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经典生活禅语_佛心禅语

1、 佛告梵天:我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如来虽说生死,实无有人往来生死;虽说涅槃,实无有人得灭度者。《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2、 欲成就大的事业,必须具有豁达的人生观。豁达是一种超脱,是自我精神的解放。禅指引我们,努力开拓人生,增进众生的福报,但却让我们看清楚,没有一样东西在生命终了时能带得走,所以要懂得达观,懂得放下,不要执着。

3、 【禅语人生】心如止水,乱则不明。很多事,你越是想去弄个清楚,反而越是困惑,心中一旦有了执念。就像线团,只会越扯越乱。子欲避之,反促遇之。凡事顺其自然就好。既来之。则安之,这才是生存之道。

4、 渔翁钓雪,分明一领玉蓑衣。交以道,接以礼。墙有缝,壁有耳。作凶事,求吉人,逢凶化吉。花花轿,人抬人,人唬人,唬死人。

5、 【佛心禅语】“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6、 【禅语人生】一方面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人生不幸的原因,另一方面努力培植幸福人生的因缘,只有这样才能究竟获得幸福人生的结果。

7、 【佛心禅语】总要慢慢成熟,将这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隐匿的虚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8、 【禅语人生】无明缘行,无明以行为所缘,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因缘。

9、 【禅心佛语】人生就是需要一种拼搏、一种不懈的追求。在各种艰难困苦的挑战下,我们都应当永存信念,这才是奋斗。

10、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生活在人世间,就要学一种豁达,学一种洒脱,学一种开心,看人间花开,赏天高云淡。

11、 【禅心佛语】禅悟人生:问:我今将一切思想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这个是佛性否?答:非佛性,都是见闻觉知脑筋的作用。

12、 【禅心佛语】人生要解决的问题,都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心念,如何来确定我们生命努力的方向。生命努力的方向选择对了,就是顺善法的,生命的发展就会沿着善业的轨道升华。

13、 【佛心禅语】把命运交给别人,等于卖出灵魂;将问题交给明天,等于屈服投降。还是把昨天送给历史,把明天送给未来,把今天留给自己。

14、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有人虽然眼盲却心地明亮,当然有人心盲眼也盲,那就很苦了。其实,心盲比眼盲更苦,这样的人生总在无明中,茫然不知前途。

15、 【佛心禅语】玛欣德尊者总结:“佛陀为断除烦恼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这条道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提升自己的戒行、道德品质,第二要致力于内地的平静,第三是培育智慧,并通过智慧来断除烦恼,根除苦之因。”

16、 【佛心禅语】嘴狠赢一时,心宽赢一世。寡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张口说话容易,闭嘴沉默不易。争强好胜只会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学会随缘,才得以宁静自在。愚蠢的人用嘴,智慧的人用心。狭隘的人斗狠,慈悲的人不争。

17、 【禅心佛语】缺少福报的人,被生活所迫,身不由己;有福报的人,可以听从自己的感觉,以为可以我说得算,却不知道究竟我是谁,结果纵容了一大堆迷惑的感觉,还是身不由己。

18、 【佛心禅语】别人教给我们的真理,只不过像义肢、假牙装在我们身上而已。唯有通过自己的思索获得的真理,才是属于我们的。这样的真理,才能为我们所运用。

19、 施食得大力,施衣得妙色,施乘得安乐,施灯得明目,虚馆以待宾,是名一切施,以法而诲彼,是则施甘露。《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997经

20、 其实,这些不好或者磨难从另一层意义去看,却是好的。因为身体受了苦,或心理上受了打击,但只要心态是平和安详的,这些不好无非是对自己的又一种锻炼罢了。那么,不就是日日是好日了吗?

