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张飞义释严颜,以及张飞义释严颜是真的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张飞义释老将严颜,之后严颜去哪了?结局如何?
张飞在江州曾义释严颜成为千古美谈,如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在演义中,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仍有一番作为。当时严颜被张飞感动,因此投降张飞,并为张飞招降了很多关隘、郡县,让张飞甚至先诸葛亮一步到达雒城。
刘备取益州后,封了严颜为前将军,贵为当时四军将军之一。在汉中之战中,他作为黄忠副将出场,一到就大败曹魏名将张郃,之后又提议智取天荡山,断敌军粮道。黄忠纳了他的建议,两人引军攻打战略要地天荡山,在此战中严颜甚至还有斩杀夏侯德的战绩,人称“两颗白头夺天荡”。
取天荡山后,严颜则代替张飞去守了阆中,自此就没下文了。
不过这只是演义的说法,真实历史上的严颜并没有如此精彩,毕竟在江州被张飞义释时已是老将,并不是每个人都如黄忠那般老而弥坚。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当时严颜被抓后,张飞要他投降,严颜脸色不变,强硬回击张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张飞被严颜所折服,于是义释严颜。在义释严颜时,《三国志》用了一句话概括“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张飞将其释放了,把其尊为宾客,而宾客成为官职还是在唐朝,所以这里显然只有门客、客人之意。严颜被义释后,可能只是成了张飞的一个闲散门客,并没有再继续为官了。
而且《三国志》在记载刘备封赏诸将时,对刘璋投降的旧将都有所介绍并封赏,就是无严颜,严颜之前身为巴郡太守,身居要职,又影响力颇强,如果真投降蜀汉并作官了,陈寿肯定会在《三国志》中提及一下的。
因此,严颜不是在被义释不久后就去世了(毕竟当时就年事已高),就是成为闲散宾客后,选择隐退,然后去安享晚年了。
张飞义释严颜的原因是什么?严颜后来干什么去了?
张飞义释严颜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刘备大军刚刚进入西川,急需要与当地士族搞好关系,所以不能够轻易杀人,于是就将严颜接待为上宾,但是严颜却选择归隐山林。
张飞是蜀汉名将,早些年随刘备辗转反侧,后来因为丢失徐州所以不再被允许单独领兵,后来在长坂坡之战吓退五千精兵使得刘备转危为安,在江州义释严颜,于瓦口关大破张郃,对于蜀汉贡献极大,后任“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
而张飞义释严颜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大军入川,刘备进入西川以后连战连胜,一路上势如破竹,一直抵达了雒城,随后命令诸葛亮、赵云和张飞即刻赶来增援,于是留下关羽驻守荆州,大军逆流而上,攻克白帝,随后赶往江州而来,江州太守严颜拒绝投降,于是张飞大怒,亲自率军攻城,荆州兵马平日里受诸葛亮训练,训练有素,再加上张飞催促,不敢疏忽,于是各个勇往直前,最终攻克江州,生擒严颜;
其次——义释严颜,严颜被生擒之后,宁死不降,本来应该像张任那样被斩首示众,但是严颜不比张任,在西川一带很有威望,杀之恐怕接下收服西川难上加难,在加上张飞向来尊敬士大夫,于是张飞便接待为上宾:
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最后——归隐山林,严颜是个识趣的人,见到张飞如此厚待,自然是心悦诚服,但是又恐怕愧对刘璋,于是最后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张飞义释严颜的内容概述
“义释严颜”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之一,见于小说第六十三回。该情节叙述刘备进入益州,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兵至江州,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进行抵抗,张飞强攻打不下来就用计诱使严颜出城作战活捉了严颜。
张飞敬佩严颜的为人,对他以礼相待后招降之。 此段情节在历史上也有记载,见于《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扩展资料
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其兄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关羽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
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公元196年因交恶曹豹而被吕布所破。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
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谥曰桓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释严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飞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