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湣。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01

后天训练的始终比不上“土著”

《达生》篇大概讲述了一种如何借由我们日常的起居坐卧,去到“动中禅”的境界。当我们处在“动中禅”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心无挂碍了。

有一个故事,颜渊问仲尼:“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

说的是有一次,颜渊发现在一个波涛汹涌,水很深的地方,有一个船夫撑船的技艺极其高超,非常精妙,简直就是“人船一体”的样子。

颜渊就去问船夫:“把一条船撑得那么好,达到人船合一的境界,这是可以学到的吗?”

船夫说:“可以。善于游泳的人,他的很多技能需要训练,但像我这种专门潜水的人,即便从来没有见过船,也能够随便就把船撑得很好。”

颜渊听完不是很明白,于是回去问孔子。

孔子说:“善于游泳的人在训练出很多技能之后,他们就把水给忘了。因为忘了水,所以不会害怕水,从而技能就发挥得很好。

而那些专门潜水的人,他心里不是忘水的问题,而是就没有水——虽然他们也会翻船,船翻了自己掉进水里,但是他们毫不在意。”

这就像一个人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把麻将打得很好。但是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他妈妈怀孕的时候就在搓麻将,血战到底;出生以后他妈妈是一边喂着奶一边摸牌;他小一点儿的时候,就坐在牌桌旁边看着他妈妈打。这种人打牌和后来学会的人有区别吗?

我就认识一位这样的人,打起牌来完全不需要逻辑。上手就知道这牌该怎么走,十三幺、碰碰胡、门清、天翻地翻、天胡地胡……各种术语,都不是后天想出来的,他有拿起牌就全然了解的感觉,这叫“土著”。

颜回不了解,他以为我们的才能可以借由训练得来。但训练来的,终究比不上不童年记忆,甚至是娘胎记忆里的东西。

02

小时候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就是核心竞争力

孔子知道,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甚至在没有说话以前,依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这个人意味着什么,这叫作核心竞争力。

我们常常听一些人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就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想都不用想,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个能力,但自己做起来很简单,人家就要很努力、很刻意才能做成的事儿。

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如说小梁经过一段时间的返观内视,就发现吃麻辣烫是我的童年核心竞争力——你给我一锅汤,在里面串上鱼丸、豆腐皮、肥肠、午餐肉,我可以迅速地吃出不同辣、不同麻、不同香的精微区别,甚至能区别辣椒和油泼辣子的感觉。这完全是无意识的。

所以我才知道,当年在凤凰卫视做的那档节目(不好意思说名字,那节目叫《娱乐串串烧》,听起来好像有点儿不高级),为什么能够让我如鱼得水?因为它信息场非常完整,很统一,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今天,我仍然保持着一种对各种苍蝇馆子的高度鉴赏力。沈宏非老师曾经这样说陈晓卿老师:“陈晓卿,他觉得只要这个馆子够脏、够苍蝇、够犄角旮旯,就是好馆子。”当然这是他们高人之间的调侃。但其实我真的能理解那一种在地摊吃过好东西之后带来的幸福感。同样一道水煮鱼,如果你不是在那种环境里,没有在公厕旁边吃,总是感觉差一点儿。

还有一样东西——猪油。蔡澜老师说:“我在澳门吃过一只烤乳猪,烤乳猪的最高境界是在烤的时候上面再抹一层猪油。”哇,我瞬间get到重点,原来烤猪肉再抹上猪油是对的,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吃的。

你吃过猪油拌饭吗?热腾腾的米饭,舀一勺儿猪油放进去,滴几滴酱油,混在一起之后,再打一个鸡蛋,拌匀。吃一口米饭下去,嘴巴里的那个滑,那个蛋的清香,那个蛋后面的猪油的味道,如果再弄点儿新鲜的葱花撒在上面,我的天呐,简直不要再说了。

