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龄因素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下降,机体调节睡眠的能力减弱,睡眠时间延长,深度睡眠时间缩短,失眠发生率高。此外,控制睡眠的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也会导致睡眠障碍,如夜间睡眠浅,夜间睡眠时间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增加。
2.健康因素
老年人基础疾病的高发,如前列腺肥大、夜尿增多、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便秘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各种疼痛等,都会影响老年人正常的睡眠周期,从而影响睡眠。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过于嘈杂的睡眠环境、过高或过低的室内温度、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一些老年人喜欢开着灯睡觉。太亮的光线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对睡眠质量影响很大。
4.心理因素
有些老人晚年孤独,退休后没有太多的寄托。平时过度思考往往会导致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会导致入睡困难、失眠。
5.生活习惯因素
有些老年朋友的饮食习惯不健康,平时喝的都是咖啡因含量高的饮料,比如浓茶,导致睡眠周期紊乱。有些老年朋友喜欢在睡觉前看电视,刷手机。一方面,电视和手机屏幕产生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另一方面,电子信息会导致神经过度兴奋,从而难以入睡。
调整睡眠问题做到这四点。
01.首先,进入老年后睡眠时间减少很正常。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
睡眠因人而异。有的人每天睡6个小时就精力充沛,有的人每天睡8到10个小时还是昏昏沉沉。对于老年朋友来说,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必然导致睡眠减少。一般来说,每天睡6个小时左右是正常的。
02.其次,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作息规律,尽量每天固定时间起床睡觉。午睡时间不宜过长,15 ~ 30分钟有助于有效补充体力。睡前一小时,不要从事剧烈运动。上床后,不要看电视、书报和使用手机,在“床”和“睡眠”之间建立有效的条件反射。如果短时间躺在床上睡不着,可以起来散散步或者坐在别的地方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等到困了再睡觉。
03.第三,加强体育锻炼。
有些老年朋友会因为身体原因导致运动不足,长时间睡觉或者久坐也会影响睡眠。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做一些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帮助老朋友强身健体,还可以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04.最后,食物调理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比如酸枣仁、百合、桂圆、莲子、蜂胶都有解郁安神的功效,可以帮助调节情绪,缓解失眠、健忘、易怒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