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人的古诗
这首长诗描写了杨贵妃的一生(从生到死),是古诗中用诗歌描
写人物最生动最全面最让人感叹的一首,如下:
唐·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
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
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
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
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
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
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
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
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
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
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
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
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
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
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
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
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
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
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礼贤下士时。
我本将心向明月 ,
奈何明月挂沟渠 .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四百年 .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描写人的古诗有哪些
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 梨花一枝春带雨
满意请去
3.描写人的诗,要古诗
乐府
杜甫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 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餍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 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 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4.描写人物的诗句有哪些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发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5.描写人的古诗整首,要有诗意
西施 / 咏苎萝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译文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鉴赏
李白的《咏苎萝山》,带领大家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越国大夫范蠡出访民间,来到苎萝山下的若耶溪,邂逅溪边浣纱的西施。只见佳人顾盼生姿,超凡脱俗,天生丽质,娇媚动人。两人一见钟情,遂以一缕浣纱,相订白首之约。不久,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了吴国做奴隶。于是,他和西施的姻缘就被耽搁下来。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计,准备用女色击垮夫差。西施也被范蠡的爱国热情感动了,挺身而出,勇赴吴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遂与范蠡,一叶扁舟,隐遁于太湖烟波之中,不知所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怀念。
6.描写人物的古诗,要有题目和诗人
陌上桑 原文: 《汉乐府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馀。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 太阳高挂在东南方,照到了我秦氏的楼房。
秦家有位姣好的女郎,家里人起名叫罗敷。罗敷擅长养蚕和采桑,采桑来到了城南。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绳络,用桂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上挂着明月珠。
杏黄的绫罗做下裙,紫色的绫罗制短袄。当路上行人看到了罗敷,就放下担子抚摩髭须。
当少年看到了罗敷,就脱下帽子整理发巾。使耕田的忘了犁耙,使锄地的忘了锄头。
耕锄者归来相互抱怨耽误了劳作,只因为你个色眯眯的多看了罗敷一眼。太守从南方骑着马走了过来,五匹马都停下了脚步。
太守派个小吏前往,请问是谁家的女子?秦家有位姣好的女郎,本名叫罗敷。请问罗敷今年几岁?二十还不足,十五却有余。
太守请问罗敷,能和我同生一车走吗?罗敷亲自上前回答:太守怎麽这麽傻!太守有自己的妻子,罗敷有自己的丈夫。东方出现了一千多车骑,我的夫婿就在最前头。
用什麽来辨识我的丈夫,那骑著白马有黑马跟随的。马尾上系著黑色的丝带,马头上罩著黄金络。
腰中佩著鹿卢剑,可值千万余。我丈夫十五岁做了府中的小吏,二十岁在朝为大夫。
三十岁官拜侍中郎,四十岁做了一城的太守。他有洁白的皮肤,脸上略长一些髭须。
在公所中迈著方步,在府衙里慢慢走踱着。在座有几千人,都说我的丈夫才貌出众啊! 写作背景: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
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罗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太守为罗敷美色所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太守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这位民间女子一定会爽然允诺。
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着实奚落了一番,使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无趣之极。 这一内容与秋胡戏妻的记载有某种相似,或者可以认为《陌上桑》的创作曾经受到了秋胡故事的某些启发。
据《列女传》和《西京杂记》所说:秋胡新婚方三月,即辞家游宦。三年后锦衣还乡,路上遇一采桑女,见而悦之,进行调戏,遭拒绝。
回到家里,方知刚才那位女子原来是自己妻子。其妻也明白了真相,对丈夫的不良品性十分怨恨,于是赴沂水而死。
与秋胡故事相比,《陌上桑》内容有两处显著不同,一是罗敷乐观、机智的性格,二是作品故事喜剧式的结局,因此,尽管它与秋胡戏妻故事有一定联系,但它又完全是一首独创的作品。后来有人把两本牵合在一起,如王筠《陌上桑》云:“秋胡始停马,罗敷未满箱。”
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未尝不可。又有人用秋胡故事的模式来解说《陌上桑》,认为“罗敷即使君之妻,使君即罗敷之夫”(朱熹)。
但这一结论难以从《陌上桑》作品本身得到验证。理解《陌上桑》应该从作品的实际出发。
全诗共分三解。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
第一解从开始至“但坐观罗敷”,主要叙述罗敷的美貌。第二解从“使君从南来”至“罗敷自有夫”,写太守觊觎罗敷容姿,要跟她“共载”而归,遭到罗敷严辞拒绝。
第三解从“东方千余骑”至结束,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彻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让他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 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
