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会

目前已知的鱼类共有3.3万种,对于绝大多数鱼类,他们要么只能生活在海水中(咸水鱼,约占总数的50%),要么只能生活在淡水中(淡水鱼,约占总数的41%),只有少部分鱼类是可以忍受含盐量变化的,这部分鱼被称为广盐性鱼类。

对于淡水鱼来说,小于0.05%含盐量(也就是1升水中含500毫克盐,这也是淡水的标准)的水质是比较适合生存的。

但是,就像人类生活的最佳温度范围是10℃~30℃,而允许生活的温度范围为-20℃~40℃一样,鱼类也有自己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淡水鱼

生存的水质最佳含盐量是小于0.05%,但绝大多数也可以生活在比较高的盐度范围,像我们常见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鱼苗可生活在含盐量0.4%-0.5%的范围内,而这些鱼类的成鱼可生存的含盐量可达到1%-1.2%。

但是海水的含盐量有多少呢?海水的平均含盐量为3.5%,是淡水鱼最佳含盐量(0.05%)的70倍,是成鱼能承受的含盐量极限值(1%)的3~4倍。

显然,这等同于人类本来本来可以承受40度高温环境,但走进了130℃的环境,结果只能是死亡。

问题二:为什么淡水鱼不能承受含盐量高的海水呢?

答案:细胞膜的渗透作用

根据我们生物学常识,细胞膜是具备渗透作用的,它能让低盐度液体中的水流到高盐度液体中,以达到细胞膜内外的盐度平衡,理解了细胞膜的原理,再来看淡水鱼能否在海水中生存就简单多了。

淡水鱼在淡水中生活时,由于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细胞膜内外达到了盐度平衡,细胞膜内的含盐量小于0.05%。

此时若把淡水鱼直接放到海水中,由于其细胞内远低于海水3%的盐度,淡水鱼细胞中的水会持续穿过细胞膜渗透到海水中。

从而造成细胞脱水的现象,而淡水鱼体内的水分又无法通过海水来补充,所以最终会逐渐因脱水而死亡。

问题三:长江入海口会不会有很多的淡水鱼流进海里?会不会出现大量死鱼?

答案:不会

就像我们人类皮肤能感受到环境温度,当处于高温或低温时会下意识的离开一样,鱼类也具备自己的感应器官。

当淡水鱼由内河逐渐向入海口靠近时,随着水质含盐量的逐渐增加,淡水鱼会感受到细微的变化,并随时向上游返回或维持在当前能承受的区域。

同时,正如上文提到的鱼类有自己的适应能力,长江入海口的水质含盐量处于淡水到海水的过度区间,一般情况下淡水鱼和咸水鱼在这一区域可以长期生存。

因此,有经验的渔民会注意到,在长江入海口的广阔区域内其实生存着大量的淡水鱼和咸水鱼。

综上,虽然淡水鱼无法在海水中生存,但长江入海口不会出现大量的淡水鱼死亡情况。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