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扣水(适合开花、结果的花木)
扣水是指在盆花生长期中。通过对浇水的限制。从而限制花卉的营养生长。使养分得到积累。利于花芽分化。最后形成花蕾。
这里先来介绍一个促成花芽分化的例子。拿月季、梅花的栽培来说。当新梢长到20厘米左右时。开始限制浇水。几天后。植株因缺水。顶端叶片呈萎蔫状时。再少量浇水。使叶片复原。如此反复几次后。枝条顶端生长抑制。从而使养分集中。达到促成花芽分化的目的。
其实还有几种办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①新稍20CM左右的时候。可以喷施高浓度的二氢钾。可以控制顶端生长
②可以进行摘顶端。进行控制
③喷施激素控制。多效唑等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不懂的慎用)
④喷专业的控稍营养液产品。也可以(安全点)
不管是二氢钾还是专业的控稍产品。一般要连续使用2次以上。激素不懂的情况下请不要使用。
2、回水(使用过液体肥或者营养液的情况)
回水是指在头一天傍晚施了花液肥后。第二天早晨必须再浇清水。稀释了盆土中的肥分。而有利须根的吸收。
这样头一天傍晚施的肥。经过一晚的渗透干燥。浓度增大。如果不及时浇水。肥料不仅不容易被根毛吸收。反而容易伤根。回水常用在许多高级盆花上。如杜鹃花、茶花、茉莉、白兰花等。
为什么要这样呢?
第一次用花懂得营养液或者其它的肥料进行淋水的时候。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比例。例如:500倍。意思是1g原液对水500g。在淋到盆土中。因为缝隙和保水的关系。一部分的养分是直接流走的。留在土中的养分的浓度其实还是1g稀释500倍的浓度。只是总量没有500g了。
在经过一天的时间。盆土的水分会不断的蒸发。然而养分是无法蒸发的。这样盆土的浓度就会越来越高。当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对花木的根系进行浓度差的渗透平衡。
最后根系会因为失水而使整棵花木死亡。第二天再次浇清水。可以稀释土中的养分浓度。更有利花木的生长。其实在叶面的使用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