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

试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文 / 蜀道迷途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他的家庭出身及生活经历历史上很少记载。

仅《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中分别有几百字大同小异的叙述,而且语焉不详。李商隐因不幸卷入牛李党斗争中,长期遭受排挤打击,一生多沉沦幕府,困顿失意,作为一个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身处盘镇割据,宦官专权,明党纷争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一生都在苦难崎岖的险道上徘徊,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前人曾概括为“深情绵渺”或“沉博绝丽”,具体表现为:大量运用比兴寄托;笔下事物都赋予了作者的性格;以骈文为诗,辞采华丽,音韵铿锵,善用比喻;议论、叙事、抒情与典故相结合。他以意境的柔细婉曲和词采的典丽精工创造了诗歌朦胧美的境界。

对古典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一、诗人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及人生遭遇1、时代背景李商隐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贫病交迫,怀才不遇。

朋党之争的祸害,官场对他的排挤,构成了诗人寂寞悲惨生活的基调。“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崔珏《笑李商隐诗》中的诗句,亦是同时代人对李商隐的评价,这些诗句概括出了李商隐一生悲惨的遭遇和不幸的命运。

李商隐生活于中晚唐,历经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 )三朝。这六位帝王大都是平庸之主,不是崇信方士就是嬉戏游乐;不是早死就是被人杀害。

正如李商隐《乐原游》一诗中所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央政府腐朽又直接影响了各地方局势,常有各地藩镇佣兵作乱,掠夺兼并等等。

朝堂之上又有“牛李党争”,这就是诗人所处的晚唐时代,在这个官场黑暗,社会风气日下的大环境中,他只能矛盾的活着如对令狐淘的感情态度是非常矛盾而复杂的,既有怨望,又有期待;既有赞颂,又有讽刺;既有陈情,又有鄙夷……[2]这种黑暗社会与现实生活给予诗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但影响着他的生活道路,更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黑暗现实与客观环境的交互,使得诗人只能采取隐悔曲折,侧记旁敲的方式创作,或写景抒情,或借古讽今,咏史寓概,或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寓君子。”

《樊南文集》卷四《谢河东公和诗启》中这样记载道。2、悲惨境遇李商隐幼年时就死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作为长子,他还未成年就不得不与母亲一起担起家庭的重担,虽说后来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可也过得穷困潦倒,寂寞惆怅。

他在《樊南甲集·序》中写到:十年京师寒且饿,人或目曰,韩文杜诗,彭阳章,樊南穷冻,人或知之。可见他的生活之艰苦。

并且在他与亲朋好友的信件中常谈到他的遭受。如“一官一名,祗添戮笑” 《上李舍人状》。

虽说李商隐自幼家境不好,可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写得一手好字。此外还很擅长作文。

也正因为这点后来被东都留守兼东畿汝都防御使令狐楚看中并加以提拔。自此,李商隐跟随令狐楚开始学习四六文体,同时也开始了诗人的仕途之旅。

大和四年(830年),李商隐在令狐楚的资助下上京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此后几年他屡次有令狐楚资助上京应试,却屡试不中。

大和七年(833)春天,令狐楚被调任礼部尚书,要离开太原进京,这时李商隐只得离开令狐楚回到自己家乡。838年,令狐楚身染疾病去世,李商隐从此失去了他的恩师也失去了一个庇护者,更为严重的是令狐楚之死影响了诗人的生活来源。

天公作美,正当诗人为生活发愁的时候,领命视察民情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请他做节度使府中的掌书记,于是诗人便欣然前往。后来与王茂元的女儿王氏结为夫妻。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投入王茂元的门下之后,却使他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最后成了一个无辜的牺牲品,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仕途前程。3、身陷牛李党争门户私见、朋党倾轧,是中晚唐政治的弊端,这也是中晚唐官场斗争的常例。

《牛李党争》是中唐以后一段时间内关系着广大官员的重要政治斗争。李商隐和这一事件的纠葛,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遭遇和创作。

牛党以李宗闵为首,包括牛僧孺、杨虞卿等;李党以李德裕为首,包括郑覃等人。公元838年,由于令狐楚之死,李商隐失去了庇护者,更影响了他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正好此时,经原节度使王茂元给他送来了聘书。请他去节度府中做书记一职。

正为生计发愁的李商隐欣然前往,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入幕,却令他从此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原因很简单:在此之前李商隐结交的多半是牛党人士,且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行列,而现在聘请他的王茂元却是属于李党。

