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我眼中的古诗》600字】
我眼中的古诗1.我喜欢谭嗣同的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了理想与信念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那种大义凛然;也喜欢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死亡的坦然,但我更喜欢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郁决心.这首诗出自杜甫笔下,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写于北游齐赵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使人感到作者的那种蓬勃的朝气.这首诗里,我最喜欢的一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这一句中,我可以看出作者的雄心和气概.从“一览”这个词中我能体会到诗人敢于攀登高峰的雄心,和服饰一切的豪情壮志.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雄伟的描写来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作者通过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内心中的情感,对于攀登绝顶的那种决心和壮志让我喜欢上了这首诗.2.我眼中的古诗 “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这首唐代古诗在我心中就是打开这座深锁的大门的钥匙,把我带进了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美景. 我心中的古诗是一枚枚精彩的名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看,李白打出了一张超然的名片!所以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看,刘禹锡打出了一张倔强又乐观的名片!所以在他的眼中,秋天是“自古逢秋倍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心中的这首古诗是一张张快乐的飞机票.乘上它,我飞跃塞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乘上它,我泛舟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乘上它,我来到了古都长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乘上它,我游览巴蜀.“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乘上它,我攀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心中的这古诗是一盏盏明亮的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温馨的灯光,照亮了我心中的熊熊烈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是辉煌的灯光,激起了我心中的昂昂志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是灿烂的灯光,燃起了我心中不断进取的热情! 古诗是茶,满嘴留香;唐诗是歌,满屋缭绕;唐诗是露,折射光辉.这首古诗就是这一船明月,一帆风……3.我眼中的古诗小时候,我不是很喜欢古诗词.仿佛那样的深远和现在社会的快节奏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仿佛“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稚拙.但少年的心随着岁月婆娑,渐渐的,我学会了感受诗中的世界.念天地之悠悠,我的心忽然变得那么沉重,历史的烽烟忽然弥漫了整个天空,仿佛那个昨日的世界再度浮现.在那个世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淡然~在那个世界,有“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萧瑟与苍凉.在那个世界,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潇洒与大度.在那个世界,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飘逸与释然.在那个世界,我可以冲一杯香茗,品读世界上最美的睿智.不错的,诗歌,是最美丽的哲学.在这里,我学会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明白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我理解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这里,我听到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的,诗中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深邃,幽暗的历史中,诗歌如星星般沉默着,沉默着.但是,诗人不是沉默的!于是曾经写过“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范仲淹吼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曾经歌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杜甫,叹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铜琵铁板的放达,是诗.二八花板的矜持,也是诗.渐渐的,我眼中的诗词变得模糊,渐渐的模糊的诗词融入了我的生命力,渐渐的,我的生命中有了诗意.。
