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五)

(二十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时(四季)俱备。晓雾将歇(消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其奇者。

(二十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院里)。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只是)少闲人(清闲的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十三)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当……时)其远出(发、起)海门,仅(几乎,将近)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连接着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用水淋洗)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战船)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马)弄(舞动)旗标(树立、举)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船)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江岸)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满眼),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高)常时,而僦(租用的意思)赁(租用的意思)看幕,虽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不容间也。

(二十四)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矣,余挐(通”桡”,撑(船)。一作”拏”)一小舟,拥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全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哪能)更(还)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在此地客居)。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十五)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顺、随)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青白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负势竞上,互相轩(高)邈(远),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作响;好鸟相鸣(互相和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叫声)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横柯(树木的枝干)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