李商隐只是“牛李党争”中一个无辜的牺牲品。他的一生因此蹉跎,才华不很施展,就一直在幕府中沉浮,而这样的人生道路同样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

他在一首《无题》诗中写道: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全唐诗》卷539-108诗中先描写了新婚妻子的美丽新婚的幸福。在。

2.1.简述《诗经》的语言特点2、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3.简述李商隐

1.简述《诗经》的语言特点:《诗经》的语言大量使用重言叠字,以增强诗的形象性、音乐性,更好地写景状物、绘声绘色地传情达意,这是《诗经》语言艺术的突出特征。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的语言形 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

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运用严整的四言句,国风中杂言比较多。

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 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

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 2、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和赋比兴的手法,而叙事艺术则前所未有,开启了后世乐府叙事诗的先河,影响到魏晋建安文人诗、南北朝乐府诗和唐代文人乐府诗,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可以认为汉乐府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与《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一脉相承。其实质在于根植于现实的生活,表现现实的人生,用朴实的手法,朴素的语言,抒发真实的情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

2)汉乐府民歌善于截取生活的横截面加以详细地描述,注重细节的刻画和人物语言的描写,故事情节简洁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譬如《平陵东》揭露官府、官吏在光天化日之下拦路绑票,勒索钱财,情节简单,却清楚地交待了地点、环境、事件、人物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状态。

3)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民歌所创造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4)汉乐府民歌中出现完整而成熟的五言诗,更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进步。

五言诗比四言诗每句多一个节拍,便于组合单音词和双音词,寓变化于整齐之中,适应了社会语言的发展。如《陌上桑》、《怨歌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和《孔雀东南飞》等,都是成熟的五言诗。

汉乐府民歌促进了五言诗的成熟与繁荣。 5)汉乐府民歌使用多种表现手法。

3.简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不仅善于继承前人的艺术手法,更力求开拓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极深远的影响。 1)、情致深蕴,构思细密,表达情感细腻 深刻、细腻的感情表达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明显风格,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

2)、虚实相生,尽显朦胧之美 读李商隐的诗,感伤、低迷。在作品中或隐或实,但却是无处不在。

3)、善用对比和史事 李商隐的很多诗歌都用了对比手法,“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两种事物、现象和感情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进行比较对照,形成相铺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以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3.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论述题,不要太长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丰富,师承极广,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阮籍旨趣遥深、难以情测的风格,杜甫的忧国伤时的精神和沉郁顿挫的诗风,韩愈的雄奇横放,李贺的幽冷奇艳,六朝诗歌的精工秾丽,以及民歌的清新流丽。

①构思缜密,情致深蕴。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精确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隐晦。《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②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如《安定城楼》,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不得志和失落之情绪,“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诗中以这两位古人自比,显得既含蓄而又贴切。“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竞未休”借用庄子寓言告诫一些人不要妄加猜疑,从而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典故的灵活运用比直抒胸臆有更好的效果,诗人通过典故可以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这是直抒胸臆不能所做到的。

③锤炼字句,工于造语。李商隐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字,同时注重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向晚》“花情羞脉脉,柳意怅微微”中叠字的运用,创造出了声、色、情俱佳的境界。另外,李商隐的诗歌中,在后世有大量精美典雅的名句传世。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等等。

④总之,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沉郁,摇拽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精美和朦胧的美学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以及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论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论述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0343231全面分析就很多了,先单讲这首诗吧~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作品译文 何以解忧?雄城延绵,我独自登上高峻的安定城楼, 看绿柳繁枝飘飘,西北风暖,春色充满远处的水洲。

我如同贾谊年青有壮志,可怀才难遇只能白白泪流, 我如同王粲无奈离故乡,我比他飘泊更远也更悲愁。 一直渴望功成名就后、白发苍苍时,安然归隐江湖, 一直渴望造福社会后,一叶扁舟游四方,品诗饮酒。

我没料到小人们会把“腐鼠”一样的小利当成美味, 竟然不停地猜疑高洁的凤凰抢它的腐鼠,好不知羞!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是李商隐咏物诗的代表作品,作于早期,李商隐开成2年考中进士后,又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可是由于某种原因,本已经被录取的李商隐,被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以“此人不堪”为由,取消了资格。怀揣着不满与落寞的心情,来到了他的岳父,王茂源治下的泾州,这个安定郡就是当时泾元节度使府的所在地。