21、 【洗涤心灵的禅语】寂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寂寞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同行者,寂寞是为了孤独背后的解脱,寂寞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真爱的过程。找不到对的人,其实很可能是,改不掉正确的自己。

22、 【禅心佛语】很多时候,人们不怕造业,不会去计较伤害别人,这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利害,不知道伤害别人一定会有果报。人们只要是短暂的过程中“得”到了,至于结果怎么样根本无所谓,但是要记住:这个种子一定会成熟的。

23、 如果不是自身的原因,我们不会屡战屡败,不会四处碰壁,不会遭人唾弃,不会感受到世界仿佛遗弃了我们。我们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我们破坏了多少,就会相应得到多少痛苦。

24、 【禅语人生】信有三种形态:(一)完全而坚定地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三)欲达成某一目的的深愿。

25、 【禅语人生】之后,弥光老和尚法体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镇石观音寺坐缸三年有余,其比丘弟子为之守孝,从始至终打理一切。

26、 缘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我们无法预见,可该来到时,它却不迟不缓。正是因为缘分不可强求,所以佛才说:一切都要随缘。

27、 【禅语人生】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人生若要更幸福,上述件件要弄顺。

28、 【禅语人生】修行在于返闻闻自性,做人处世要返求诸己。遇到矛盾不要问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时时提撕,处处反省,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久而久之,就会找到解决人生问题的答案。

29、 【禅心佛语】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再精炼为简单。简单,开始是一种单纯,最后是一种高度浓缩。不经历复杂的简单,就品不出丰富的味道,简单,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结晶。

30、 【禅语人生】选对老师,智慧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朋友,甜蜜一生;选对行业,成就一生。

31、 向往天上的行云,青草边的流水,羡慕它们的自然安详,和谐静谧。生活就应如行云流水般顺其自然,生活中点滴的残缺,并不应影响人生的旅途,“花自飘零水自流”,人生本不完美,又何必庸人自扰。

32、 佛门“安心”,既是修行的手段,又是修行的目的。用“安心”——心境的安宁平和来应对纷繁的俗世欲求,便能闹中获静,浊中得清,达到无贪欲、无妄想的清静智慧之境,也即“安心”之境。

33、 问日:“此身从何而来?百年之后复归何处?”师日:“如人梦时,从何而来?睡觉时,从何而去?日:“梦时不可言无,既觉不可言有。虽有有无,来往无所。”师日:“贫道此身,亦如其梦。”一《司空本净禅师》

34、 一般人说:“理直气壮。”师言:“理直要气和。”一般人说:“得理不饶人。”师言:“得理要饶人。”——证严法师

35、 【禅语人生】学会从痛苦中学会珍爱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等快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才感到人生短暂呢。

36、 【禅语人生】一个人不应该热衷于在嘈杂中彰显自己,也不要用激烈的争辩来证明什么。寂静是安守本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以稳健厚重的姿态抵御突如其来的诱惑。诱惑少了,才可以活得轻松。

37、 小忍成仁,大忍成佛参禅的秘诀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极点,豁然贯通,明朗开悟。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38、 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像法决疑经》佛言

39、 有的人活着,并没有真正活过,因为他们活在一个个虚假的概念中;只有悟道的人,体验过永恒只是瞬间、瞬间即是永恒,才真正清醒地活过,活在永恒的大自然中。

40、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六祖坛经..阡悔品》

41、 【佛心禅语】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2、 谦虚是一种美德,古语有云:“谦受益,满招损。”一个谦虚的人,始终将自己摆放在一个比真正的自我更低的地方,就好像大海本在最低处一样,位置定得低,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提升空间。

43、 人生如茶。而成熟的我,则如茶中精品,初品甚苦。然,苦后生香,我不会一下子让人有摄魂入魄的感觉,但久了的时候,我的茶香会深入心扉。虽经历了风霜,多了些稳重,但仍素雅恬静,清新如初。

44、 【经典佛语】对于批评你的人,一定不要追究他的动机.否则,会让自己错上加错.真正的智慧者,伤害会给他带来慈悲.所谓的聪明者,伤害会给他带来经验.

45、 【禅心佛语】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周灭佛”中的几位皇帝,结局都十分凄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其父子都不得好死。

46、 【禅心佛语】名利场中底事忙,何如消散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卷,酒千殇。大开白眼看侯王。玉楼金阕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47、 荒野地,如果没有人下种,只能杂草丛生,绝不会长出豆苗;烂泥塘,如果没有下种,只会浊气熏天,绝不会飘出莲香。而今凡夫的口居然念出了阿弥陀佛的名,那不是阿弥陀佛在他心里种下佛种的活见证吗?他日成佛,岂非自然!

