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份是“高考季”,3天的高考,让多少人激动!连我们这些高考的局外人,也感到莫名激动。

回望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是与今天高考同级别的考试,同样牵动着国人的心,然而有一点不同,科举考试不是一年一考,而是三年一考,这是为什么呢?

(宋英宗)

一、科举考试性质不同,其选拔的是官员,不是每年都需要那么多官员

科举制始于隋,完善于唐,盛于宋。它确立之后,从隋朝到宋初,一直是一年一考,可是到了北宋宋英宗时期,宋英宗将一年一考改成了三年一考。

据《宋会要缉稿-选举一》载,公元1066年10月6日,宋英宗赵曙给礼部下诏,明确今后的科举考试为“三年一开科场”,从此,科举考试有了另外一个名称:“三年大比”。

“三年大比”的方式一直沿袭到清末。那么,宋英宗为什么要将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呢?

首要的原因,是宋英宗时代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众所周知,北宋初建时,确立重文轻武之国策,大量需要文官,于是赵匡胤成倍地增加了科举的录取人数。

之后,经历了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四代皇帝的努力后,到宋英宗执政时,北宋的文官数量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再一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了。

当然,这里要明白一点:古代的科举考试与现代的高考,是有本质不同的。

古代科举考试选拔的是官员,考取后可以直接做官;比如王维,王维在公元721年中进士后,直接任太乐丞。而现代高考选拔的,不是官员,是人才;人才不能直接做官,得先读大学。

官员不能太多,所以考试也不能太多。而人才则多多益善,所以现在的高考,必须每年一考。

因为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高考就是负责将合格人才输送到大学进行深造,然后流入社会,供各级各类的用人单位使用。

(古代考生考试用的号房)

二、古代选官途径很多,并非完全靠科举考试

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很多,仅就科举考试来说,就有常规性的科举考试和非常规性的科举考试。

如上所述,定期进行的乡试、会试、殿试这种,叫着常规性科举考试;不定期的、随意性较大的就叫非常规性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就是一种非常规性科举考试。

所谓制科考试,就是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特殊人才的考试,是对常规性科举考试的一种补充。

比如苏轼,公元1057年,他参加了常规性科举考试,中进士乙科,名次并不好。

公元1061年,苏轼又参加了制科考试,得了个三等,全囯第一名(前二等为虚)。

看看,皇帝如果觉得人才短缺,可以临时加一次制科考试,就解决问题了,不需要一年一考形成人才的积压。

(苏轼)

科举考试之外,古代还有许多其他选拔人才的方法。

比如国子监,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是古代官员重要的孵化器,但只有七品以上官员子弟才可入学,招生名额也不多。

再比如从属于国子监的太学,也出人才,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就是从太学里出来做官的。

还有举荐制度,就是推选人才,使埋没的人才得以重见天日。比如苏轼的父亲苏洵,年轻时屡次科考不中,后来得了科考恐惧症,不敢考了。

公元1058年,宋仁宗邀请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竟然以病重为由,没有去考。但宰相韩琦看重他,推荐他做了秘书省校书郎,也算是个九品小官了。

可见,有了举荐制度、国子监、太学、制科考试等一系列补充制度,古代确实没有必要每年进行一次科举考试。

(阅卷)

三、如果一年一次,以古代的生产力,难以组织和管理超大流量的“科考群体”

古代科举考试三年一次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受生产力所限了。生产力水平低下,组织管理能力跟不上,古代政府与学子们都难以应付一年一度的大型科举考试。

首先,科举考试人数太多。科举考试虽然最终录取人数少,但它是逐级选拔的,相当于淘汰赛,所以第一级的乡试,参加人数非常多。比如明朝成化至嘉靖这段时间,全国有生员25万至35万人,也就是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在30万人左右。

后来人口增加,到隆化年间,最多时有50万人参加考试。明朝前期与中期,人口只有6000万左右,这个参与的比例是很高的。如果从地方来看,每个省参加考试的人也多,比如浙江省,万历十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有2万多。

其次,科举考试的时间跨度太长。乡试一般在当年9月进行,称“秋闱”;会试一般在次年2月考,清朝乾隆时改为3月考,称“春闱”。乡试与会试之间相隔六七个月,这六七个月都是古代学子们的“高考季”。

乡试在省里考,古代交通不发达,基本凭双脚走路,所以需要提前几个月就上路。

会试在京城考,之后的殿试也在京城考,也需要提前几个月上路。人数既多,时间又长,给考生与古代政府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宁采臣)

对考生来说,古人把提前上路称“赶考”,赶考途中,根本没有《倩女离魂》里宁采臣遇到的那些浪漫情事。长久地行走,风雨兼程,疾病侵扰,各种艰难苦痛够你受的。

另外,科举赶考花费巨大,像贾雨村那样行至中途盘缠用尽的人多得是。所以,一般的考生忍受不了一年一考,三年一考倒是可以。

对古代政府官员来说,科考时节,日子更难熬。礼部的官员首当其冲,要忙得焦头烂额;乡试、会试、殿试三场考试,每一场都要先遴选考官、制作考题、布置考场,然后监考、评卷、放榜、录用……而且不只是礼部官员忙。

因为科举考试是国考,其它官员也要全力协助,大量官员长达半年的时间忙科举,是不是大大影响了其它重要的行政事务呢?所以,古代的政府也受不了一年一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