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柳的古诗

很著名的咏柳诗当推古唐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了:

碧玉装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条。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居易的《杨柳枝》则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诗道:

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观察柳絮形状很细致,他的《池上絮》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这里,杨花即柳絮。夕阳胡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体现出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

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杨花》则又有另番滋味:

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诗表的是对杨花的肯定。杨花虽然没有百花艳冶的颜色,但是却有着百花所没有的个性。它不惧怕风吹雨打,反而凭借风力,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飞舞,别具一格。

清代周志蕙有一首《柳》诗云:

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

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

回首苍茫几树烟。

这首诗虽然题名为“柳”,却抒发了游子的离情。岸边长长的柳条仿佛舍不得游子远去,要牵住即将启程的船。柳树被人格化了。暮色苍茫中,船上的游子也频频回首眺望河边如烟的垂柳,好象在向亲人作别。

另见百度百科/view/38280.htm

2.带有墨学的古诗是什么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南歌子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

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杂诗 龚自珍

霜豪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直玉堂作 洪咨夔

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

无题 鲁迅

万家墨面没蒿菜,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3.含有”悲悯”的古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伤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节选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