2. 诗歌朗诵的作文六百字
诗歌朗诵比赛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了,因为今天下午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比赛.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参加了,无论朗诵什么诗歌都可以.第一个上场朗诵的是黄紫琳和关葆?,她们朗诵得的确不怎么样,马马虎虎地就过去了,尽管这样,同学们还是给予她们热烈的掌声以资鼓励,希望她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我是第二个上场的,站在讲台上,我便把过于激动的心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心里默数一、二、三,开始!我朗诵的是宋代岳飞的《满江红》,我用比较雄壮的声音把这首词一字不漏地朗诵出来.朗诵完毕后,我向台下的“观众”和“评委”鞠了一个躬,便走回自己的座位上了.不知道我的分数是多少呢?我想:唉!希望自己能拿到好成绩.当看到唐铭蔚的朗诵后,我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有一个非常大的错误——我在朗诵时纹丝不动,一点动作都没有.不过听到唐铭蔚朗诵的诗歌的题目是《我的愿望》,我便联想到了名侦探柯南的一首主题曲《唯一的愿望》,不禁觉得好笑.此时,台上的气氛热闹非凡,朗诵的方式各种各样,有时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有时弄得全班对诗意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含义最深刻的诗是李东源自己创作的;而最有趣的是诗是陈子元他们创作的《我家有只狗》,描写了生活中一只小狗的奇闻趣事,正应了那一句话——“诗在民间”;而最有幻想色彩的诗是唐铭蔚的《我的愿望》,体现了一名小女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让人们感到了唐铭蔚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我自己的朗诵还是不错的,希望以后同学们创作更多优美的诗歌,让诗永远伴随在我们的身边。
3. 古诗中的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古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几千年不变的,不衰的非文物遗产.古诗中的风花雪月.更是令人…… 风:时而凶猛,时而温柔,时而神奇,时而愁情. 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婉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悲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奇,多彩.“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愁情,无奈. 花:时而无情,时而美丽,时而惊心,时而炫彩. 有“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的无情,离索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悲哀,惊心“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的美丽,炫彩“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辛勤,甜蜜. 雪:时而冰冷,时而多姿,时而轻盈,时而朦胧. 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冷,寒冷.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漫飞,多姿“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轻盈,动人“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的朦胧,幻影. 月:时而缠情,时而宏伟,时而梦幻,时而诚心. 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缠情,相思“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宏伟,壮丽“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可爱,梦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祈求. 古诗中有风花雪月,古诗中有名胜古迹,古诗中有春夏秋冬,古诗中有愁绪离别.古诗中有…… 风时凶温神愁情,花无情美惊炫彩. 雪时冰姿轻朦胧,月时缠情宏梦诚.风花雪月,愁绪离别. 在古诗中淋漓尽致的彰显.。
4. 有关诗歌的论文(600~800字)
诗歌的大道是生活
诗从自然和个人生活元素出发,也从时
代特征和精神经验出发,诗歌中有一种东西
叫穿透力,它穿透人生、现实、时代。这种穿透
力的东西非常重要,那些能够穿透社会时代、
历史时空总和的作品,是诗人所梦想的,它具有博大的力量,但这种穿透力建立在整个人
生与时代光亮的跳动之上,所以需要博大的
人格与丰富的阅历,否则,就是虚假的视野,
难以实现对巨大时空的征服。
于我而言,我仅能努力的是返回到一个
人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生活的直观面目、本
来面目,让自己努力去获得关于当下的生命
