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人生_佛心禅语

1、 【禅语人生】我们要以“无心”去做一切事情,无心者就是一颗清净的心,无求的心。无求的心就是不求名不求利,有求皆苦,无求自乐。俗话讲:“人到无求品自高”。佛法修行的究竟处,就是无欲无求。

2、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3、 【禅心佛语】翠岩禅师正是看到佛门中存在的弊端,所以要求出家人一定要和合团结,不论人非,不逞己能,安心于道业。

4、 【禅语人生】与路人分开之后,慧远禅师心想:“这个东西实在令人舒服,肯定会打扰我禅定,时间长了的话,一定会养成坏的习惯,所以还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路人送给他的烟管和烟草悄悄放到了路旁。

5、 【佛心禅语】若只存大公无私的心,不想快,不想超过别人,只是专一其心用功,什么魔也不会有的。——宣化上人

6、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做出来的,只要做事的人在,努力去做,就能有所收获,即使是遇到巨大的困难,困难一样可以克服,困境中依然也可以走出一条活路来。做事的人在,努力的心在,困难就不在话下!

7、 少人此生,最终形同陌路,而多少人前世,却又相约来生,轮回,一种心灵的迷失,丢失的是一种承诺,找回的却是誓言,所以请不要轻易许诺,因为因果始终不曾改变,不论你相信轮回与否,守护好当下的诺言!

8、 【佛禅语录】我们读懂了时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原来,千般跋涉,只需暮然回首。万种找寻,只需临渊止步。终会发现,自己的心才是灵魂的居所。识得进退,懂得回归,终能寻到生命最初的简单,获得真正的平静与安宁。

9、 【禅语人生】增智慧是对于佛教来说内心最好的功德,有了内心功德的人不会自私自利,因此,修持各种善法,为人类做出贡献。

10、 【禅心佛语】或浓或淡,或远或近,似有似无,时隐时现,看远山抛近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挑最美的时光,温暖愉悦心情。

11、 【禅心佛语】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12、 【禅语人生】一个聪明的人看他人,是以智慧来看,而非愚痴。如果我们以智慧来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可是,如果我们以愚痴来看的话,我们只会找到他人的过失。

13、 【禅心佛语】生活总是需要一份鲜活与不同,别因烦恼不自由,活好自己的存在,改正自己的偏颇和固执,人生活来不容易,理解大家,有你才成大家。

14、 应该尊敬长者,不妒忌,懂得按时拜见老师,抓住时机讨论正法,专心聆听精妙言辞。《经集》第二品,第九章《戒行经》

15、 面对痛苦和不幸,只需记住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人生一世,应求一份自然本真活着究竟为什么?佛日: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一《金刚经》

16、 【佛禅语录】凡事不必太在意,一切随缘随心,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凡事看淡点看开些,顺其自然,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人生,看轻看淡多少,痛苦就远离你多少。

17、 【禅心佛语】各位明白这个道理吗?你不可能透过活体解剖而找到佛性,实相是无法用思考和感触的心灵去捕捉的。每一剎那都专注于你的呼吸,专注于你的坐姿,这就是真实本性。除此之外,“禅”别无奥秘可言。

18、 【佛心禅语】不要去恨你爱过的人;不要去问分手谁比较痛;在一起是缘分,可是爱也会变冷,爱的背后不是恨,而是遗忘和宽容;不再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能做仇人,因为彼此深爱过。

19、 【禅心佛语】凡情不尽,习气不除,终不能成佛。命根未断,妄念仍起,生死真不得了。故修行非用实在功夫,将凡情习气及命根彻底掀翻不成。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0、 【禅心佛语】内无六根,外无六尘;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永脱根尘。这时候,既无人相,更无我相,无众生相也无寿者相。没有过去心,没有现在心,也没有未来心,三心了不可得,且四相也空了,这时就能得到一点妙。

21、 爱自己,缘来缘去的红尘,我只淡淡地看着。悲不言,喜不语,更甚是不悲不喜。倘若不曾有过那般惊奇的过去,又怎能如心拾得禅云的菩提。

22、 【禅心佛语】古人说:“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运,超出命数之外。为何不吉祥,就是心里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有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

23、 【禅心佛语】人生需要有三看:一是要看得远。人若无远虑,必会有近忧。二是要看得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三是要看得透。只有完善了自我,才能会超越自我。

