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3000字

  最近读完了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温了人类的演进。这本书的特点是它不局限于以往从历史或者生物学角度来看待人类的进化发展,而是增加了经济、政治、宗教的多重角度。特别是其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兴起和发展的描述,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的论点,非常精彩。今天就让我们结合这本书来重新认识一下资本主义。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资本主义并不完全是罪恶的代名词,在一定阶段它确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它的正反两面。

  先说说积极的一面。

  首先,资本主义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教条里,最神圣的一条就是:“生产的利润,必须再投资于提高产量。”而不是像之前的皇宫贵族用于消费,这样就迅速扩大了生产,带动了竞争,加速了产品演进。

  联系到当时的社会,我们可以看到欧洲人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所需资金来源从税收逐渐转为信贷,而且欧洲的贵族也渐渐被精英分子取代,由资本家主导。一切的目标就是要让投资取得最高的报酬。这批精英都是资本主义教条的信徒。他们对于各种奢侈消费的兴趣远低于过去,所有利润只有非常小的部分是用于非生产活动。相比中世纪的贵族,穿着由金丝和丝绸织成的华丽长袍,大把时间都是用来参加宴会、嘉年华和种种盛大的赛事。这些资本家都是西装打扮,而且他们几乎没什么享乐的时间。典型的风险投资者就是赶着一场又一场的商务会谈,努力想弄清楚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市场的哪一块。

  其次,资本主义繁荣了金融市场。依靠大众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产生了信贷。这种金融模式极大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举个面包店的例子。在没有信贷之前,创业者因为没有实际的收入,没法找到愿意垫资修门面的承包商,面包店也就无从谈起。有了信贷之后,通过金融机构对面包店未来发展的积极评估贷到资金,支付给承包商修门店,然后开了面包店之后挣钱,之后再偿还银行的贷款。这样原本没法启动的循环,在“对未来发展的信任”这个神奇的因素驱动下高速运转起来。

  其实过去的问题并不在于有没有信用的概念,或者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种概念,而在于当时的人并不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并不愿意延展信用。毕竟当时的概念,总觉得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顶多就是维持现状,而且可能更糟。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讲,也就是他们认为财富的总量有限,而且还可能萎缩。因此,当时不论是讲到个人、王国还是世界,大家普遍并不相信过了10年会能够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商业看起来就像一场零和游戏。开了一家面包店之后,确实可能会取得利润,但一定是因为抢了隔壁面包店的利益。如果威尼斯蓬勃发展,一定是抢了热那亚的资源。如果英国国王钱财滚滚,一定是瘦了法国国王的荷包。整个世界就像是一块大饼,切法各有不同,但总之就只有一个饼,不可能变得更大。但是资本主义大力推动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速度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就觉得这块饼会越来越大了。信贷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欢迎。

  最后一点,当时西方倡导资本主义的精英阶层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不管是寻找植物的植物学家还是想寻找殖民地的海军军官,都有一种共同的心态,他们都会说“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而且,他们都希望这样取得的新知识能够让他们成为世界的主人。

  所以,从以上几点来看,资本主义确实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优于之前的社会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它的缺陷也显而易见。

  首先,资本都是带着血的,无节制的逐利必然带来罪恶。

  欧洲人征服美洲的时候,积极开采金矿银矿,并且建立庄园来种植甘蔗、烟草和棉花。这些矿场和庄园成为美洲生产和出口的大宗支柱。其中甘蔗种植尤为重要。在中世纪,糖在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必须由中东进口,而且价钱令人咋舌,使用的时候百般珍惜,视为某种神秘成为,加近各种美食或蛇油为底的药物中。等到美洲开始有一片又一片大型甘蔗园,就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糖运抵欧洲。糖价开始下跌,而欧洲对甜食也越来越贪得无厌。商人见到机不可失,开始生产大量甜食:蛋糕、饼干、巧克力、糖果盒含糖饮料。英国人每人每年的糖摄取量,从17世纪初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竟然达到大约8公斤。

