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禅语_心灵禅语

1、 【禅心佛语】佛陀就说:“只要你有决心,就能够留下来。来。你就在我的身边先做些打扫工作。”周利盘特很感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地修学。

2、 有人说:“我心好就好,何必修行?”师言:“你的心好有谁知道呢?真正的心好,是要受过一番洗练,练得非常自动、练得没有一丝一毫的考虑,就能伸出援手帮助别人。修行因此就有必要了!”

3、 【禅心佛语】所谓生命的智慧,其实就在当事者能否就自身与事物的关联起观照,能否识得自己应事对物的临界点。正因如此,先前的不写,为的是禅者的如实;如今的写,却也缘于同样的如实。

4、 岁月向前,活出人生崭新和活泼的力量,顺境淡然,逆境悠然,不改生命的朴素,人在尘世间,心在烦恼外,生活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生命的思考在于如何去喜悦和感激,给生活协调一个恰当的方式,简单与善意。

5、 这样的女人最美,因为她没有地位高下的分别心,也没有自大、骄慢的傲心,朴实而真诚,温柔而贤淑,完全显露出美善的一面。

6、 【佛心禅语】做人四个不得。不得自欺欺人,不得戏弄他人,不得意马外游,不得心猿内动。锁住心猿不也劣,拴住意马不敢蹶。

7、 在佛法中,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出家人要修成正果,就要身心安旷,做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佛家要人放舍尘根,就是此意。

8、 【禅心佛语】切记,我们只是世间的管理者,并非世间的拥有者,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一切皆是梦幻泡影,不要执著在这虚妄不实的国度里。

9、 口的善法:一个人的言谈是人格的表现,关系一生的信誉;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是能取信于人,所以本着守信、诚实、慎重口业,则能树立自己的品格。

10、 【禅语人生】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无常,才会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无谓的执着,才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死亡。

11、 【禅心佛语】人可以失去童年,不可失去童心,人可以年华老去,不可言之无物。生命不在于活的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

12、 佛祖说:“‘放下’这两个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追求功名,所以他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他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爱情,他就放不下爱情;有了嫉妒,他就放不下嫉妒。因此,世人能有几个能真正‘放下’呢?

13、 【禅心佛语】同样的,在行善时,也要时时觉照到可能生起的不正念、不正心态,当有所明察时,也要设法调整。

14、 【佛禅语录】人生若茶,有起伏才有淡定,有苦痛才有清香。生活的诡异之处就在于,不是选择了一个角色,就能终其一生,时常有变幻,有不测。最好,岁月无惊。若遇变故、纷乱,也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心,一份进退自如的从容。

15、 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得渡河渊。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现世有庆,福追自然。行之得报,非神授与。《事佛经》

16、 【禅语人生】一个人的心胸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心。心胸宽广,才能成就事业,才会有平和愉悦的人生。

17、 【佛心禅语】不可轻视任何人,当我们心中对某人涌现出恶劣的情感,或可耻的猜疑之时,要立刻消除它。别人的言行,我们必须以善意、率直的心来解释。

18、 【禅心佛语】忍辱的心就是能接受别人的侮辱和批评的心态,我们在生活中要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能接受别人指责的人,才有机会改正缺点,一个能忍辱的人,难忍能忍,难为能为,就是最有智慧的人。

19、 心灵越平静、胸襟越开阔,越能够感受人生的幸福与美好。人心贵在容纳,贵在知足,贵在平和。不气不急,才够大方;不悲不忧,才够坚强;不攀不比,才够幸福;不惆不怅,才够阳光。

20、 【心灵禅语】佛境: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随,随于义。大道无言,大悲无泪,大笑无声,大爱无疆。智者若愚,悟者心明。三千大千世界,万物静通灵。常乐清静,慈悲智慧,真我无我,实相无相,无量般若。

21、 世尊告日: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马血天子品

22、 【佛家禅语】毅力:水具备非常大的毅力,每一个滴水滴到坚毅的石头上的时候,久而久之连石头都穿透,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们人类也应该有毅力,做任何事情时候,无论如何,要做到坚持,直到成功为止。

23、 【佛心禅语】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又说:「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

24、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慎言谨行,是修已第一事。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慱闻。言行拟古人则德进,功名付天命则心闲,报应念子孙则事平,受享虑疾病则用俭。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

