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要科学。除了指营养均衡。选择适合机体的食物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进食的温度。过冷过热都不合适。

过热食物易损伤人体三个部位

“我们日常所说的‘趁热吃’是一句家常话。强调的是食物凉了对肠胃有影响。如果反过来理解为。食物越热吃越好。那就不对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食管胃肠外科主任杨祖立主任医师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一股脑灌入的热粥、刚出炉烫手的糕点、火锅里刚涮熟的佳肴。温度均十分高。囫囵吞枣吃下。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

正常情况下。人体口腔和食管的温度是36.5℃~37.2℃。能耐受的高温是50℃ ~ 60℃。温度太高的食物则会烫伤黏膜。

高温食物从口腔进入胃部的过程中。容易烫伤人体的三个部位。分别是口腔、食管、胃部。第一关进入口腔时。牙龈因为受热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一定的损伤。而烫伤的口腔黏膜容易形成溃疡;第二关从咽部沿着食管游走。食管内壁的黏膜非常脆弱。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60℃。超过这个温度容易受损;第三关是胃部。高温也会对胃部的黏膜造成损害。

食管受伤时常被忽略

专家指出。在高温食物烫伤的三个部位中。最应警觉的是食管受伤。这是因为食物进入口腔的时间相对比较短。而且一旦烫伤了肉眼可见。会起到警醒作用。而作为第二大关口的食管。由于它是长约25厘米的肌性管道。最宽处内部直径2.2厘米左右。自内向外有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这些淡红色的黏膜光滑而幼嫩。过热的食物在狭小的管道中穿行。期间还要经过三个狭窄的位置。这三个位置进一步增加了高温食物停留时间。因此相对来说。高温对食管的刺激直接而漫长。从食管进入胃部后。温度有所缓解。相对宽阔的胃腔增加了空间。且胃液也起到一定的稀释、降温作用。

由于食管位于人体内部。肉眼无法查看。也难以像胃部不适时出现呕吐、胃反流等明显症状。因此食管受伤时常被忽略而不自知。这种情况更需要引起警惕。

食管反复修复增加致癌风险

杨祖立提醒。当食管因食用过热的食物被烫伤后。人体会感觉到胸部骨位置有烧灼感。吞咽时有不舒服、疼痛感。如果程度不严重。一般一周左右会自愈。如果烫伤严重。内部会出现炎症、溃疡、食管狭窄等问题。

尽管被烫伤的食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长此以往。受伤的食道黏膜不断脱落、修复。不断受到刺激就容易引起食管黏膜增生、变异。增加癌变风险。杨祖立建议。如果饮食过烫造成吞咽轻微不适。可以喝温开水、牛奶等补充液体。短时间内禁食避免进一步刺激。如有炎症还需要及时消炎。减少内部水肿、形成疤痕的风险。

以上是深圳生活网小编为您介绍的食物要趁热吃吗。更多的热点知识请关注深圳生活网。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