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规模宏大,三阶结构,厅堂宽阔,有200余间。
女梁画楼的祠堂和屋檐,四周墙壁绘有名胜、花鸟、虫鱼、名人故事,栩栩如生,门柱上的对联庄严肃穆中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黄家祠子孙繁衍昌盛,不仅是我区最大的宗族,而且人才辈出。在科举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举人、秀才,现在还有无数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留学生。繁华的黄氏子孙在各条战线上都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黄五宝的成就,不能追溯很久。至今仍有记载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军第115师的驻扎地;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梁昌东(解放后的高州县县长)等革命党人的藏身之处。民国时期,这里曾是国民政府的战备仓库;解放后改建成培养人才的“新坡小学”。
黄氏家族历史悠久。人有祖先,如木有根,树有根,山有脉,水有源。所以,中国的礼教对于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以孝为先,施与他人,思木本水源,谨小慎微,追求未来,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现在,我们福地子孙的黄屋堡祠堂被挖得面目全非,还需要建一个幼儿园。但是,黄氏宗亲:不要冲动,维权就好。指示建幼儿园的领导:他们的初心是好的,是为子孙后代着想,但问领导:荔枝的根遍布山野,祖坟种过荔枝的都有祖先。你要建幼儿园,可以填海造地,但不能破坏别人祖先的祠堂,把它变成幼儿园!回想先人给我们建了这样的基业,轻易就改了,难道我们就不能接力圣贤,秉持孝道吗?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祠堂就会变成幼儿园。酒泉辱祖者,天下辱也。那么,怎样才能面向世界,教育后代呢?
祠堂是安放祖先灵魂的地方,是人们聚灵的地方,是维系血缘关系的家族港湾。从那里,我能听到它跳动的心脏,穿过古老的芬芳。
为响应国家挖掘、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2013年,黄家祠堂的先贤、孝老后人:黄星海(已故)、黄兴年、黄、黄家贤、黄邦超、黄邦全、黄光邦、黄启祥、黄邦泰、黄鼎昌、黄、黄卓吾、黄忠旺等人热心修缮祠堂。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董事会成员,包括星海的儿子黄杰兴、黄、黄德勇等。黄氏宗祠后人:热情积极,召之即来,参与到宗祠维权中来!修祠堂的善举,将建成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活动中心!请各位族人,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投稿!听天之福,三七男常盛。
图为黄屋堡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