48、 慈就是爱,是清净的大爱。“无缘大慈”,是指没有污染的爱:他与我虽然非亲非故,而我却能爱他;爱得他快乐,我也没烦恼,这就是清净的大爱。

49、 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善生,是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50、 【禅心佛语】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渴求得到世人尊重,但从最起码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对生命的尊重都是很缺乏的,不但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命,还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

51、 【禅心佛语】佛教的认识和立信要从认识业报因果开始,业报因果理念如果在理论上不能成立,思想上得不到确信不疑,对佛教的一切信仰都等于失去了根本立足点。

52、 【禅心佛语】妄想,明明知道办不到,为何还要打呢?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这就是一般人的习气毛病,明知故犯。说穿了,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执东执西,着男着女,把宝贵光阴浪费掉了。

53、 与别人和谐相处,会使这个世界很好地接纳你,使你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得自在和快乐。一个人在和谐的环境里行走,就像在顺风顺水的江中行船,很容易达到你的理想码头。

54、 【禅语人生】我们的心住在牢宠里,更甚的是,那是一只关在笼子里愤怒的老虎。假使我们这颗「无饲主」的心不能得到它想要的,它便会惹麻烦。

55、 眼光要远,但脚步要近,做人、做事要放远眼光,但是不能好高骛远,要从近处开始做起,要脚踏实地。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宏大的愿望,但是从低处做起,从细节做起,会距离成功更近。

56、 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在佛法的世界里,善乃是一切生命的本质。一花一世界,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以爱心为本,以慈悲为怀,将德与善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57、 千百年来,多少寺院僧人早晚功课,念四弘誓愿文:“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种发愿,就是为了让修行之人不再受七情六欲的烦恼。

58、 【禅语人生】一生光明磊落,不论为人子女或父母、亲朋,无不省身克己,有所担当,懂得有些事情应不求名利,当做则做。

59、 享乐到了极点,悲哀就会随之而来,物极必反,月盈而亏。所以,曲终人散,人们就会发出感慨叹息;宴会结束,人们就会惆怅伤怀。这实在是由事物本身的发展所导致的,就好像影子跟随着形体、回响来自声音一样。

60、 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61、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代诗人卢梅坡借梅雪之争,告诫众生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是自然之理,不必过于执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才得洒脱。

62、 【禅心佛语】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如梦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

63、 【佛道禅语】放弃,有时候比争取还要困难,因为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放弃的最高境界是不后悔。做任何事都要付出成本,人生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和时间,而是机会。一个人越是什么也不愿放弃,就越容易错过人生中最宝贵的机会!

64、 【一日禅语录】人生如月,月满则亏,凡事岂能尽人意,但求于心无愧。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心容易满足,你才会感觉幸福,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欢乐常伴。

65、 【禅心佛语】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66、 多闻圣弟子离贪伺,断贪伺。心不怀诤,见他财物诸生活具,不起贪伺,欲令我得,彼于贪伺,净除其心。《中阿含经》卷三,业相应品

67、 【禅故事】一人去深山找禅师问道。师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回去修自己。生即佛,修佛就是修自己的心。

68、 【禅语人生】一切都是因缘法,因缘法产生一切,因缘法也消失一切,消失后再产生,产生后再消失,因果循环生生灭灭。看清因缘法,生命就快乐。

69、 【心灵平静的禅语】做人要像做水一样,水无色无形无味。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70、 【禅心佛语】生气,是一种破坏性的情绪。处理棘手的问题时,随意发泄不满,只会带来麻烦,若能心平气和、微笑面对,让别人感觉轻松自在,许多困境都容易突围。

71、 【禅心佛语】好男人经得起诱惑,好女人耐得住寂寞。夫妻之间的搭配往往是互相弥补:骄傲的女人大都嫁给了卑微的男人,骄傲的男人娶的大都是卑微的女人。

72、 【禅心佛语】信仰的价值不在于我们加入了某个组织,具备了某种新的身份,真实的意义在于我们放弃自我中心主义,以趋近宇宙真相的真理标准来对照修正自己的言行,以真理洗涤、沐浴心灵,脱离浊重、混乱、达到喜悦、清净的状态。

73、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智者减半,愚者全无。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钟在寺里,声在外边。种麻得麻,种豆得豆。众口难辩,孤掌难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众怒莫犯,专欲难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74、 【禅心佛语】生活里的那些困惑,何尝不是对人生的一种提醒,更好去思索和探索,活出那些有意思的想法,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周围的氛围,而不是在烦恼当中以牙还牙,更不是盲从自己的固执和狭隘,自己关闭自己认识世界的意识。

75、 做人的首要品质是诚实、勤奋、节俭和正直。良好的人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价值。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质量。优秀的人品是个人成功最重要的资本,是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76、 【禅语人生】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77、 人人都有修成佛、菩萨的潜质,这不存在先天条件的障碍,唯一的障碍只是自己的心障:你是否愿意不辞劳苦地行走善道,让心灵走进幸福的家园?