25、 【禅心佛语】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大乘佛教还是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26、 善良、恻隐、敬畏存在于人的天性之中,被教育和文化发掘而后发扬光大。大多数人的这种天性一旦泯灭,人类的黑夜就来临了。但愿有人能够点一盏智慧的明灯,将这种天性重新照亮,并引导其迎接明日阳光。

27、 在禅者所谓的一炷香里,心能横遍十方,机能竖穷三际,心机能与无为法响应,虽然「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了。

28、 人间有味是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洗尽铅华。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29、 现今社会上的人,往往是佛、道、神不分,其实,佛教并非道教,佛更不是神。佛陀是人格至高升华的圣者,是真实人生的智慧引导者;神则是福报较大的鬼道众生。

30、 有缺失,才会有希望。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我们要以完美的心,接受并不完美的人生。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完美。

31、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动念头就先发现别人的毛病,正是自己莫大的毛病。一动念头就先想到别人的优点,正是自己莫大的优点。

32、 【禅心佛语】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态。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才恢复正常。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33、 【禅心佛语】当逆境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抱怨不是办法,忍受也非上策,畏缩不前更是有害而无利,唯一的出路是泰然处之,知难而上,矢志不移。

34、 【禅心佛语】假如狭隘地认为自己最能干,跟任何人都没有合作的默契,滴水则很难变成汪洋。要想成功,仅凭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必须要有他人的帮助。而这种人际关系,只有真诚、包容、体谅的心,才能巩固起来。

35、 【心灵禅语】用微笑去面对生活,用真情去书写人生。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人的一生中除了遇到开心快乐的事,也是会遇到伤心难过的事。当你换一种思想,你也许就能找回最简单的快乐。

36、 美丽,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有谁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37、 诺言这个词很重很纠缠,如果做不到就别轻易招惹她。一旦招惹,你要么必须兑现,哪怕放弃一切;要么做个无视道德的肖小,可以不在乎四面八方的唾沫。假如无法二者选一,最好还是远离诺言,千万不要逞一时之快。

38、 【佛心禅语】爱别人就等于是爱自己,施恩于别人就等于把恩惠留给了自己。古代哲人曾经说:“喜爱人们的人,人们也常常喜爱他。恭敬人们的人,人们也始终恭敬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9、 【经典佛语】遇到任何苦难,我们就发愿来世能救度这类苦难的众生。那岂不是‘烦恼即智慧’吗?(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

40、 【佛心禅语】不要用贪婪、嗔怒、嫉妒、愚痴的眼睛看这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

41、 人只有在生活的时空之中,当下接纳自己,把生活本身当做目的,不要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变成手段,这样才会发现生活的妙悦。——郑石岩

42、 【禅语录】人生是一种承受,我们要学会支撑自己;人生也是一种承担,承担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人生更是一种担当,遇事不回避,不逃避,坦然面对我们所面临的一切,有一个好的人生态度,就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43、 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44、 【语录基地经典禅语】黄泉路上无人陪,在这个世界上,你靠谁都靠不住,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只能靠自己,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如果明白这一切,你就不再感到孤独,也不应该感到孤独,也就不再感到痛苦和烦恼。

45、 【禅心佛语】慈悲是一种把感情升华,变成为众生的‘大爱’,而不是私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而不是有选择的爱,也是一种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更是一种清净而没有染欲的爱。

46、 【圣经句子】7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50:20)

47、 【禅茶三境】禅之三境: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茶之三境:第一境:山间嘉木;第二境:茶可载道;第三境:烧水点茶。

48、 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学会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当我们用贼眼看人时,人人都是贼。当我们用佛眼看人时,人人都是佛。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49、 一支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也要点燃才有意义。虽然点燃的蜡烛会有泪,但总比没有点燃的好。

50、 如何才能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呢?每日说好话,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欢喜,只有在今天时把今天过好,在明天时把明天过好,才能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过好,才会一生过好。

51、 圣人无论怎样困苦,也不吃来自罪恶的食物;狮子宁可饿着肚子,也不吃恶心的东西。(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52、 【禅心佛语】时光一去不复返,人生无法重头来过,所以,人生之路每走一步都要走得格外慎重。不要放纵你的青春、钱财、贪欲……这些都注定会成为让你后悔的事,生命中充满着无数的未知数与不确定,更需要慎重把握。