这就叫核心竞争力,这就叫年轻时已然接受的。所以你是不需要再去学习如何品鉴一个猪油炒的红烧肉,或者猪油炒的蛋炒饭,你是不需要学习如何品鉴它好还是不好的,一模一样的道理。

03

在心里认为自己是穷人,比贫穷更可怕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从小学习潜水,一旦掉进水里,就跟你我掉进席梦思床一样,心里没有任何障碍,你撑船的时候,就不会活在会不会翻船这一个隐隐的担忧当中。那个东西不是努力的结果,它是自然的结果。

后面他又讲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故事:牌打得特别好的人,在赌博的时候他用瓦片做赌注,技巧也是十分高明;但是如果用玉钩来做赌注,他的心里就有一点儿担心;用黄金来做赌注,他的技巧就会烂得一塌糊涂。

按道理说,不管用什么作赌注,赌博的技巧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别呢?

很多基金经理拿着别人的钱去炒股票的时候,一个亿冲进去,跌了一千万,马上斩仓,毫不犹豫,到了止损线,立刻斩。或者有一些规矩的基金经理,开始赚钱的时候,赚了20%,立刻退出。

但是,当他们拿自己的一百万去炒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跌的时候觉得不能随便斩,因为斩完之后,就是真正的亏损了;涨的时候觉得不能随便卖,因为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动作拖泥带水。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钱。

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做股票的时候已经心有杂念,活在对这件事情结果的担忧以及好坏的判断当中。他的意志力、他的念力,全都没有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当我们从这个维度看到以后,就会慢慢地理解,为什么得失心本身会让一个人不高级。

我觉得是这样的:好多人平常挺大气的,一旦涉及他关注的东西时,整个神态就变得猥琐起来。可能每一位朋友都在说:“说的是我吧,说的就是我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体验。

因为我们的念力、我们的意识、我们的专注度都已经不在这个事情上了。我们之所以在一些事情上面能够做到浑然天成的专注,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所以不要跟小孩子说:“我们家很穷,很不容易的。”有很多父母喜欢这样跟孩子说话。其实这样最大的坏处是有一天当你的孩子长大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是个穷人。

有钱没有钱是一方面,在心里老觉得自己是个穷人这件事情本身比贫穷更可怕。当然你也不用说:“我们家很有钱。”那也没必要,你不要提这件事情。

让小朋友知道钱是用来完成心愿的,钱是用来帮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甚至如果你有办法可以让钱变得更好,钱也会充满灵性。

我们和钱的关系,是我们人格的一种放大器。一个普通猥琐的人,当他很有钱的时候,他性格里面的那个猥琐会更加放大。

“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器”这句话,很值得琢磨。因为我们的很多童年记忆都以奇怪的方式贯穿我们后来所有的快乐当中。一个胃不好的人(因为喝可乐长大的),在胃稍微好一点儿的时候,他都会觉得:哇,今天晚上喝口可乐!那就是人生好幸福的事情了。

巴菲特就是这样,那么大年纪了,还以喝可乐吃汉堡包作为人生的幸福原点。当然,因为他是巴菲特,所以他喝可乐吃汉堡包也是美德对不对。

如果你想长大的时候对什么东西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接受,理论上来说,最好在童年的时候就拥有这种自然而然的体悟。

那好了,问题就来了,我们童年最重要的、自然而然的习惯应该是什么?

我给我儿子的九个字可以跟大家分享:不生气、不哭泣、不放弃。这一辈子能够把这九字箴言练好就很好了。如果你还能做到不嫌弃的话,那就很高级了。

后来我发现这句话有问题。这句话最大的问题是儿童大脑听不见“不”这个字,他听到的是生气、哭泣、放弃。就像说你不要想一只蓝色的猫,猫头朝左边,猫尾朝右边,它还摆着尾巴。你千万不要想这只猫哟,那是不可能的。

让我们记住孔子说的那句话:真正撑船撑得好的人,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潜水出身。

你认为自己的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它又让你获得了哪些幸福感

期待在留言中看待你的分享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