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大学作文 用诗经体怎么写
从学校的南大门走进校园,经过一片广阔的操场,就来到了我们学校美丽的池塘边,池里的水很清,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蓝天、白云与柳树都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池塘的四周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池东南边的柳树在寒风的吹拂下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脱下了绿装,已经慢慢变黄凋落了,但它的枝条还是那样婀娜多姿,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飘逸的长发。池西边广玉兰树却还是那么挺拔、那么茂盛、那么绿,偶尔从树上掉下一两片叶子,宛如一位小姑娘跳着优美的芭蕾舞,又如一只蝴蝶在空中快乐地飞舞。池北边的腊梅在严冬中昂首怒放,那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枝头,下雪的时候白雪覆盖着它,远远望去,好似朵朵白云嵌在树枝上,把冬天的校园点缀得更加漂亮。
池中的假山更是玲珑精致。假山上面的石头造型别具一格、千奇百态,特别招人喜欢。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的像蹦蹦跳跳的小白兔;有的像摇摇摆摆的小企鹅;有的像捕鼠能手小花猫……雪后初晴,积雪融化,假山上便会结满一串串长短不一的冰凌,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水晶一样晶莹透亮,好似冬爷爷送给全校小朋友的圣诞礼物,让同学们开心不已。
我喜欢冬天的校园小池塘,因为它不仅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更美丽
2. 用诗经体记录孩子一天的生活,你的孩子是这样吗
用诗经体记录孩子一天的生活,你的孩子是这样吗?
学习一天
鸡鸣喔喔,闹钟嘀嘀。按时准起,洗漱完毕。吃完早餐,早到教室。取出书本,大声读记。上课铃响,认真学习。思考问题,记好笔记。完成作业,自我鼓励!
作业笔记
各科作业,等你来写。先后有序,认真完成,不出错误,老师鼓励。错的要改,做好笔记。养好习惯,课后预习!
准备考试
课后复习,自主练习。分章复习,不贪游戏。明日考试,提前复习。做好准备,才不着急。成绩出来,反思错题。不懂就问,记成笔记,下次考试,争取第一!
考后反思
考试结束,收集错题。哪里不会,积极去问。老师同学,都能求教。这次学会,认真复习。下次考试,不再出错。老师建议,认真汲取。事关成绩,莫要儿戏!
3. 国家公祭日诗经体《和平宣言》是怎样出炉的
此是第13份为此纪念日而作的《和平宣言》,也是第一次采用诗经体写作的《和平宣言》。
作者为74岁南京市作协顾问冯亦同。 之所以采用诗经体写作,意在用先贤智慧表达时代主题,将悲壮的历史追溯、庄严的和平祈愿,浓缩于240字的宣言中。
自2002年起冯亦同已应邀执笔撰写了五次《和平宣言》,均是以散文体撰写。 本次诗经体《和平宣言》的创作经过,虽然此前曾多次撰稿《和平宣言》,并担任民族交响乐《和平颂》的文字撰稿,但写作过程不轻松。
通篇既要考虑韵律和节奏,也要考虑内涵和气势,希望能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卓越智慧。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地之大德曰生”两句经典分别出自《礼记》与《周易》,大意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这是中国人讲究的道与德。
“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和平。我要表达的就是为全人类祈福,远离战争、珍重生命。”
4. 哪一首诗被英语翻译只有一种,但被很美得翻译成了离骚体诗经体古风
你看看是不是这个。
英文原版《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通俗翻译: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出。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呵,
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路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五言:
暮林有殊途,童子未可兼。
左右久徘徊,踌躇不能决。
大道通阳关,入林终不见。
小径草凄迷,幽幽映云烟。
黄叶委林下,白蕊栖草间。
择之费辗转,弃之终觉难。
决然踏草去,他日赏林颜。
人生如此路,延绵不可返。
商参隔天际,终不能两全。
缘难至林下?在此殊途间。
5. 《诗经》原文是用什么书体写的
答案:
《诗经》原文是用大篆写的。
分析: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尹吉甫,被尊称为中华诗祖。他辅助过周朝三代帝王。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一说孔子删诗,一说王者采诗,一说周朝太师编定。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
2.书体:
一般把中国文字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每一大类中又可细分。现在社会正在关注第六种书体——《马体》。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类。大篆主要是指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和六国古文字等;小篆是专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后,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流行于秦汉。
隶书从秦经西汉到三国,在楷书创造成熟和通行以前都使用它,且汉盛行隶书,篆书较少。(因为篆书笔划复杂,写起来费事)
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二者互有其影响和各自的流派。草书初期由隶书演化而来,名为“章草”,比隶书简捷,相传章草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创。而后期又由章草演变出“今草”,相传是汉朝的张芝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
行书是在正规书法(如楷、隶、篆)基础上的草写或简化,是介于正规写法与草写之间的一种最通用的书体。一般认为行书始于汉末(传为颖川人刘德升所创),盛于东晋。
楷书即“真书”、“正书”或“正楷”。古时曾叫“楷隶”或“今隶”,最初产生于西汉的民间,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内有不少隶书的痕迹。楷书是从隶书(包括草隶)演变而来的,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马体,也叫马书、马书体和马体书法,是当代书法家马永安所创作的一种新书体。马体,2009年被中国书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取名叫“马氏书法”,入编《现代书谱》。2010年2月13日经专家论证,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批 准注册登记,正式命名《马体书法》,被称作“第六书体”。
6. 古诗的格式怎么写
无非两种,绝句与律诗,又分七言与五言。
而你要写的诗,就要弄清楚平仄与押韵,这可能就是你说的格式
以五言绝句为例子
大抵的格式如下
一、五言绝句
平起首句起韵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起韵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起韵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起韵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绝句,尾字押韵,第三句可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