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艾字的古诗词

许应龙

艾人暨桃印,奚用更悬门。 【贵妃合端午帖子 其二】

周必大

艾叶双人巧,菖花九节荣。 【端午帖子 其一 太上皇后阁(乾道七年)】

艾髯张绣户,菰黍簇金盘。 【端午帖子 其一 太上皇帝阁(淳熙五年)】

项安世

艾叶翻翻白,榴花叠叠红。 【思归二绝句 其二】

真德秀

艾虎垂朱户,槐龙舞玉墀。 【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 其二】

释了元

艾叶成人后,榴花结子初。 【端午帖子】

2.诗名里带艾字的诗词有哪些

1. 《艾如张》

唐代:李贺

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

莫信笼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剪刻,

中藏祸机不可测。

2. 《邓艾庙》

唐代:唐彦谦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

3. 《白艾原客》

唐代:方干

原上桑柘瘦,再来还见贫。沧州几年隐,白发一茎新。

败叶平空堑,残阳满近邻。闲言说知己,半是学禅人。

4. 《答蜀中经蛮后友人马艾见寄》

唐代:雍陶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5. 《任阆中下乡检田,登艾萧山北望》

唐代:薛光谦

观农巡井邑,长望历山川。拥涧开新耨,缘崖指火田。

荒村无径陌,古戍有风烟。瓠叶萦篱长,藤花绕架悬。

岸高攒树石,水净写云天。回首乡关路,行歌犹喟然。

3.有关艾叶的诗句

习俗来源: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至唐黄巾起义时,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陆河人为客家人,多为中原迁移到陆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黄巢”“插艾草”的习俗。

注:黄巢(?~884)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关于艾草的诗: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还有些散碎的句子和对联:

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

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

松大夫招来百福,竹君子扫去千灾。

思无邪正心诚意,虑有德履泰临丰。

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

盛世本无邪,寰宇长昭天子镜;德门原有庆,端阳亦镇赤灵符。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4.有亦字与艾字的诗句

1、带亦字的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

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李贺《拂舞歌辞》

虽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李白《寄上吴王三首》

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李白《寄上吴王三首》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桐仙人辞汉歌》

2、带艾字的诗句: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辩》文。——苏轼 《太皇太后阁》

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 ——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鲁迅 《无题》

灸病不得穴,徒为采艾人。——曹邺 《入关》

香黍筒为粽,灵苗艾作人。 欧阳修《端午帖子温成合四首》

5.求‘瑶知花泪惹人醉’第一个字是‘艾’的诗句

艾纳香空半泓水,瑶知花泪惹人醉。

艾形声。本义:草名即艾蒿。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制成艾绒,供艾灸用。

本义:一种用于治疗或理疗的草。

特指:针灸术中的“灸术”所使用的草,即“艾蒿”。

说明:《孟子》的“求三年之艾也”直译意思为“使用三年陈艾草进行治疗”,是指把艾草灸身作为养身方法。同时理疗过程具有长期性。故“艾”字有“经过漫长时间终于结束”的含义。以艾草灸身适用于老年人的养身,故“艾”有“老年”义,亦有“养护”义。“以艾灸身”是一种养身法,故男色或女色也称“艾”,因为男色或女色也能起到和艾草一样的作用)。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