53、 【佛家经典禅语】无论繁华与否,寂寞与否,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们要有勇于面对繁华的格局,也要有能够沉淀寂寞的胸怀。由于繁华,我们知生知灭,便能顶得住风浪;由于寂寞,我们心空智生,便能明了万物。

54、 【禅心佛语】但有一个雨天,我见到一位气象学家,他对我只因为雨天给我带来小小的不便就如此愤懑很不理解。

55、 来人不入门,去不出户,来去无痕。如何提唱?直得古路苔封,羚羊绝迹,苍梧月锁,丹凤不栖。所以道,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智通景深禅师》

56、 【语录基地经典禅语】生活中的纠结和摩擦,尘世间的繁琐与争端,需要自己的一份谨慎和理解,更需要自己心地的平静和平坦。莫嫌人生忧虑多,只因心地无闲田。

57、 今天物质文明进步充裕,但人心还是无法满足物质享受的欲望,所以为了不断地追求名利、物欲,造成人与人之间处于竞争紧张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58、 众生虽与我非亲非故,但是他的苦就是我的苦,他的痛就是我的痛。苦在他的身,忧在我的心;伤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这就是“同体大悲”。

59、 人生,活着,那就是一种心态。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

60、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结交朋友难上难,得罪朋友一时间。酒中不语真君子,帐上分明大丈夫。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61、 【禅语人生】只有正确地认识因缘,体证般若定慧,不拘泥于世相,不执滞于人我,才能和诸佛一鼻孔出气,游心法界,逍遥自在。

62、 【禅语人生】一切事物都朝着好和坏两个方向发展,只要我们珍惜机会,勤奋努力,事情就会变好;如果我们稍有大意,事情就会变坏。事情是好是坏,全都在于自己如何把握。要相信命运操在之“我”的道理。

63、 【禅心佛语】四周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死于无爱的人们的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见,还听得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

64、 【佛家禅语】不与父母争,不与兄妹斗,只愿家庭与睦。人的道德与为人的品格,是从善待自己的家人一开始做起。

65、 【一日一禅】佛陀告诉我们,人都有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感觉,知足为福。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走。

66、 【禅心佛语】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现在有近60亿人,就有60亿条正确的路。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的路,而总是想走别人的路。

67、 【禅心佛语】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不怕待遇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走得早。

68、 【禅心佛语】给人“面子”,你也会有“面子”,给人“面子”就是给人一份厚礼,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别让他人尴尬,点到为止即可。

69、 恒秋:相逢人间是一种缘分,彼此多些关怀,多些爱护,多些问候,多些珍惜,相逢一笑该有多好,带刺的人生是一种彼此的伤害,何苦来哉?俗语说得好,看多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

70、 心里的,梦里的,存在的,回忆的,一些人,一些事情,等不到秋风起,就该留的,该走的,各去他乡,人生好一个剧场。

71、 世俗人常常会彼此争执,以为“我是他非”而据理力争,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道理比对方充足,于是互相争斗不已。为了私我而竞争,这就是一般凡夫。

72、 【禅心佛语】人有挫折是难免的,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更加聪明起来了,人就不会犯重复的错误。人知道并修正自己的缺点才是真正的优点。人能自觉的修正自己,是非常好的心态,非常好的品质,人就会越修越好。

73、 灭苦的方法概括为两种:一是改变观念,建立正见,如建立因果观、因缘观、慈悲心;二是通过修行,包括打坐、诵经、拜佛等。

74、 【佛心禅语】纵为细水,如果不断流动,必能使坚硬的石头穿洞,两根木头相互磨擦,毫不歇息,终会引发火花。“修行”,若以不断精进的态度持续前进,必能达成功之境。–慧律法师

75、 【禅语人生】因为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要了生脱死,最终在生死这件大事面前能够做得了主。在日常的逆境来临的时候能够不动心,能够做得了主,经常能如此,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就能做得了主。

76、 用一种豁达观察生活,不是用眼泪来描述生活,就算对命运怀一种慈悲,那就让命运活一场智慧的简洁,一个能够快乐的人,才能活出一种快乐的风格。善待自己活着的每一天,请君看看东流水,就知人间别离远。