力的更为清晰的体验。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
的体验,写作不能贬低当下的直接生存体验,
它保存或者说汇聚了可以领悟的现存时刻。
接近于诗的本质只有一种,理解自己的生活,
植根于生活的直接真切感受,而在这个层面
上,我一直以为诗歌的写作是有边界的,时间
的边界和空间的边界,也就是人生的边界,人
生等同于体验“我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某种方
式。很多时候,我对自己写作行为的认可只能
在我生存的时间之内,在我存在的历史状态
之内,前在的历史和生活与我无关。我有时非
常强烈的感到,我的诗歌无法传达在我人生
之前的信息,我觉得那会让我失去“我”的本
真性。我尚未拥有感知的资质去配合无限的
时空,所以,我无法挑战无限性,我的诗歌视
域仅仅在这里,现世、现在、现存。
人生而被赋予了时间上的短暂性和空间
上的有限性,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困境,从这
个实际的困境出发,在当下的世界环境中去
寻找自我,去体验人生的种种可能性与风险,
去达到体验的极值,这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大
可能。而写作的视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视域,
一个人的最大可能只能就他在这个世界的存
在而言,这是最客观、最可靠也是最诚实的。
基于此,我认可诗歌写作的最大视域是个人
史的写作,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畴最终支配
了我们的人生,也支配了我们的写作。我以
为,当那些写下的作品永恒的时候,并不是说
作品的时空获得了无限外延,而仅仅是这个
作品的震撼力非常强大,它强大得足以使那
个时空状态停滞了。
把诗歌落实到自己的人生之中,把自己
的身份回归或者说降低到自我的真实存在上
来,诗就成为我们处于正常状态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本来的样
子,或者,就是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接
受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才能回应现代
生活加之于我们的各种各样新的多样性体验,
才能传达我们对于当下世界的感受能力,我以
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抵达当下生活的
本质,又怎能抵达今日诗歌的本质。
当然,诗歌的写作不在任何文学范式之
下,我这样说也是多余的。
5.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乔乔学习工作室
关于诗歌的作文3篇 诗里走出了乐观豪放的李白、深沉忧郁的杜甫、清丽婉约的李清照……他们用风格不同的笔向我展示了世间的万物。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诗歌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 篇一:诗歌圆我的艺术梦 幼时的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拍浪逐沙的孩子,大海未曾赋予我文学的天分,缪斯未曾用她的手抚摸过我。长大后,我离开故乡的海。在城里的一家书店里,我第一次接触了那么多的书。有一次,我从琳琅满目的书柜里抽出一本诗集,上面印有泰戈尔的引言:“用你手中的钱币买下一本诗集吧,它会使你的心快活得像一只小鸟,自由地飞翔在无限的空灵之中。”仅仅是看了一眼,我便如获至宝地买下了它。从此泰戈尔领我走向了一个缤纷的世界。我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433623764迷上了诗,正如我迷恋那深沉广阔的大海一样。 我第一次发现了诗的魅力正如阳光那样灿烂。诗里走出了乐观豪放的李白、深沉忧郁的杜甫、清丽婉约的李清照……他们用风格不同的笔向我展示了世间的万物。渐渐地我又读懂了汪国真的诚挚、舒婷的细腻、闻一多的深刻;我与雪莱、普希金交朋友,领略了世界诗苑的璀璨。慢慢地,我发觉自己已离不开诗了。诗用它无形的手时时扣动我的心弦,拨出动人的琴声,令我如痴如醉。于是在课堂上,我从老师口里知道了顾城那“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向往;在课外我吟诵着,进入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意境。我真的感到自己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无限的空灵
6. 【求关于梅花的诗句、作文600字、】
关于梅花的作文、诗句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己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坭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己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咏梅(郭沫若)晨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本有东风孕满怀,春伴梅花到.风雨任疯狂,冰雪随骄傲.万紫千红结队来,遍地吹军号.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苏东坡《红梅》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宋·苏轼《赠岭上梅》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白居易《新栽梅》莫怕长洲桃李嫉,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今年好为使君开.