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克莱顿(迈克尔·克莱顿电影分析)

三年后,古老的恐龙将再次出现在银幕上。《侏罗纪世界2》作为该系列的第五部电影,在上映前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看到这里,已经去世十年的《侏罗纪公园》原著作者迈克尔·克莱顿在天国里一定也感到欣慰。

最高的作家

迈克尔·克莱顿1942年10月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家中四个孩子中的老大。他在纽约富人区长岛度过了少年时代,从小就对写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4岁时,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旅行的文章。

迈克尔·克莱顿

他一直梦想成为一名作家。1960年,这个学霸如愿考上了哈佛大学文学系。但是在这里,他并不快乐。也许是因为骄傲或者其他原因,克莱顿和这个系的教授关系不好。为了证明教授对他的偏见是真的,迈克尔·克莱顿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他把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文章(《1984》和《动物庄园》的作者)作为作业交了上去。结果这个盲人教授居然只给了个“B-”的低分……出于对哈佛文学系的失望,迈克尔·克莱顿转到了人类学系,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考古人类学学士学位。1965年,他还在英国剑桥大学担任人类学客座讲师。

接下来,克莱顿再次改变跑道,进入哈佛医学院。他于196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但他始终没有拿到执业医师证书,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写作生涯。事实上,克莱顿在哈佛读医科的时候,就靠写惊悚小说交了很高的学费。获得博士学位的同一年,他的第四本书《一个需要的案例》获得了侦探小说界的最高荣誉“爱伦坡最佳小说奖”。这部小说是关于波士顿的病理学家约翰·阿什贝里博士,他调查了一个产科医生的朋友进行的一次明显的非法堕胎(导致了一名年轻女性的早逝),它是克莱顿医学的专业对口。

像其他初出茅庐的作家一样,迈克尔·克莱顿起初在创作中采用了笔名。在此期间,他的笔名包括“杰弗里·哈德森”和“约翰·兰格”。有趣的是,前者来源于17世纪一个英国宫廷侏儒的名字,而后者(“兰格”)是德国的姓氏,意为“长”。其实迈克尔·克莱顿真的很“长”。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在1997年大约有6英尺9英寸(2.06米)高,这确实使他成为当代世界著名作家中最高的。

用笔名写的《死亡手术室》

这位两米高的“大师”自1969年以真名出版小说《安德劳·梅达菌株》(Andlau Meda Strain)以来,已经写了15部畅销小说,全球总销量超过1.5亿册。他惊人的成就,和他的身高一样,在今天的书的世界里总是鹤立鸡群。就连政客也把迈克尔·克莱顿的作品视为理所当然:2005年9月,克莱顿受邀在美国国会作证,“全球变暖是历史上对美国人民最大的欺骗”。就在一年前,他刚刚出版了一本惊悚小说《恐惧的状态》。该书讲的是一群“全球变暖论”的激进分子,他们发动了数次环境恐怖袭击,以大量人员伤亡为代价,以期引发世界认同全球变暖危机的论调,进而接受其激进的思想。这本书首印量高达150万册,一度成为亚马逊网上书店的畅销书冠军。书中附有大量的气候学环境笔记、图表和数据,以及两组专业附录和20多页的专业书籍参考书目。由于其高度的科学性,成为“全球变暖论”反对者手中的有力武器。

恐惧状态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虽然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往往融入了强烈的科幻元素,但克莱顿的小说比科幻小说中常见的更接近商业通俗小说。有人批评他的小说是“纯粹的信息垃圾场”,说他是“一个商业作家,通过混合适当的尖端科学技术来写荒诞的小说,从而骗钱”。然而,克莱顿本人对此并不避讳。他曾说,“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读完我的一部小说,我的小说会比看到多丽丝·黛(1922-)更让他惊喜。我写得快,读者读得快,我马上就忘了我写了什么。”

好莱坞的天才

迈克尔·克莱顿是一个极具天赋的工作狂。他只需要六到七周就可以写完一部小说——但在这段时间里,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成为话题作品,除了盘踞在畅销小说排行榜之外,还经常受到好莱坞工作室的青睐。1969年出版的小说《Andlau Moda菌株》描述了来自外层空的细菌威胁人类的存在,导致大量离奇死亡。这是好莱坞最喜欢的灾难片的主题,两年后被改编成电影。除此之外,《叛逆性骚扰》(迈克尔·道格拉斯和黛米·摩尔主演),《旭日东升》(肖恩·康纳利),《深海疑云》(达斯汀·霍夫曼和莎伦·柊司),《刚果惊魂》(洛林),《重返中世纪》(保罗·沃克,弗朗西斯·奥康瑙尔)都是根据他们的小说改编的热门大片。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评价说:“他(迈克尔·克莱顿)是一个温柔的人。他会把自己好的一面保留下来,放在小说里。他在同行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电影《刚果的哭泣》海报