77、 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最大的可能是做个民间学者或业余作家、网络写手。作为民间学者,他没有资格上((百家讲堂));作为业余作家和网络写手,他还得靠各种炒作才能吸引眼球。

78、 【禅心佛语】明白时生也好。死也好。男也好。女也好。无有生死男女及一切诸相。不明白时则不然。须知世间法相。皆属幻化。如空中华。如水中月。无有真实。惟有一心念佛。为往生资粮。

79、 海是蓝的,云是白的,喜欢这一望无际的孤单与寂寞。用心去浏览海的风情,在静谧的禅意里,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深海佛音,任心底的白莲一朵一朵打开。

80、 【禅心佛语】而提到地方佛协,很无奈地总结来看——往往会扮演宗教局在对付僧人时的“打手”角色,其利益通常会和宗教部门、地方政府捆绑在一起,而非尽其本分为僧众护持和维权。

81、 【禅语人生】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82、 【佛心禅语】要懂得忘却。人生最大的痛苦缘自追求完美,要知道,真正的光明并非没有黑暗的时刻,只是永远不为黑暗淹没罢了。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忍着疼痛奔跑,带着泪光微笑,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83、 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远离,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世罪人,非佛弟子!《事佛经》

84、 【佛家禅语悟道人生】佛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水往低处流,云往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85、 满山遍野,若众生需要,一草一木无不是药。若非众生所需,则再珍贵的材质也不是药;佛法亦是如此。一证严法师

86、 诸天具足无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遥能见闻,虽近于人,人不能见。若我作恶,如是等天当见闻知,若是天等了了见我,我当云何不生惭愧,故作罪耶!《优婆塞戒经》卷六,尸波罗密品

87、 【禅心佛语】禅修时,内心若起现粗大的昏沉掉举,发现之时应采用剖析调伏妄念进行对治,如观想上师瑜伽皈依境、念诵莲花生大师心咒、观共同外前行、四无量心等。

88、 【禅语人生】无常是好事情,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我们不抱怨,如果你看透事物无常的本质,就会尽最大努力使她过得快乐,你会变得积极、慈悲和富有智慧。

89、 一、信——信正道及助道法,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若“信根”增长,则能降伏诸烦恼,不被偏狭小乘之诸多疑虑所摇动。

90、 【禅心佛语】骄傲从来就是没有道理的,它根据的只是对自我的错误评估,或基于一时和表面的成就罢了。别忘了骄傲是有害的,要对自己的缺点和能力范围有所意识,要知道我们和那些被我们认为比较低等的众生,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

91、 在佛的眼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人都在不断变幻,没有一刻停留。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这也正是佛教中所说的“无常”。

92、 【禅语人生】远行的人不能让路上的蔓藤缠住双脚,做大事的人不能因小节而停步。拘于小节,必坏大事。当整体与局部、利[益与道德、理智与情感发生冲突时,不仅要识大体,明主次,还要有壮士断腕那样的果断和坚韧。

93、 以为蒙上被子就可以不再看见这个世界,以为捂上耳朵就可以不再听见这个世界,以为背对着你就可以不再记得你。后来,掀开了被子、放下了手、转了身。才发现,世界一直都萦绕在我身边,不曾离开。我也不曾逃离。

94、 世上有多少人因为钱财、物质而烦恼纠结。要知道,钱财是用来谋福的,不是用来让自己烦恼的。钱财乃身外之物,所有的财富都将随着死亡而成为他人的东西,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95、 奉劝一切世人,法性本来空寂,时时反省为要,因果丝毫不爽。每日动念行为,自做还是自受,检点功过多少,谁也替你不了。

96、 【禅语人生】在快乐的时候喜欢流泪,相反,痛苦的日子是滴泪不流。习惯了坚强面对所有。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工作,好好地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97、 【禅语人生每日一禅】漫漫人生,既是目的更是过程。人生得意时,不一定是踏花归来处。人生的成败兴衰,浓淡缓急,无不在把握分寸中见真晓。只有把握好分寸,才能实现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98、 如果能解脱爱欲和对尘世的贪恋,教诲众生而行为出众,即是忍辱。僧人出家,忍受各种清规戒律,弘法度人,忍的就是这种辱。

99、 【佛心禅语】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的甲、乙、丙、丁……——果宁法师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