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开辟了明朝这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朝代。

在明朝,政治制度十分完备,中西文化交流异彩纷呈,思想包容。

空前盛大的贸易活动使得工商业一片蓬勃之机,同时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资本萌芽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社会转型趋势愈发明显,迸发出泱泱大国由传统走向近代的文明曙光,让中国成为了领先世界的大国。

但同时,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局势的和平稳定。明朝开创者朱元璋,以其铁血手腕皇权专制统治提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在皇权的重压之下,政治环境十分压抑。

但同时,皇权的绝对压制也从一定程度上为明朝的局势稳定创造了条件。

这样的局面在明朝初期尤为明显,朱元璋其子,也就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也继承了他父亲的铁血手段,杀伐果断、心狠手辣

朱元璋死后,本是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但朱允炆忌惮以朱棣为首的藩王势力,便厉行削藩政策,打压藩王势力。

而手握兵权,时任燕王的朱棣便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朱允炆,篡得帝位。其野心和手段可见一斑。

朱棣在位期间,迁都北京,建紫禁城,疏浚大运河。政治上,持续推行削藩政策,并设置内阁和东厂。外交上,委派郑和下西洋,输出中华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军事上,五次北伐亲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控。开创了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的“永乐盛世”。

但令人疑惑的是,朱棣五次北伐亲征基本上都获得了胜利,但是为何没有占领更多领土,进一步开拓华夏的疆域版图呢?

按照朱棣骁勇善战,心狠手辣的个性,战争胜利后占领领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否则北伐亲征的意义何在?

五次北伐

在朱元璋统治时期,为了稳固明朝统治地位,便将元朝余孽全部驱逐出境。

元朝余孽便扎根于北方地区,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朱元璋便屡次发动了对于北方的元朝势力的讨伐,迫使其分裂成为了三个部落。

但这并没有打消这些北方势力对于明朝政权的觊觎,反而不断对北方边境地区进行骚扰进攻

所幸,朱元璋逝世后的几年间,北方边境势力发生内讧,自顾不暇,因此暂时收敛了对于边境的侵犯。也在此期间,朱棣得以靖难继位。

  • 第一次北伐

朱棣继位后,便一心整顿朝纲。刚开始的几年间,朱棣实行对外招抚政策,希望“北虏”投降并归顺于明朝;但也因此疏于对北方边陲势力的打压,使得北方边陲势力逐渐悄然滋长。

永乐七年,朱棣派遣使节前往鞑靼温和招扶,试图和平共处。但是未曾想到鞑靼统领十分自负嚣张,直接将朱棣派去的使节给杀掉了。

鞑靼的嚣张态度使得朱棣龙颜大怒,一向自负雄心的他自然不会忍气吞声,当下便派遣邱福带十万大军攻打鞑靼。未曾想邱福中计大败,全军覆灭,几个大将也相继惨死。

于是朱棣坐不住了,便决定亲自上场,御驾亲征,挥军北伐,开启了第二次北伐之路。

  • 第二次北伐

这一次北伐,朱棣带着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扫向鞑靼。但此时鞑靼内部已经内讧分裂,人心惶惶,面对朱棣五十万大军的浩荡袭击,鞑靼的可汗和丞相兵分两路,试图逃跑。

而朱棣在西边斡难河畔大败了可汗本雅失里军,在其后又挥师向东追击丞相阿鲁台,虽然最终打赢了阿鲁台大军,却还是不小心让阿鲁台逃跑了。

然而,由于北漠边境夏季天气炎热干燥,五十万大军后勤补给困难,逐渐面临缺水断粮的危机,客观条件不利于朱棣继续乘胜追击,斩草除根

于是,朱棣只好先班师回朝。虽然此次北征看似大获全胜,使鞑靼元气大伤。

但明军自身也损伤惨重,而逃跑的阿鲁台也始终是朱棣的心头之患,让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鞑靼的问题,为后来的北伐埋下了导火索

