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最早出现在后魏,当时称为“独乐”。而“陀螺”这个词,直至明朝才正式出现。《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收入了一首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

陀螺也可以叫“砣螺”,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上海话为“陀子”,有些地区反过来喊,称为“螺陀”,由于备受皮鞭之苦,所以也叫“贱骨头”。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抽汉奸”。

陀螺的演变,大体经过了手旋陀螺、鞭旋陀螺和鸣声陀螺(即“空钟”)三个阶段。最早的手旋陀螺为简单的一圆片,中央贯轴,然后以手旋轴,使圆片自转。据杭世骏《道古堂集》介绍,这种手旋陀螺在明代成为宫人喜爱的游戏,称为“妆域”。除制作考究外,还有了新的玩法:当它转速减缓而有停转或歪倒之时,允许用衣袖拂拭,即借助外力补救。

谁转的时间长久谁赢,游戏规则是不许转出事先划定的界限。这个“袖拂”动作,后来蜕变成一根木棍带上小鞭子,同现代的鞭旋陀螺完全一样。据此推断,手旋陀螺产生于宋代,经过明代袖拂“妆域”的过渡,最终发展为鞭旋陀螺,其具体时间约在明代中期或稍后。

陀螺有着如此足以夸耀的历史,但“与时俱进”,陀螺的造型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般的陀螺都用硬杂木制作,要紧的是下面的锥尖,一般使用磨钝的钉子,但钉子毕竟是铁的,时间稍长,就不行了。孩子们开始设法寻找小钢珠。鞭子用麻绳是肯定不行的,麻绳用不上力,也容易断裂,得用废弃的马达皮带,把它拆开,剥除橡胶,才是理想的皮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陀螺有出售的,出自农村的木匠之手,但5分钱的价格大大阻止了孩子们的欲望。男孩一般都拥有好几个陀螺,多是自己砍制的,有的还用油漆涂上颜色。晒坝、马路、操场成了过把瘾的地方。

即使在这种游戏里,男孩们好斗的天性仍然可以找到对垒的机会,那就是斗陀螺。比赛旋转的时间,看谁一鞭子把陀螺抽得最远,最激烈的是两个陀螺相撞。为了增加获胜的把握,我曾经使用过一个大型柴油机里的喷嘴来当陀螺,它几乎可以把别人的木质陀螺撞裂。当然,少不了还得赔一个给对手。

最得意的是一个人可以同时玩几个陀螺,疯狂地奔走在陀螺之间,不停挥鞭,就像一个吆五喝六的暴君,在路人惊奇的目光中,就觉得自己真飘起来了!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