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一个人,总是先识其外貌,然后再洞达其心灵。《陌上桑》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容貌而及品性。
罗敷刚出现,还只是笼统地给人一个“好女”的印象,随着叙述的展开,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第二、三解,诗人的笔墨从摹写容貌转为表现性情,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从她流利得体,同时又带有一点调皮嘲弄的答语中,还可看出她禀性开朗、活泼、大方,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概括,事实上,作品在这方面也不乏灵活的安排。
如第一解虽然主要写容貌,“罗敷喜蚕桑”则又表现出她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第二、三解虽然主要揭示她内心情感,但第二解使君立马踟蹰不前,分明又暗中映显出罗敷美貌丽态的魅力,第三解罗敷夸扬丈夫姿容,与一解总。
7.描写人美的诗词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赠歌姬 【唐】崔仲容 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潇湘夜瑟怨犹在,巫峡晓云愁不稀。
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唐】范元凯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醉后赠冯姬 【唐】李群玉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二寸横波回慢水,一双纤手语香弦。
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吴姬十首 【唐】薛能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偏怜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罗等舞衫。
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
滴滴春霖透荔枝,笔题笺动手中垂。天阴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诗。
钿合重盛绣结深,昭阳初幸赐同心。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红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娇泪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后庭花。
取次衣裳尽带珠,别添龙脑裛罗襦。年来寄与乡中伴,杀尽春蚕税亦无。
画烛烧兰暖复迷,殿帏深密下银泥。开门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娥。因将素手夸纤巧,从此椒房宠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醉后题李马二妓 【唐】白居易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夜观妓 【唐】储光羲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
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花映垂鬟转,香迎步履飞。
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观妓 【唐】司空曙 翠蛾红脸不胜情,管绝弦馀发一声。
银烛摇摇尘暗下,却愁红粉泪痕生。夜宴观妓 【唐】薛逢 灯火荧煌醉客豪,卷帘罗绮艳仙桃。
纤腰怕束金蝉断,鬓发宜簪白燕高。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无因得荐阳台梦,愿拂余香到缊袍。明妃曲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回答者:一寸丹 – 都司 七级 3-16 15:31 诗经·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皇甫松.梦江南 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无数花。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汉代乐府.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做观罗敷。刘禹锡 和乐天春词 新状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片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于搔头。
秦观.如梦令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回答者:红色混混 – 秀才 三级 3-16 15:45 洞仙歌 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洞仙歌》 鉴赏 这首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 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 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 深深惋惜和感叹。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 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
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 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 的意境。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 “钗横鬓乱”,来反衬她 姿质的美好。
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 所作出的观察。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 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
“起 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 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 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时见 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以下四句写月下徘 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
以上,作者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 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 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 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
8.描写“专注”的诗句有哪些
1、《挽卫山斋》
年代: 宋 作者: 黄庚
武公后裔有仍孙,德望才名世所尊。
拟向山中专注易,忽传地下趣修文。
月楼不复赓诗句,春阁犹思共酒樽。
痛恨死生千古隔,西风吹泪湿秋云。
2、《渔家傲•为厌娑婆求净土》
年代: 宋 作者: 可旻
为厌娑婆求净土。驰情送想存朝暮。谁信不劳移一步。西方去。楼台隐隐云深处。珠网为光华作雨。金沙布地无尘土。怎不教人思去路。心专注。坐观落日如悬鼓。
3、《西江月•多少外寻卦象》
年代: 元 作者: 牧常晁
多少外寻卦象,不知返照真元。此身元是易之门。昼夜坎离常运。鸟乌兔马牛龙虎,无非借喻为根。屯蒙既未定晨昏。定意专心为本。
4、《满庭芳•专违宁海》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专违宁海,专游陕右。专来有何干勾。专住环墙,专守天长地久。专远气财酒色,专清静、专修九九。专一志,更专心专意,专寻知友。专垒真功真行,专专地,专心劝人回首。专与云朋,专炼宝瓶真玖。专投玉关金锁,专同饮、琼浆仙酒。专等候,有风仙师父,专来拯救。
5、《逍遥咏》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论功须是一阳初,二八调和作楷模。
固济但牢封密闭,莫教中道有差殊。
依时消息专心记,在意停腾运火徐。
日月无亏明节候,从容愿所不踌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