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传说(民间传说)是流传于陕西省白水县和洛南县的一种以仓颉造字为主要题材的民间口头文学。主要讲述了仓颉造字的复杂过程,同时也包含了以字尊字、降魔诱怪、斗智斗勇、显圣人之灵、变形木石、解释节气地名等内容。它表达了当地劳动人民对仓颉的感激和钦佩。

白水县和洛南县分别位于黄河西岸和秦岭脚下的陕西东部,同属黄河流域。地理位置在东经109° 16′27″至109° 49′52″和北纬33° 52′00″至35° 27′09″之间。总面积3777.3平方公里,人口76万。

有“花石郎猿人遗址”和“下河西遗址”,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居住。春秋以前两郡互属,战国属秦。郡县制建立于战国中期,秦统一后。此后虽几经更名,但县制不变。

仓颉的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文献;秦汉时期,这个传说流传开来;此后,许多关于汉字的史料被提及。

这是传说中仓颉在白水居住和死亡的地方。据白水县志记载:“仓颉居吴恙,为卒,葬于乡亭。”相传仓颉曾在洛南写词著书,《策海六书》载:“仓颉登阳阙之山,对玄胡洛水…并在他的指尖创造了文字。”这里留下了许多关于仓颉传说的遗迹。自先秦以来,历代当地劳动人民不仅传承了这些传说,而且不断加以完善和丰富,使之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仓颉传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奉献精神和巨大创造力,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2002年,白水仓颉寺墓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名录;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仓颉传说中的“谷雨节”定为“汉语纪念日”。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将《仓颉传奇》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仓颉作为“写作之祖”的形象已经在人们心中确立。相传仓颉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青春释放不一样的色彩,用艺术渲染最独特的少年梦——2018首届丝绸之路国际青年文化艺术周近日筹备完毕,将于今年夏季8月10日起在陕西商洛洛南音乐小镇开幕。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