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首思乡的古诗

少小来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自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百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度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2.求一首思乡的诗

唐·孔绍安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唐·宋之问 《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唐·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 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唐·高 适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萤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唐·杜 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唐·戴叔伦 《题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张 籍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一首思乡的古诗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hanhongjie66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故乡》杨牧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一抬头,便能看见,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乡愁》台湾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4.帮忙写一首”思乡”的古诗

天净沙.秋思.

枯滕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渡汉江》

[初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母亲

遥想慈母当年,

丹桂飘香时节,

相夫教子持家,

终使叶茂枝繁.

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5.一首思乡的诗词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 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赏析]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本篇被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

前三句写景。第一句写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落着几只在黄昏中栖息的乌鸦,点染出萧瑟凄凉的秋色,从而引发一个飘零异乡、无所依归的旅人的一腔愁绪。

此处虽不言愁却已是愁绪满纸。第二句突然转至一种色调明净、幽雅、宁静的境界:精巧的小桥,清澈的流水,幽静的人家。

这些使人联想到家人团聚的亲切和幸福,从反面牵动了离人思乡的愁绪,怀念家园而不得归的思想感情也随之体现出来。第三句又写出三种景象,荒凉的古道上,刮起阵阵萧瑟西风,旅人骑着一匹瘦马,正在继续奔波。

此处虽写景,但却非常巧妙地表现了人,并且透露出游子的身世。“瘦马”两字便表现出这是一个家境寒微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孤单一人骑匹瘦马在西风古道中奔波了。

妙在用了一个“瘦”字。读者可以由此想象到旅人奔波不息的艰辛、困顿、和内心的悲愁。

“夕阳西下”,指出游子奔波在古道上的时间,也给整个画面更增一层暮色苍凉的色调。“断肠人在天涯”是全曲的点睛之笔。

“断肠”二字表达出游子愁思的深重,用“天涯”二字提示出游子离乡的遥远,从而点出主题——游子乡思。到此,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

开头的“鼎足对”,由九个名词,九种景物有机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此曲语言凝炼自然,明白如话,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6.写一首课外学习的思乡的古诗

1: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4: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5: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6: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7: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8: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满意请采纳!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