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到外地学习很有收获”的诗句有哪些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1.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3.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4.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5.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6.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8.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19.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1.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5.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6.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7.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有关培训的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关于学习培训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学习培训的古诗有: 一、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释义: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

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二、书院 宋代: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释义:努力学习就像农人努力耕作,是勤劳还是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就算书的种类繁多,只要努力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三、责子 魏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释义: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

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

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

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释义: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五、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释义: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4.身居外地的前两句古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辛弃疾《菩萨蛮》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岑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李商隐《滞雨》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柳宗元 【零陵早春】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赵嘏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风已故乡。

—-姜夔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王昌龄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屡次朔方》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无名氏《杂句》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杜牧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晏殊《无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去外地旅游高兴的诗句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 (一说秦观)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卜算子(王观)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僧 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赞同51| 评论。

6.同学去外地读书,送别的古诗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 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唐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 (唐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7.身居外地的诗句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