1.首先从结构上看,这首《安定城楼》先写景,在叙事,继而抒情,发出感慨。可以说,层次十分鲜明。

有条不紊。李商隐的诗,可以用“隐秀”两个字形容,因此,在读他的诗时,往往带着复杂的多义性与感发。

因此,在理解他的诗文,有时候不能从理性去分析。 比如第一句中“迢递”二字,本身,有高远的样子,同时也有遥远的含义,故人有等高来抒发感慨的习惯没那李商隐在这书法的是什么样的感慨呢?他说我来到了这连绵的城墙,登上了那高高的城楼,此时,长安离他是那么遥远,本应在长安做管得自己却流落至此,心情可想而知,因此,紧紧“迢递”这一个词,就包含他很多的感发在里面,我们很难用具体的理性思维去分析它,同样,下一句也是如此,暂时不过多叙述。

2.第二联,李商隐就开始叙事了,也就是自己感发的原因,而这里他又运用了一种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手法——用典。用典分很多种,直接用典,间接用典,用古典,用今典等,李商隐再用典上可以说的上是别具一格,也是他最惯用,与最擅长的一种艺术手法。

典故的好坏其实完全在于你怎么用,我们看这两个典故,一个是贾谊,一个是王粲,从年龄,背景,遭遇上看,都与此时此刻的李商隐十分的相似,那么,通过这两个人的故事,我们不难1体会到作者当时悲惨的遭遇与内心的愤懑。包扩后文中“入扁舟”“猜疑鹓鶵”的典故,也有十分独到的地方。

3.第三联可以说是全诗的精粹所在,这主要是体现了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李商隐后期的诗中很少出现这样满怀壮志的句子,这也与他的性格与人生遭际有一定的关心。

另外,“永忆江湖归白发”一句他用了倒置的句式手法,那正常的顺序应该是“白发归江湖”,这也是当时一些诗人习惯的修辞方式。 4.最后一联他用一个典故写的两个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读出诗人的愤慨,可以说骂的很直白,甚至有些激愤。

这也是李商隐诗中鲜少出现的情况。 其实关于他的诗歌艺术风格我大致上总结了几点,纯粹是个人意见。

第一:朦胧的意蕴与鬼斧神工的用典(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点,也因此具有了多义性,他的诗也由此最难理解,但又不同于近代朦胧诗派的那种枯涩与无法理解。) 第二:“转益多师是汝师”(解释下,就是他主张“兼才”,面对当时晚唐逐渐萎缩的诗坛,他提出应集众家之所长,广泛扩展自己的思路文路,他模仿杜甫的精神,模仿韩语的句式,模仿李贺的曲折,模仿齐梁诗文的华美,模仿《离骚》的香草美人等等,又在他们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三:以骈文为诗(他最早写古文,后改写骈文,在他的诗中,不自觉的讲文中的精致,比喻,陈铺等种种手段融入诗中,形成另外一种韵味) 第四:矛盾的思想倾向(李商隐的本身的思想性格就是矛盾的,难解的,因此他的诗也充满着这种矛盾在。)

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屈原最主要的作品是离骚,它基本能代表屈原的作品, 《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由诗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杰出的浪漫主义的抒情作品,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政治。

它汲取了北方文化与文学,尤其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在南方巫术宗教的文化精神的孕育下,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1.《离骚》以诗人自我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人有着高贵的家世、美好的品质、优秀的才能、高尚的人格。诗人以披香戴芳的象征手法,反复描写了自己人格的高洁和精勤不息地修养道德,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苏世独立的形象。

诗人有着忠君爱国的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他关切君王和国家的命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岂余身之惮殃,恐皇舆之败绩”。

虽然有小人的离间和君王的疏远,最终都没能改变他眷恋故国的情怀。诗人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执着的理想追求。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地探索: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时时。

5.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论述题,不要太长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丰富,师承极广,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阮籍旨趣遥深、难以情测的风格,杜甫的忧国伤时的精神和沉郁顿挫的诗风,韩愈的雄奇横放,李贺的幽冷奇艳,六朝诗歌的精工秾丽,以及民歌的清新流丽。

