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以用于写作的诗句

带“春”字表现春天的: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⑤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带“春”字表现春天的: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⑤烟花三月下扬州。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竹外桃花三两枝。

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力尽不知热,便惜夏日长。 不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日暮秋风起,屈子怨何深。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不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②古道西风瘦马。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带有“冬”字表现秋天的诗句:且似今年冬,走休关西率。 不带有“冬”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②水落而石出。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古诗词中写“花”的诗句: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④烟花三月下扬州。

⑤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⑦花木成畦手自栽。⑧一枝红杏出墙来。

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诗词中含“山”的句子: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③山外青山楼外楼。

④西塞山前白鹭飞。⑤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古诗词中含“月”的句子: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②明月几时有。④明月别枝惊鹊。

④月有阴晴圆缺。 古诗词中含“树”的句子: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花木成畦手自栽。③千里莺啼绿映红。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⑥枯藤老树昏鸦。 古诗中写“长江”的句子: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温庭筠《梦江南》)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黄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古诗中写“水”的句子: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桃花流水鳜鱼肥。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⑤小桥流水人家。⑥春江水暖鸭先知。

古代诗词中写“莲”的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枝头。

③唯有绿荷红菡萏(hán dàn),舒展开合任天真。④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②孤帆远影。

2. 带有“时”和“序”字的一句古文或诗词

1、空叹时序侵寻宋姜夔 《一萼红·丙午人日》2、身闲时序好、且登临宋章良能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3、素商时序宋柳永 《竹马子》4、佩中邀勒经时序唐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5、时序百年心唐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6、时序与偕行宋陈朴 《望江南/忆江南》7、清和时序宋晁端礼 《喜迁莺·清和时序》8、时序欺我去如流宋李弥逊 《水调歌头·不上长安道》9、艳阳时序宋曹冠 《喜迁莺·艳阳时序》10、时序惊心破宋沈端节 《南歌子·远树昏鸦闹》11、时序好宋丘崈 《满江红·驻马江头》12、恰槐黄时序宋赵长卿 《醉蓬莱·正金风无露》13、时序百年心宋辛弃疾 《水调歌头·四坐且勿语》14、惊时序宋赵师侠 《满江红·烟浪连天》15、身闲时序好宋章良能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16、一杯长记时序宋刘过 《念奴娇·并肩楼上》17、空叹时序侵寻宋姜夔 《一萼红·古城阴》18、做弄清明时序宋卢祖皋 《谒金门·间院宇》19、时序去如流矢宋陈德武 《西江月·时序去如流矢》20、时序去如流水宋陈德武 《西江月·时序去如流水》21、叹人生、时序百年心宋黄公绍 《满江红·客子光阴》22、野人家、时序尚然元邵亨贞 《恋绣衾 辛丑元日》23、愁里忽忽时序元邵亨贞 《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24、清和时序元元好问 《喜迁莺·清和时序》25、时序匆匆催老大元张之翰 《金缕曲 乙未清明》26、野人家、时序尚然元邵亨贞 《恋绣衾 辛丑元日》27、愁里忽忽时序元邵亨贞 《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28、时序中年速宋陆游 《暮秋》29、烹葵剥枣及时序宋陆游 《闲中信笔二首其一追和陈去非韵其一追和王履》30、今年时序早宋陆游 《夜归》31、时序感伤多宋王安石 《与道原过西庄遂游宝乘》32、时序忽代续清纳兰性德 《拟古》33、五位时序汉班固 《明堂诗》34、时序只惊心宋杨万里 《和仲良春晚即事》35、椒柏追时序宋陈造 《再次韵》36、当时序兰亭宋陈造 《再次韵》37、时序只将诗拨遣宋方岳 《山行》38、时序倏改变宋何梦桂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39、一年时序毕宋释法薰 《偈颂十五首》40、时序转移皆妙理宋张栻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41、暗惊时序变鸣禽元王恽 《过沙沟店》42、霜露肃时序唐李益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43、幽居时序永唐韦应物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44、时序递回斡唐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45、年年弦月时序宋赵从橐 《摸鱼儿·指庭前》46、病中时序分唐权德舆 《感寓》47、时序追牵从鬓改唐李山甫 《山中病后作》48、每时序置酒唐郑遨 《与罗隐之联句》49、时序改元邵亨贞 《六州歌头 戊申岁,一春强半风雨,不可出户》50、恰是湔裙时序宋虞荐发 《如此江山 泛曲阿后湖 曲阿词综曲阿词综中》。

3. 作文中可以用到的古诗词名句集锦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4. 滕壬阁序的古诗是什么

是滕王阁序吧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天人 一作:仙人)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古诗应该是这个吧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5. 【有关古诗的序言】

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是同时创作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是一篇骈文,写得生动感人,千古传诵,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但其内容并非介绍诗歌,(介绍的东东比诗还长的例子还是有的),只是附于诗前的序文而已。 《滕王阁序》具有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所以它的影响远远超过《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语凝练,内容含蓄,概括性很强,且又极富诗的形象与诗的韵味。

但它毕竟不能像序文那样,大开大合,纵横出没,规模崇丽而又气象清新。作为主体的这首《滕王阁诗》,只有参读附于诗前的序文才能更深地把握其内蕴。

反过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篇序文,又使这首诗的艺术价值被序文的光彩掩没了。很多读者,但知有序,不知有诗,其中的奥秘是很值得探寻的。

《滕王阁序》 原文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6. 前面有“序”的文章或诗词有哪些

序言的意思。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有一个并序。序言有很多题材,比如说解释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序言可以帮人们了解很多东西的。

《琵琶行·并序》 作者: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