78、 酒醉总有一醒,财迷永无止境。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居家不得不俭,创业不得不勤。居身务期质朴,训子要有义方。君子本无私惠,岂向他人谄媚。君子当权造福,小人仗势欺人。君子相送以言,富人相送以财。

79、 【禅心佛语】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动念头就先发现别人的毛病,正是自己莫大的毛病。一动念头就先想到别人的优点,正是自己莫大的优点。

80、 “嗔火能烧功德林”愈是愤怒的时候,愈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伤人伤己。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语言,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和功德。

81、 不惑到来,虽然也会有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的感喟,但更多的是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对生活也知道于懂得中更加珍惜,更是奇迹般地认识到天地万物都有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花叶叶总有禅意。

82、 【禅心佛语】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83、 我们能得人身,是与父母有缘。母亲怀胎守护,哺乳养育;父亲提携教导、奔走营生,无比艰辛!为人子女,应善体亲心,好好珍惜有用之身,福利人群、导人向善;切不可好逸恶劳、耽恋物欲或搬弄是非、造业行恶,有辱亲恩。

84、 【禅心佛语】格鲁派关于“净相法”判定标准有二:其一为获得净相之师长需具备师长之德相,二为所获取之净相需符合正法。

85、 【谈荷】莫道污浊只生泥,红楼一曲早心寒。花生平虽低贱,却是观音来坐禅。物欣欣各有道,幽兰香味胜牡丹。门未必出尊贵,茅舍常闻圣贤谈。

86、 【佛家禅语人生】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放下执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87、 【佛曰静心禅语】心存几分柔和,随它是非纷扰,心头有片安详山河,别人中伤又能奈何,活它一回默默无语,有一个好性格,好脾气,就能打开烦恼的锁。心头不存长与短,从此烦恼是路人。

88、 拥有再多,不如舒心,世间万幸,不如开心,繁华略过,最美还是一份清心;守住静心,看淡横流之物,明白来,明白去,知道所处,微笑躬行。

89、 【禅心佛语】就是说,比如有一颗百宝明珠,谁都觉得它是宝贝。但如果有人拿黑色珠子放到它旁边,黑珠的一切光彩都映衬到真正的宝珠上,再看宝珠时,就发现它也是一颗黑珠子。

90、 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法语四》

91、 人生在世,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当强则强兰弱即弱,进退有据、高低有时、强弱有度,才是生存之道。

92、 【佛心禅语】最佳善知识,就是攻击你隐匿过失的人。最佳的教法,就是击中那些过失的教法。最佳的朋友,是正念与警觉。最佳的激励,是敌人、障碍与病苦。最佳的方式,是没有任何造作。

93、 【禅心佛语】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时,我自知之。知而不随,是谓不相续,不相续则我不为妄转;纵有妄念起灭,亦不过如浮云之点太虚,而太虚固不变也。

94、 【佛心禅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与快乐,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诚恳地愿意去播撒幸福与快乐的种子——断恶行善。所以多数人越找求幸福与快乐,越会适得其反。这就是生死永无止息的原因,更是痛苦无穷无尽的理由。

95、 【禅心佛语】俗话说:“心宽体胖。”一个时常都是心宽的人,他(她)每天一定会是满面春风、笑容可鞠的人。苗没有树大,树没有山大,山没有海大,海却没有心大。

96、 【禅心佛语】人要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自我改变,不断地自我升华,内心才能得到安宁,才能冷静地去思考,你的行为举止才能成为别人的模范。不然的话,你就是迷茫众生当中的一员而已。

97、 【禅心佛语】人生,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人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通往真实自我的路。人生,只有一种精彩,那就是用你自己的选择度过了真实的一生。

98、 【佛心禅语】学佛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识,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闭关多少年,而在于佛陀教导我们的人格标准你能做到多少。

99、 真正的大彻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天地将顿时开阔,“菩提本无树”正是将束缚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了本性自由徜徉。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