  然而,不论种植甘蔗还是提炼甘蔗,都是劳力密集的工作。不仅工时长、热带阳光猛烈,甘蔗园环境更是疟疾肆虐,因此愿意在甘蔗园工作的人寥寥无几。如果使用约聘员工,成本就会变得太过昂贵,无法迎合大众消费需求。这些甘蔗园的欧洲主人一方面对市场力量非常敏感,一方面又贪求利润和经济增长,因此就把脑筋动到了奴隶上。

  从16世纪到19世纪,大约有1000万非洲奴隶被运到美洲,其中有约七成都在甘蔗园工作。奴隶的劳作条件极度恶劣,大多数奴隶生活悲惨、英年早逝。而且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再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到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就这样在战乱或送运过程中丧命。而这一切,不过就是为了让欧洲人能够在茶里加糖、能吃到甜点,让人能靠着贩糖而获取暴利。

  大西洋奴隶贸易这件事绝非特例。比如孟加拉地区大饥荒,也是出于类似原因:英国东印度公司比较重视的是自己的利润,而不是1000万孟加拉地区人的生命。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军事行动,后面出钱的也是一群善良的荷兰人,他们爱孩子、会捐钱给慈善事业,也懂得欣赏好音乐和好艺术,但他们就是没感受到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这些地方人民的痛苦。

  其次,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反侵略的斗争史。资本主义就是霸权主义的滋生土壤。

  最恶名昭彰的例子就是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杂物商靠着向中国出口药物(特别是鸦片)而发了大财。数百万中国人成了瘾君子,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都大受影响。3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发布禁烟令,但英国药商完全无视这项律令。于是,中国当局开始没收,销毁鸦片。这些鸦片烟商与英国国会和首相关系良好,许多议员和部长其实都持有烟商公司的股票,因此向政府施压,要求采取行动。

  1840年,英国正式以“自由贸易”为名,向中国宣战。此役英国轻松获胜。中国人太过自信,却完全敌不过英国如同奇迹般的新式武器:汽船、重型火炮、火箭,以及可连发的步枪。在接下来的“和平”条约中,中国同意不限制英国烟商的活动,并且还要赔偿中国军方造成的损失。此外,英国要求并取得了香港的使用权。于是香港就成了他们安全的贩毒基地。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归中国。在19世纪末,中国鸦片成瘾者约有4000万,足足占了全国人口1/10。

  而且,资本主义善于包装自己,带着一副圣母的假面具,干着肮脏的勾当。

  1876年,比利时国王奥波德二世成立了一个非政府人道组织,宣城目的是探索中非,并打击刚果河沿岸的努力贸易。同时该组织也表示会修筑道路、兴建学校和医院,为当地居民改善生活条件。在1885年,欧洲列强同意将刚果盆地大约230万平方公里土地拨给该组织管理使用。这片土地足足有比利时全国75倍大,从此称为刚果自由邦。只不过,从来没有人问过这片土地内足足有两三千万人民的意见。

  这也让我想起一战之后的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人的意见,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所以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正义与公平也只是供宣传用而已。

  最后,资本主义还给当今的世界埋了个雷。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里,银行和政府疯狂地印钞票。每个人都担心经济危机会让经济停滞、不再增长,于是他们就这样无中生有地印了数万亿的美元、欧元和日元,在金融体系里凭空出现一大笔便宜信贷,只盼望着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能够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前,设法想出得以力挽狂澜的创世发明或发现。一切指望,就在于那些实验室里的人。比如生物科技、纳米科技的新发现,就可能创造出全新的产业,带来庞大的利润,于是就能拿来填平那些银行和政府从2008年以来虚拟创造出的几万亿数字。而如果实验室的脚步不敌泡沫破灭的速度,可以想见经济前景就会令人十分担忧。现在全球经济新动力不足就可能是一个导火索。可以看到各国政策内顾倾向明显,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不断提高,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逐渐蔓延发酵,国际多边秩序遭到严重挑战。可以说是危机重重。

  以上是作者阅读《人类简史》的一部分感想,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只是雾里看花,还需要学习更多的体系知识,才能充分理解。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