元·王冕《梅花》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元 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元 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玉楼春.红梅》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柳宗元《早 梅》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江梅(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关于梅花的作文、文章冬日,院子里一株蓬勃的腊梅花灿烂地开放着.一树的金黄,圆圆的花骨朵儿小巧可爱,绽放的花儿笑意盈盈荡漾在枝头,在寒冷的冬日里妩媚妖娆.远远都能闻到那一股馨香扑鼻而来,直钻进了人的心坎里,回味悠远……南国的雪,历来吝啬,多年来难以一睹芳容,让我心生许多的遗憾.只有陈年的回忆,带着岁月的沧桑在心头沉醉回味.尤其是腊梅花盛开之际,我觉得应该有冬雪的陪衬才得以完美.正如屈原所说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可是一年一年花落去,等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落与惆怅.这一种情结在来年又会延续下去.我都觉得自己有点聊发少年狂的味道,虽然已人到中年,可那是我心底里唯一纯白的记忆,不忍忘怀.前天,忍不住采摘了几枝盛开的腊梅花.寻个花瓶插上,卧室里顿时香气迷漫.夜来枕着香味入眠,心情曼妙如花.心念之间似携着一幅踏雪寻梅的美丽图画翩然入梦.雪舞翩跹,花开烂漫,馨香环绕……就在我夜半暖衾之时,你翩然而来,如约而至.好似知我心情一般,悄无声息之间用一枝妙笔给大地披上了银装.晨起,你让我欣喜若狂.眼前是一片粉妆玉琢的世界,真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久违了哦!江南的雪,你是那样的滋润美艳,动人心怀.你虽没有北方那样的漫天大雪,那样的壮观雄伟.却是显示出另一种江南别致的美丽与独特的雅致.那样的从容不迫,洋洋洒洒.似柳絮般漫天飞舞,又好似一位多情的江南女子,在轻歌曼舞,轻盈妖娆而又妩媚深情!“江南雪,轻素减云端”.纯洁的冬雪啊,!我喜欢你的淘气,喜欢你的抚摩.欣欣然投入了你的怀抱,雪花落满我的发梢我的脸颊,沁凉沁凉的.心里却是极喜欢极快乐极温暖的.雪里梅花分外娇艳,雪似梅花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红红的茶花躲在冬雪下面含羞带笑.这久违了的江南雪,给大地带来了一份祥和、幽雅与洁净.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美丽的雪花,也给人的心灵带来了一种惬意和浪漫的感觉.梅花是冬的精灵,雪的姐妹,春的使者.雪是舞的精灵,是雨的精魂.雪映梅花,梅花傲雪,清雅俊逸.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我想起了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读来意味深长.有梅无雪,那梅的坚贞品质又何以显现?有雪无梅,那雪的寂寞又有谁人能知?此刻,我对着这雪里梅花,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因为这个冬天我了无遗憾!因了这纷纷扬扬的江南雪而温暖满足.我因为有了你们的相伴而多了份淡泊和宁静.痴望着这飘飘洒洒的美丽雪花,情丝凝结,好想此刻幻化成雪,轻舞翩跹与这天地之间……我爱你,江南雪.我更爱你,这傲雪的梅.。
7. 带诗词的作文600字 要散文
1 我喜欢的诗词风景 周佳琦 滚滚波涛,流去的是虚华的浑浊,幽幽薄雾笼罩的是刺目的丑与恶,惟有匆匆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沉淀的才是人生的精华。
回想起几百年前,中华大地上的一位位诗人创作的篇篇不朽的佳作,一句句诗激励着几代人的梦想,而最神圣的诗词中,有着我最喜欢的那道绝美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那描述了塞外大漠一种怎样的壮丽?落日圆混,红色浸染了天边,天空中明净似潭秋水,无边无限的大漠孤寂壮美,落日的余光刺得人眼迷茫,心里却是永恒。走着,看着,踏在大漠雄浑的脊背上,聆听她脉博的声音。
偶尔,不知是从哪里冒出了一缕炊烟,平缓的,安然的直冲云宵。夜暮还没降临,那边已出现了启明星。
大漠啊!大漠啊!孤烟、长河、落日,总给人一种凄凉、悲伤、孤寂而又不缺乏坦然、雄浑、壮美的感觉。“采菊档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环绕着水,水环绕着山,住所前生意盎然,不知是哪个季节,不知是什么年代,但是知道那份无与伦比的悠闲,自在。万物蓬勃地生长着,长到了篱笆旁,菊好像喜爱这里,竟也生长在篱笆旁,淡淡的心情,淡淡的有着诗情。
更远望去,更不乏绝美,一座大山忽然出现在眼前,淡淡的心情缠绕着淡淡的风景,淡淡的风景缠绕着淡淡的思绪与诗情。菊花、东篱、南山,总给人一种甜淡、舒适而又不缺乏诗情的感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时节大概是秋天吧!桥上只有诗人独自徘徊,不知去向何方,似乎秋风也这般冰冷的冻伤记忆,万物都凋零了,包括那藤、那树,夕阳的余辉爱抚着一切,照在溪水里那样苍白无力。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叫痛了心灵,那是谁家的故园啊!安详地冒着炊烟,路还是那条路,如今牵着瘦马,将走向何方,敢问哪里来的淡淡的哀愁、忧伤与迷茫!哦,我喜欢的绝美诗词风景。
点评:人生也如一首首诗词,平平仄仄,但总有一处风景另我们回味无穷,百看不厌。诗人用诗词歌赋诠释自己的人生,作者用诗词里的风景阐释自己的心绪。