  • 第三次北伐

先前被朱棣大败的鞑靼可汗投奔瓦剌却被刺杀,而丞相阿鲁台则成为了可汗新一任的代言人,为了保全自身,阿鲁台便借机向明朝朝贡,以示投降。

但同时,瓦剌的势力又悄然崛起,发展壮大,不但侮辱明朝的使节,还不断骚扰明朝的边境,同时还遏制明朝的西北通道,企图控制鞑靼。

此时对军力颇为自信的朱棣便决定发动“预防式打击”,以弥补上一次北伐留下的遗憾,顺便打压瓦剌的嚣张气焰。

很快,明军在乌兰巴托大败瓦剌军,瓦剌也选择投降朝贡。朱棣认为目的已经达到,便班师回朝了。

  • 第四次北伐

经过第三次的北伐,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明朝的边境都相安无事

而瓦剌和鞑靼之间却仍然在互相争斗,而阿鲁台终于占了一次上风,趁鞑靼风生水起之时,阿鲁台逐渐不满于向明朝进贡,转而骚扰进攻明朝边境。迫使此时年老体衰的朱棣不得不再次北伐。

但是由于前几次北伐大动干戈,耗费了大量物力人力,加上修建紫禁城和派遣郑和下西洋等巨大工程活动已经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所以这次北伐并不被朝臣所看好,甚至遭到四部尚书的联合反对,但朱棣还是坚持北伐亲征,甚至为此将反对北征的几位大臣全部锒铛入狱

不过这次明军北征却扑了个空,鞑靼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连夜逃离,避而不战,导致明军到达之际已经人去城空,只俘获了一堆辎重牲畜,这第一次北伐便这么不了了之。

后来阿鲁台又来边境骚扰,朱棣便临时起义决定再次出征,却没想到刚走到边外就传来阿鲁台已经被瓦剌打败的消息。

为了交差,朱棣北上击败鞑靼余部后,便将抓了个蒙古酋长称为鞑靼王子,还给他封了个忠勇王以示鞑靼投降的证据。

  • 第五次北征

没想到第四次北征没过多久,东山再起的阿鲁台再次举兵侵犯明朝边境,烧杀抢掠。

为了彻底拿下阿鲁台这位“一生之敌”,朱棣调集了五都之兵,在前车之鉴的情况下提前摸清了鞑靼阿鲁台的位置,获悉阿鲁台已逃往答兰,便带兵急速追击

却未曾想到,等明朝大军到达答兰时,方圆三百里都已不见阿鲁台踪影,如入无人之境,直接空手而归

在班师回朝路上,本就年老体衰的朱棣病死于中途,含恨而终。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至死都没有完成彻底清除鞑靼势力的执念。

那么,他如此大费周章,不计代价地五次北征,难道只是为了遏制北方鞑靼的势力吗?

五次北伐的意义何在?

纵观朱棣的五次北伐,可以号称“五出三犁”,只有前三次取得了决定性战果,但是却没有一次成功擒获北虏首领,实现真正的战略目的,更别提占领领土拓展疆域了。

而经过前三次北伐对明朝实力的领教,后面几次北伐鞑靼都提早遁走,让朱棣有力而未逮

除了打击北方元余势力这一个关键原因,朱棣起初亲征北伐,也是为了给刚继位的自己树立成就和威信,将政治矛盾转移到北虏身上。

与此同时,北京作为朱棣燕王时期最为熟悉的地方,是朱棣理想的迁都之地,能让朱棣的北方势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对北方边境势力的打击,也有利于提升作为大后方的北京的战略地位,使得迁都北京能够更加顺理成章。

同时,同样热衷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朱棣,由于害怕边境藩王同自己一样举兵叛乱,便实行了削藩政策,削弱了北方藩王的势力,导致北方边境的藩王们没有足够的兵力抵挡北虏的侵扰。

而北虏也因此变得更为嚣张。为此,朱棣也需要御驾亲征,亲自收拾自己由削藩导致的烂摊子

结语‍

虽然,五次北伐也不是全都大获成果,但还是对北元残余势力造成了打击和削弱

而朱棣作为一国之君,能够躬亲上阵,为消除边患而五次亲征,也算是帝王中的“劳模典范”,为明朝后世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其开辟的海陆丝绸之路让华夏至今收益。

所以总体来说,朱棣也算是继承了朱元璋的一片赤胆,稳稳地守住了这片江山。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