更令人惊讶的是,迈克尔·克莱顿曾在美国作家协会、美国导演协会、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等多个行业协会任职。作为编剧、制片人、导演,他样样精通。著名的灾难大片《龙卷风》就是由他专门创作的原创剧本拍摄的,他还担任了该片的制片人。在电视领域,作为总编剧和制片人,克莱顿根据其早年从医经历改编的医疗剧《急诊室的故事》自1994年开播以来广受好评,至今已播出十五年。它不仅赢得了乔治·克鲁尼这样的大明星的知名度,还将医生的一生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由此引发了《医院风暴》、《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等一系列风靡全球的故事。直到2008年11月迈克尔·克莱顿去世,失去编剧的《急诊室的故事》才在2009年4月2日以两小时的大结局结束。1994年12月,迈克尔·克莱顿的三部作品在各自行业排名第一:《叛逆的性骚扰》票房排名第一;原著小说《叛逆的性骚扰》位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而《急诊室的故事》获得电视剧收视率第一。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美国唯一一个同时在畅销书、电影和电视剧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天才。

急诊室的故事

迈克尔·克莱顿的才华甚至不止于此。他也是计算机行业的专家,拥有自己的FilmTrack软件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电影拍摄设计各种计算机程序。他还设计了一款名为亚马逊的图形冒险DOS视频游戏。这款游戏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0万份,即使在今天,这仍然是一个惊人的成绩。迈克尔·克莱顿甚至写了一本关于基本编程语言的书,名为《电子生活》。这本书写得像个词汇表,条目有“对电脑的恐惧(每个人都是)”、“买电脑”、“电脑犯罪”等。它旨在向可能的读者介绍首次在工作或家中使用个人电脑的困难。在书中,克莱顿还预言了未来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要知道,他是在35年前的1983年写的这本书。

电子生活

侏罗纪之父

虽然对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如此乐观,但迈克尔·克莱顿小说的一个基调就是批判性地发现和对待尖端先进科技的滥用:在他的名著《安德劳·莫达菌株》中,他提出了地外细菌对人类的威胁。在《终端人》中,他警告人类机器与人体结合的隐忧。在《猎物》中,他考虑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隐患。在《卡蜜拉的世界》中,他讲述了不同物种间的嵌合现象所带来的恐惧和困惑…

这一点在小说《侏罗纪公园》中也有所体现,使他在中国名声大噪。迈克尔·克莱顿分别于1990年和1995年出版了《侏罗纪公园》和《失落的世界》。小说中营造的神秘恐怖气氛让读者充满了对史前恐龙形象的想象。人类利用琥珀中残留的史前蚊子吸食的恐龙血来培育恐龙,却无法牢牢控制这些“高科技产品”。相反,它们被恐龙猎杀。第一部小说还没写完,电影版权就被环球影业用200万美元买下,可见在当时的科幻电影市场,市场和观众需要这样一部以恐龙为主角的类型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已经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标志性作品。到目前为止,该系列的四部作品(侏罗纪公园1-3和侏罗纪世界)在电影院线和观众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无疑可以视为一系列科幻电影的标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迈克尔·克莱顿是当之无愧的侏罗纪之父——虽然他也犯了一个小错误,把生活在白垩纪最后300万年的霸王龙移到了1亿年的侏罗纪时代。

[电影]侏罗纪公园

事实上,《侏罗纪公园》系列只有迈克尔·克莱顿的前两部小说,后面的都是由前两部作品的故事和情节衍生出来的。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第一部《侏罗纪公园》中,拍摄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观众对史前恐龙的好奇心,借助恐龙这样的恐怖形象刷新恐怖电影史上的经典恐怖形象。斯皮尔伯格是恐龙电影《侏罗纪公园》的绝对主角。在古生物学家的帮助下,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恐龙群。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迈克尔·克莱顿也参与其中。在可视化的过程中,受制作成本和影片长度的限制,迈克尔·克莱顿截取了原著小说,只留下几个主要段落来满足观众对恐龙世界的好奇心,营造恐龙逃亡和猎杀人类的恐怖电影氛围,并展示了技术异化带来的诸多危害,以及人类受金钱欲望驱使使这种危险局面更加岌岌可危的事实。

电影《侏罗纪公园》剧照

然而,随着电影特效制作技术的进步,导演们越来越将这个神秘的恐龙世界全景式地呈现出来。由斯皮尔伯格的两部作品和后来的续集改编的《侏罗纪公园》逐渐衍生出许多全新的主题。这一系列电影的主题内涵的表达已经远远偏离了小说文本的主题内涵,这当然是迈克尔·克莱顿没有预料到的。

侏罗纪世界2海报

即便如此,迈克尔·克莱顿的名字也一直和《侏罗纪》联系在一起。他去世的消息公布后,斯皮尔伯格发表声明向这位“高人”致敬。这位世界级的导演也不吝惜赞美之词:“迈克尔的才华甚至比他在《侏罗纪公园》里创造的还要好。”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