作者用散文的笔法,让诗词中风景,情境再现,给人更充实感。2诗词中的风景 人生何处去 诗人用心去读风景,心境合一,山光水色便散发着人文的气息。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无形的烟雾变成了有形的屏障,一个“织”字将变幻无常、轻盈的暮气变的凝重,滞泻,烟雾转化为一张无法穿透的网,让人感受窒息的绝望和孤独;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散发出袭人的寒气,翠绿得让人冷和寒。
而感受到隔绝和寒冷的人正是孤楼上的“愁”客。“愁”是泛泛的情感,思离别是愁,思山河破碎是愁,思仕途坎坷,世道炎凉也是愁。
只有被“愁”所笼罩的人才能从自然中读到这样的风景。 孤独,孤独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愁”眼看世界,一物一景弥漫着“愁”的气息,构成了诗词中伤感的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是漂泊者身心疲惫时最能产生共鸣的风景,是夜半客船里走下的孤独游子内心的画卷:没有光明(月落)、凄惨(乌啼)、透心的寒意(霜满天),万物失去了活力和生气,一切被“愁”—漂泊之愁所吞噬。漂泊是精神上的漂泊,当精神无法寄托,“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
秋气怀易悲,长波淼难溯。”—李百药;而精神一旦得以解脱,“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李百药。
当精神虚缈,身体困顿,人生之旅处在茫然之中,心灵就会发出滴血的“愁”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精神累了,象藤、树、鸦;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
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鸦是昏鸦,失去了活力;道是荒凉的古道,不知通向何方,马是体弱无力的嬴马,再也无力负重,一切在这里忽然失去了方向和希望,人生何去何从。
这是幅刻在心灵里凄凉、悲苍的图画,枯,老,昏,古,瘦字字震撼,让人悲泪欲出;而在心灵的最深处是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影子,那里是精神和身体的港湾。当愁思迸发,二幅画卷同时展现在眼前,悲凉是主旋律。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同样是二幅画卷,同样是悲凉中的温馨,但这里漂泊人在经历了绝望后,终于有了归宿。虽然天色将晚,山路依然漫长;寒风刺骨,雪中小屋冰冷无生气,但总算有了一处避风雪的地方。
“风雪夜归人”多么幸运,温馨。柳永对漂泊的风景注释得更清楚,心有漂泊感,睹物而思情:“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那么漂泊之后的归宿是什么样的,杜甫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的归属充满生机、活力,无论是经历千年寒雪,还是万里行船的磨难,都可以在这里安息。绝句里的屋子就是杜甫渴望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8. 关于诗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诗让我读到了苏东坡的粗犷豪迈;“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诗让我读到了柳永的多情怅惘;“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诗让我读到了李易安的慵惓情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首诗又让我读到了杜牧兴趣盎然、优雅恬淡的心境。
古人有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怎样的环境里,造就的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诗词歌赋,从儿时起就觉得这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每读完然后自我评析,便因氤氲其中而感到由衷的陶醉,似乎是神魂颠倒,伴随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觉得“衣带渐宽终不悔”。
然而,读诗,读词,不仅是享受灵魂的洗礼,更是对人格的历炼。
在诗词中,我读到了易安的黄花。
易安的黄花,是外美如花,内秀如竹。生得聪颖,灵逸却因生不逢时而收敛了光芒。易安自小聪明绝顶,虽然年龄小,但胆识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只可惜命运是残酷的,易安虽找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然而没有白头携老,丈夫不幸中年病故。独守空房的易安,发出了怎样的唏嘘!然而,在第二位丈夫道貌岸然的行为下,易安再一次陷入不幸。面对丈夫贪婪、懦弱,虚伪而又毫无风骨,她又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痛斥!但是,一把黄花撒在瘦骨嶙峋的庭院,“应是绿肥红瘦”。
在诗词中,我读到了太白的花间。
怎样的壮志凌云?怎样的才华横溢?怎样的灵思?只是面对无能的君主,他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抱负兑为现实。于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代替了豪气,“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抒了胸臆。做个随心所欲的侠士不好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啊,这又是怎样的洒脱!