24、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鸟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行高。宁可忍胯下之辱,不可失丈夫之志。宁使人讶其不来,勿令人厌其不去。

25、 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却有所求,那就是世间的善缘、有漏的善缘;反之,广结四缘无所求、不着相,无人无我无自无他,那就是无漏的善缘,那就能够成圣成贤。

26、 【禅心佛语】好高骛远就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笼子里,永远也跳不出来,永远不会有进步,不会有突破。跳出牢笼,别有天地。

27、 何谓菩萨能行慈心?佛言:不生众生想。何谓菩萨能行悲心?佛言:不生法想。何谓菩萨能行喜心?佛言:不生我想。何谓菩萨能行舍心?佛言:不生彼我想。《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28、 【禅心佛语】德是什么?德就是顺其自然,万事不执迷、不计较,拿得起放得下。一旦这样,就心地宽阔,就心中清静,就天地透明,就通通畅畅。

29、 【禅语人生】想在艳阳天听雨声,在水泥城市中行走热带雨林,忙碌麻木的工作中看夕阳闻鸟鸣?该应用丰富细腻的背景元素和设置为您创造视听上的虚拟世界,不同种类的风铃,海边、丛林、细雨、晚霞等任意搭配,身未动而心已远。

30、 【佛家经典禅语】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淡然是一种心境,是一份释然,是一种千帆过后的隽永。拥有一颗淡然的心,懂得接受生命中的遗憾,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感动,让心溢满宁静与阳光。

31、 欣赏他人,才能成就自己。事物本身没有快乐与痛苦之分,一件事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关键是看我们抱着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

32、 【禅心佛语】花落伤多,人心墙多。心量大小决定了人生苦乐。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当我们能为别人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一念利他,心的格局便不一样。

33、 【禅心佛语】九、问:初发心容易,如何保持长远心?上人:常把生死挂在眉梢上,就会有长远心。如果心退,则是因为把初发心忘了。

34、 【禅心佛语】对人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具备正确观念和良好心态。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世间种种变化,不为顺逆境界所动。进一步,还要发心利益大众。这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

35、 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E口境转而心不转。心随镜转,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36、 没有人能真正使你失去自由,因为别人只能囚禁你的身体,却无法囚禁你的心,除非你自我囚禁。但真正的大自由是身心合一。

37、 好运有来由。与其痛恨自己不是成功人士的儿女,不如责怪自己不是成功人士的父母。与其忌妒天生好命的人,不如向他们学习,为他们的好命鼓掌喝彩。

38、 【佛心禅语】《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39、 在行、住、坐、卧当中能够时时观照当下,使自己的心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戒相应,我们当下便是身居乐土。

40、 我是我自己德行情操的见证者,我又是我龌龊心态的目击者,因此能辩证地看待自己。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双内视的眼睛,客观地看待自己,并推己及人,人类的张狂和牢骚一定会少很多。

41、 【语录基地经典禅语】都说人生是一场相逢,走过的故事,经历的人,路过的城市,欣赏的风景,这一切都对生命带来一种启迪,更是生命的一种陪伴,人生的成长也就在这经历中成为一种深深的感悟。

42、 【禅语人生】心态越自然,别人越能接受。带着情绪说话,就算有理,别人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抵触;不是不接受道理,而是不接受情绪。

43、 僧问:“佛在何处?”师日:“不离心”。又问:“双峰上人,有何所得?”师日:“法无所得,没有所得,得本无得。”——《长庆大安禅师》

44、 【禅心佛语】观念改变并未改变事物本身,改变的只是对事物的认识,但观念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世界。做人最重要的是品格、态度、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45、 【知足诗】无忧无虑又无求,何必斤斤计小筹?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知足胜过长生药,克己乐为孺子牛,切莫得陇犹望蜀,神怡梦稳慢白头。

46、 【佛心禅语】保持了觉照即是看住了真心,让这种心落在念佛上叫净、落在禅坐上叫禅、落在持咒上叫密、落在爱情上叫全然的至爱、落在舞蹈上叫天地人浑然一体、各行各业要想达到至髙境界都离不开用此心,否则都是在使用头脑。

47、 【禅心佛语】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

48、 恒秋:来这世间一场,活一场心态的平和,虽然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活着的原则和信念非常的朴素,活的起,累的起,苦的起,笑的起,历经生活的辛苦,还能撑得起。

