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识红豆屈

小时候,文化腼腆的父亲说,他看到“爱”字就早早爱上了。看完《红楼梦》,他想起了曹雪芹的绝美诗句,想起了宝黛的爱情挽歌,却不记得高大上的主题。

后来,我就呆在屏幕前,一部一部地看着难得一见的电视剧。想起他们两个一起看过《西厢记》,想起最后花落人亡,甚至想起陈力表演的一首歌空。

我不想说催人泪下的主题曲,也不想说发人深省的引言,只想列举这首《红豆旋律》。这首歌一个字都没有哀叹,却倾诉着无尽的哀思和感伤。

《红豆调》是第87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一集,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宝玉和薛蟠喝酒的时候,第二次是贾府被抄没落之后。尤其是后者,当曲调再次响起的时候,那些美好而糟糕的往事,在导演的系列中,随着旋律一一浮现,在陈力凄然的音色中撞击着银幕外早已泪流满面的我。

记忆是标志

“红豆”又名金合欢豆。记得这个概念是在高一的时候。我亲爱的语文老师生动地向我们年轻的少男少女解释了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从那以后,我们都记得这颗豆子是不寻常的。第二天,我家帅哥同桌,可能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我突然发现王维的小红豆。炫耀完,得意完,扔给我。虽然当时萌芽的心还苟延残喘了一小会儿,但不要让早恋的谆谆告诫瞬间占据了整个脑细胞。那可怜的豆子从此消失了。

再听一遍红豆旋律。

最近突然听这首歌,熟悉的感觉,伴随着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词,从心底升起。

第一句“无尽滴相思血泪投红豆,无尽春花填画楼”,让我们仿佛是饮酒作诗的宝玉,轻轻拿起竹筷,叩击碗碟,深情唱出对林妹妹的柔情,但纵然泪已流血,相思之苦却无止境。画外,春花柳开又落,落又开,年复一年,年复一年。字里行间都溢出悲伤,像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向瓜州古渡头。吴山有点担心。

想得久,恨得久,恨到时候。明人倚楼。

第二句,“我睡不好。黄昏之后,忘不了新忧旧患。”我也依稀看到了雨后的黄昏,细雨滴答。潇湘馆里,蓝纱窗下,有人无心睡眠。新愁旧愁像窗外凄风苦雨一样无情地袭来,就像唐婉写的悲情诗《钗头凤》:

世态薄,人情恶,雨送晚花易落。清风干了,泪留。要担心思想,只能拐弯抹角。难,难,难!

每个人都不一样,但这不是昨天,病入膏肓的灵魂往往如千弦。声音冰冷,夜色朦胧。害怕提问,咽下眼泪,假装开心。藏起来,藏起来,藏起来!

接下来两句“咽不下玉粒,噎得喉咙发紧,菱形花镜里看不到细细的描写”,描写患相思病的人,不思茶饭,不思梳洗,日渐消瘦憔悴。这种根深蒂固的悲哀早就包含在刘永荣最近的花里:

靠着危楼,小心看风。望春愁,天昏地暗。在草和烟的余晖中。谁知道为什么我默默倚靠在铁轨上?

沉醉于疯狂的画面。当酒是一首歌,强烈的音乐是无味的。变宽了也不后悔。为了我的卖弄风情而变得倦怠是值得的。

然后,“一个张不开的眉头,不为人知的话会漏的更厉害。”悲伤的人终日不展眉头,夜夜难眠,希望黎明的漏雨早点响起。这种感觉无法消除,所以我皱眉,但它在我的脑海里。文·《更泄密》也生动地再现了这一点:

炉香,红蜡泪,照画堂秋思。眉细鬓阴,夜长枕寒。

梧桐树下,第三夜的雨,别离情苦。一片树叶,每一个声音,空滴到亮点。

“就像遮不住的青山隐隐,绵绵的绿水悠悠”这两句话是全词的高潮。一个痴情的人相思难得,惆怅难懂,就像一望无际的青山,一望无际的绿水不归的河!这一切,似乎早已在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有所注解:

渔鼓台清江下,多少行人中途落泪。遥望西北长安,群山无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郑江在晚上很担心,山中能听到鹧鸪的声音。

如果上天有感觉

耳机里,重复着陈立和王洁实凄凄惨惨的声音,眼前的画面全是红楼:红烛璀璨的同时,美女微笑,诗稿烧到了灵魂。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好?一个是元朗的仙花,一个是美玉,但最后都是浪费时间,一个空烦恼,水中月,镜中花。眼泪从秋天流到冬天,从春天流到夏天,但你怎么能保持心灵的空虚,在世界上叹息呢?

天若有爱,天必老,月若无恨,月必长且圆。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