在读诗中寻觅,在赏词中畅游。如果梦想可以成真,我愿在诗词的指引下幻化顾蝶,不惜一切代价。如蝶般,飘然莅临于吾心,翩翩却不失秀姿;如诗般,生逸灵动却唯美绝妙。
我读诗读词,更爱读诗人如竹的风格!
9. 古诗文的600字作文
中华古诗 之 我心中的李白
印象中,李白是一个有些孩子气的人,很感性,很率真,也很随意。快乐了就大声呼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很是洒脱无羁,甚至有些自视清高,“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好一个寻常人,遇到不如意甩手就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300年前的李白就是这么一个豪放、刚烈、自由、充满了真性情的人,读他的诗,酣畅淋漓,超然于世,真有一种“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感觉!
才华横溢的李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条件和开放的盛唐,使他萌发了想游历名山大川、走边天下的心愿,于是他不为声名所累,浪迹天涯,吟诗作赋,行的惊天动地,写的名震山川,千古流芳。
李白衣袂飘飘,执酒临风。
他呼吸着青山绿水的芬芳,亲吻着广阔无垠的大地,感受着超然物外的恬静,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只有自由的天地能容下这位不受束缚、身有傲骨的旷世奇人。酒是李白的最爱。他始终沉浸在酒中、梦中,当酒麻痹了他的精神、情至渐浓时,他的梦也就开始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已经全部融入了李白的生命里,也融进了他的诗词歌赋里。在他写的一千五百多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多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醇香四溢,酒和文字成为“诗仙”寻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我们就读到了“会须一饮三百杯”的冲天豪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寞无奈,就有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豁达和“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弛”的痛快淋漓,还有“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中”的黯淡伤别,以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凉悲境……。酒成就了诗仙,酒成就了李白伟大诗人之名!
他游山侃水,居无定所。
李白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路上,有时走的很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时走的很畅快,“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时朋友急着赶来送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有时他很动容的、伤感的送朋友“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他和游子相互勉励:“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他把本该属于对世间的爱分给村庄和山峦,湖泊和峡谷,分给童子(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乞丐甚至山中的鹿、嘶鸣的的马、飞翔的鸟儿与蝴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雁行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且放白鹿青崖涧,须行即骑访名山”。他在浪迹天涯的游历中,并不急于找寻目的地,而是仅仅为享受大自然的抚慰、精神的充分自由,从而感悟人生永远在途中。
他寄情山水,出口成章。
李白纵情山水,游山访仙,一出口就有气吞山河之气概,“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月掩赤诚”。记得余光中先生有诗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忆李白》)。李白一生只写过两阕词其成就之高却无人能及,“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数字,说尽凄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静的迷人,任凭风起云涌,诗人眼里只有山,两眼相对,不离不弃。
李白才华横溢,堪称天下奇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洒脱不羁,愿作世间浪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嗜酒成性,常为酒中醉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天真浪漫,别号“盛唐诗仙”,“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他清高叛逆,傲视世俗庸人,“黄金白壁买歌舞,一醉累月轻王侯”。
我记得有人问余秋雨先生,他的偶像是谁?余先生回答说,李白是其中之一,理由是:李白开拓了中华文化自由放达的生命力。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李白的诗风,那就只有一个词:豪放!我心中的李白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壮,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奇峻,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痴狂。令我们感叹和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有这样一些自视清高、豪放自由的奇人怪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经典绝伦的传世佳作,让我们的国家成为文明古国,民族成为优秀民族。
没有李白,就无法发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绪,没有李白,就无法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伟,没有李白,就无法拥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李白用他的一生来诠释浪漫,用他所有的诗文来蔑视权贵,用他所有的激情来填补中华文化长卷上的一抹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