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几代人坚持不懈,连续奋斗,终于让小康梦想成为现实,走进千家万户,来到每一个人的身边。国有家,家好更好。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些年来变化最大的是什么?今天的《说说我们心中的国家》,我们来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
戴:在我看来,国家是第一位的,国家才有家。
戴北京市民:太多了。你看,我们刚出去转了一圈,四通八达。一切都很干净卫生,尤其是最近的交通。司机对行人很有礼貌,看到别人的车(停)在那里,我们就赶紧过去。别让别人等着,他们都很忙。
北京市民金崇奎:我们买的东西都特别丰富,吃的穿的都不愁。门口有菜市场,所以一切都很方便。
内蒙古游客陆玉清: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在吃得好,穿得好。可以说是衣食无忧。
武汉市民杨汉桥:我们很小的时候,曾经买过一辆自行车。至少我们是四五个月不吃不喝才买的。大概花了五个月工资,一百七十或者八十块钱。现在我们买同样的自行车八百块钱,但是现在我退休工资三千多块钱,也就是说我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可以买四五辆自行车。
河南信阳淮滨县退休职工赵立斌:有一件事,十年前我想都不敢想。我最小的女儿刚刚大学毕业,马上就要毕业了。我认为你很快就会步入社会。你得学一门技术。我告诉她学什么技术。我让她去学个驾照开车。为了以后谋生,有饭吃。当时让她学的目的就是这个目的,她完全没有想到。买车和私下买车。嗯,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一家有两辆车,三辆车,所以这件事是我心里最深的。
河南信阳淮滨县退休职工赵立斌:这个(变化)大。我们不必谈论过去的近代史。你们都知道中国(过去)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GDP(国内生产总值)第二。这真是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过去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河南信阳淮滨县退休职工赵立斌:希望我们国家更好,更繁荣,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不久的将来为你实现。
沈阳中建二局建筑工人冯琦:这是有线电话的那种,这是村里常用的大喇叭。这是Wi-Fi(无线互联网接入)。
沈阳中建二局建筑工人冯琦:这其实是我小时候的亲身经历。我家在农村,因为当时家里没有电话,所以要过村。我父亲需要给村里打电话,村里通过大喇叭叫我母亲的名字,然后我母亲去村里接电话。现在我的家乡变化很大,不再是过去那个贫穷的山村了。现在建得好,机会多。比如我这个年纪的人,很多都选择回去创业,现在的创业成绩特别可观。
成都市民程立丽: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觉得一个是国际地位飙升,一个是人民幸福,还有这种荣誉感,然后团结凝聚力就很强了。个人因为从事互联网,以前这方面的企业不多,可能会去北上广之类的地方,但是现在,直接在家乡找工作很容易。
济南挖藕人宋建义:繁荣!
山东济南挖藕人宋建义:人民生活好起来了。农民有钱,我们老百姓也有钱。正确这就是我的感受。中国现在富强了。以前挖藕都是挖藕,挖到水里很累。工作了几天后,我的手肿了。现在都是水枪,也是高级的。这是一种进步,不是吗?我一开始根本没想过。以前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江苏常州天宁区丽华村居民周小青:老百姓有这么一两句话,其实反映了他的内心。很多老年人说,现在我有三个“儿子”,到时候大儿子的工资卡就来了;二儿子,医保卡,生病时有保障;第三个儿子,这可能是常州的特色。现在很流行说他出门刷公交卡。其实他内心感受到了国家对老百姓的关怀。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为了人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国家才能得到这样的发展,才能如此强大。我们的国家将来会繁荣富强,而且会越来越强大。我坚信这一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