49、 【交友四原则】我们应和聪明人交朋友,不要和狡猾人交朋友;应和老实人交朋友,不要和愚蠢人交朋友。聪明之人送你智慧,狡猾之人给你陷阱,老实人使你放心,愚蠢人使你担心。

50、 【经典佛语】“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执柯代柯,其则不远”。要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切不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51、 【让人静心的禅语】我们的心,是一座小城,没有杂乱,没有喧嚷,只有一团薄雾,一阵微风,装着童年的纯真。我们看不懂这个世界,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因为不够单纯。

52、 当我们允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受害者,当对发生的现状无能为力的时候,抱怨与愤怒便成了唯一释放的选择。

53、 归依彼所有学、无学成菩提法,名归依佛。归依如是爱尽离灭涅槃,名归依法。归依所有学、无学成僧伽法,名归依僧。《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

54、 【禅语人生】我们修学佛法,首先要信仰三宝,要对三宝树立不可动摇的信心。对三宝没有信心,修行就不能入门,修行就没有加持力,修行就没有效果。

55、 【经典佛语】“恒顺众生”的深义原来在此,就是把自我碎掉,时时顺着别人。只有这样,才无烦无恼,是真正的快乐幸福。才“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56、 【禅语人生】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说道:“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无明,不能充分使用。

57、 【一日禅语录】人心如水,缘来是船,若不能相随一生,何不静享岁月。人生如流云,世事同飞鸟,鸟来同欢乐,鸟尽归自然。怀随缘之心,自在安稳;守随缘之态,静谧优雅。心若无求,万物皆美,岁月沉香,只愿如水。

58、 我有无数热爱光的理由,最大的理由只有一个:不能确定除了这一世,我与光是否还有缘分。因为对光的珍惜,我必须飞翔;因为对黑暗的恐惧,我一定要在光里扎根!

59、 【禅心佛语】慈明和尚,当代僧人。俗名陈万超,字福如,法名道参。江苏高邮县伯勤乡三河村人。6岁时入当地普提寺,依曾任少林寺武术教练的了庆禅师习武,后回家住守3年,重返普提寺依了庆禅师剃度出家,法号慈明。

60、 【禅心佛语】人越受苦之时,寻求救护的心便越恳切、真诚,此时的祈求也最为“灵验”,这便是皈依的真正内涵。

61、 许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许多人遇到要后悔,错过了更后悔;许多话说出来后悔,说不出来也会后悔。人的遗憾与后悔心理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无法挽回,昨日的阳光再美,也无法移入今日的画册中。

62、 官职卑微从容笑,性灵闲野向钱疏。国不可一日无主,军不可一日无帅。国不兴无事之功,家不藏高归于公。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哈巴狗儿骑不得,背后之言听不得。寒风打死单根草,洪水冲垮独木桥。

63、 凡事不可做绝,对于别人的不幸,如果你不能伸出援助之手,那么也不要落井下石。——给别人让出退路,就是在给自己留下后路。

64、 【禅心佛语】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良好的心里素质,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勤奋。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是永恒。

65、 归命阿弥陀佛,我就不再是我的,而是阿弥陀佛的,是佛的产品、佛的作品,所以不能嫌弃、厌弃,而是欢喜感恩、全面接受。

66、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现实也就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创造的人,才是可以走出一条光辉的人生之路。所谓的人生捷径,就是少走一些弯路,就会少一些失败。最好的方法:一是借鉴历史;二是借鉴他人;三是一步一个脚印。

67、 学佛,不一定要住寺庙、做和尚、敲木鱼,果能在社会中时时以佛法为轨范,日进于道德化的生活,便是学佛。(民国)太虚《人生佛教之目的》

68、 【禅心佛语】当念头和烦恼生起时,你不带成见地注视它,既不搅乱它,也不捏造更多念头,它们就能自己沉静下来。

69、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唯勤修法身慧命,始能上报四重恩——佛恩、亲恩、师恩及众生恩,下济三途苦——地狱、畜生、饿鬼之苦。

70、 【禅心佛语】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71、 【禅语人生】与人相处,不论任何的怨隙、过失,都要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如大海之容纳百川,如泰山之不辞土壤。如《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巴怨者,恒生善心。

72、 【禅心佛语】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

73、 佛陀说:“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们的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透彻千经万论,仍像空花水月,一事无成。

74、 山川峻险景物美,道路艰难福更大。山高遮不住太阳,官大压不倒乡里。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山中人唯知自乐,天下事不在多言。

