句中第一、二句是“首联”,第三、四句是“颔联”,第五、六句是“颈联”。

第七、八句是“尾联”。首联、颈联又可称之为上联,颔联、尾联又可称之为下联。

每一联中的上一句是“出句”,下一句是“对句”。例如: 出 句 对 句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首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 蜀帝春心托杜鹃。 (颔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尾联) 律诗讲求“黏”、“对”。

如果诗中的平仄格式不符合“黏”、“对”的规律,称之为“失黏”、“失对”,都是律诗的大忌。 所谓“黏”,是指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

以上面所举李商隐《锦瑟》为例,首联对句第二个字是“弦”,为平声,颔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生”,也是平声。颔联对句第二个字是“帝”,为仄声,颈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海”,也是仄声。

颈联对句第二个字是“田”,为平声,尾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情”,也是平声。这就是所谓的“黏”。

所谓“对”,是指一联内出句和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反。以上举律诗为例:首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瑟”,为仄声;对句第二个字是“弦”,为平声。

颔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生”,为平声;对句第二个是“帝”,为仄声。颈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海”,为仄声;对句第二个字是“田”,为平声。

尾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情”,为平声;出句第二个字是“是”,为仄声。 为何律诗制定“黏”、“对”规则时,落在每句的第二个字而不是其他字上?许多书里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我的看法,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朗读起来第二个字都比其他几个字容易引人注意。这是听觉上的自然感受,几乎没有道理可言。

律诗的每一句,平仄句式都是固定的。 其中五言律诗有两类四种: 仄起 甲1 仄仄仄平平 甲2 仄仄平平仄 平起 乙 1 平平仄仄平 乙2 平平平仄仄 七言。

6. 近代诗的平仄问题

古代是平、上、去、入四声,后面的上、去、入都属於仄声。而现代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古代不同。

大体说来,现代的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去、去声是仄声。但由於现代没有入声字,古代那些入声字现代在一二三四声里都有,如七八是阴平、白国是阳平、百尺是上声、作客是去声,而这些字都是古代的入声字,属於仄声。因此你说的现代汉语里读二声的字在古代是仄而不是平,就是因为这些字是古代汉语里的入声字。

所以,只能说大体上现代的一二声字是平声,三四声字是仄声。但如果碰到一个古代的入声字,尽管它现在的读音可能是一声或二声,但也要按照仄声来对待。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