75、 【圣经句子】8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出3:14)

76、 【禅心佛语】如果你心怀万物,万物必将归属于你,这就是财富。5、如果你施恩万物,万物也必将施恩你,这就是幸福。

77、 此外,随缘并不是消极等待或放弃追求,而是要用平常之心看待身边的事。不要被表面的困难吓倒,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就会发现,事情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难的是你如何突破自己的内心。

78、 【禅心佛语】看透开悟,即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人生的本质是体验中成长,目标设定后的过程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收获什么或多少,计算而不计较,所谓“只求耕耘,莫问收获”,才是快乐的智者境界。

79、 许多人将爱情摆在婚姻的第一位,然而,爱情不过是一时的激情,像燃烧的木柴一样,火焰过后是灰烬。只有彼此尊重,善尽义务,才能培养出最深沉的爱。

80、 【禅语人生】宣传净土法门,普遍为众生介绍这个法门,才能报佛恩于少许,才能报一点佛恩,不这样做不能报佛恩。

81、 【禅心佛语】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要得到人生美好的果,必须怀一颗慈悲宽容的心去做该做的事情。生命不外乎缘分,因缘具足即来,因缘尽了即去,缘起性空。珍惜缘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82、 人人都该有所体认:一切都是因缘相合、从因得果;而且,人心多变化,说不定在结“果”的同时,也在造“因”。众生的“因”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造作的,每个人时时刻刻皆处在因与果中,循环不已。

83、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经》卷十九

84、 我们称一个人“无明”,就是指心地黑暗,被阴影遮蔽;心中有阴影就无法了解自己,因此会对自己起疑心,而且不信任他人。

85、 【禅心佛语】当内心的觉照之光生起时,外界的事物将明晰可见,见过之后无所见、觉过之后无所觉、为过之后无所为,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自然、无需分别,只有淸静心,她是那么宁静、柔软、穿透。

86、 【禅心佛语】人,活着就是为了追寻生命的意义,释放最初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感受高峰体验。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怀揣一个梦想,不畏惧风雨,不害怕失败,敢于行动,去追寻那个渐行渐远快要消失的自我。

87、 【圣经句子】114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塞28:16)

88、 【禅语人生】一切有为法本性无常,没有一件事可以留得住,一切法就像大江的流水,后浪推着前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夫子看到大江的流水奔腾不息,感叹人生如同流水一般浪涌波腾,逝者如斯。

89、 有及非有,二俱远离,法相所摄真实性事,是名无二。由无二故,说名中道。(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90、 【禅心佛语】乾坤是一剧场,生命是一出戏。而众生则是一群迷惑的演员,看不清生命本质,参不透生活真貌,上焉者驰求功名利禄,下焉者追逐五欲六尘,更有甚者,在浑浑噩噩中,无奈地下台退场。

91、 所谓安宁,就是在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时候,能不卑不亢地一边失去,一边寻找。静享一个人的清欢,守住内心的风景,聆听岁月的脚步渐行渐远,惟愿,这一季的明媚,能许我浅笑而安。

92、 风过竹林之时,竹叶随风而舞自然簌簌有声;雁过清潭之时,清澈潭水中必倒映雁群身影。但风落、雁过之后呢?《菜根谭》里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93、 【禅语人生】一个人如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毛病检查得出来,就是第一等人。什么叫修行人?就是一辈子在找自己,管理自己,检查自己的人。人是不肯检查自己的,而且,谈何容易啊。人容易原谅自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

94、 【禅心佛语】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志之所向,金石为开,天生之人,必有所用。人只要有志气,整个世界都会向你招手。

95、 【禅心佛语】内心的问题是修行的下手处。我执太强,处处重我,便听不进师长的话意,容不下同行的异议。一念正觉,是处处为人,别人的成功更让自己欢喜,别人的忧伤更启发自己的悲心。这样的心态,才是放下了我执。

96、 用平静的心态,去包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批判和指责,那时候才会发现,尽管还是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之中,每天面对的也是同样的人与事,但是所有的一切却因为感知不同而有了另一番模样。

97、 幸福不是人生的商标,而是生活的品质。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的荆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从容面对;无论获得还是失去,都要平静的接受。

98、 【禅心佛语】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99、 【禅语悟道】不执迷科学,不沉醉哲理,只愿证悟真谛。闻思佛陀的法教而实修实证,是净化心灵和启迪智慧的唯一途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