①构思缜密,情致深蕴。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

精确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隐晦。《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②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如《安定城楼》,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不得志和失落之情绪,“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诗中以这两位古人自比,显得既含蓄而又贴切。“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竞未休”借用庄子寓言告诫一些人不要妄加猜疑,从而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典故的灵活运用比直抒胸臆有更好的效果,诗人通过典故可以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这是直抒胸臆不能所做到的。 ③锤炼字句,工于造语。

李商隐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字,同时注重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向晚》“花情羞脉脉,柳意怅微微”中叠字的运用,创造出了声、色、情俱佳的境界。

另外,李商隐的诗歌中,在后世有大量精美典雅的名句传世。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等等。

④总之,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沉郁,摇拽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精美和朦胧的美学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以及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李商隐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维普网

丝路视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刘美(中共北安市委党校,黑龙江北安164000)【摘要】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与众不7a64e4b893e5b19e31333433623133同的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李商隐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美,其以出类拔萃的文采,不仅能够对诗歌艺术进行有效把握,而且通过对现实生活高度提炼和升华,从而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构思;感情;意境;语言李商隐所创作的诗歌有效的推进了盛唐和中唐的诗歌发展,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中,深入的对心灵世界进行开拓和表现,而且在诗歌中将非逻辑和跳跃的意象组合,创造了朦朦情思和境界,诗境虚化。对无题诗、咏史读者咏物诗等诗歌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唐代诗坛在历史长河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李商隐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以其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特色开辟了自己的诗歌宇宙。一、诗歌构思十分严谨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其对艺术构思非常注重,即使是一般的题材也能够发掘出新意来。而且李商隐的诗歌立意高超,寄托深远。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当时朝政衰落,许多才子都成为政权争夺的牺牲品,李商隐作为这个时期的读书人,想着诓世报国,但却屡遭不幸,仕途不如意,这也使其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具有较深的感触,因此李商隐具有较强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现实的眼光。其所创造的诗歌充分的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创作形式的同时,还通过大胆的尝试有效的将抒情和议论有效的结合起来,写

7.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

情致深蕴,是其根本特征。

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诸作,莫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像历来传诵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廖廖14个字,把那种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以及愈受阻隔愈感到默契可贵和愈有默契愈觉得阻隔难堪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极其深刻动人。

再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表面上写绝望的悲哀,骨子里却又透露了绝望掩盖下相思如春花萌发、不可抑止的炽热情怀,显得分外沉痛而富有感染力。刘熙载所谓”深情绵邈”(《艺概·诗概》),张采田所谓”哀感沉绵”(《李义山诗辨正》),都是指他诗歌的这个特点。

李商隐诗歌的抒情,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诗人喜欢把自己的艺术构思锤炼得千回百转,一波三折。

他常避免作正面抒情,而借助于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思,如《日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他善于驱遣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如《夜雨寄北》、《嫦娥》。

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细针密线,襞□重重,造成光怪陆离而又朦胧隐约的诗歌意象,如《锦瑟》、《碧城三首》。他又大量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或借古讽今,或托物喻人,或言情寄慨,往往寄兴深微,寓意空灵,索解无端,而又余味无穷。

前人说他”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冯浩《玉□生诗集笺注》),分析是很中肯的。当然,刻意求深求曲,也会带来晦涩费解的弊病。

诗人的一部分作品迷离恍惚,旨意难明,有的甚至成为千古揭不破的”诗谜”,导致妄为比附、影射的索隐风气,他是不能辞其咎的。 婉曲见意的表现形式,同”深情绵邈”的内涵相结合,做到”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这就是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

处在晚唐采缛藻繁的诗风影响下,李商隐的诗歌也自有富丽精工的一面。但他不局限于华艳,而能够在□丽之中时带沉郁,流美之中不失厚重,是跟他情深词婉的作风分不开的。

约略同时而辞采相近的作家中,如果说李贺的特点是瑰奇,杜牧是俊爽,温庭筠是绮密,那么李商隐恰恰就是深婉。

8.李商隐重要作品及成就

李商隐诗的艺术成就很高,他擅长玉溪体,以七律成就最高.他还写了不少的”无题”诗,主题并不一致,内容较为复杂

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情致深蕴,是其根本特征。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诸作,莫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诗歌以外,李商隐的骈文在当时相当出名,不仅属对工整,用事精切,且能疏密相间,气韵自然,有别于晚唐一般四六文章之以□□华赡为能事。代表作如《奠相国令狐公文》、《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祭裴氏姐文》以及为辞乐籍而作的《上河东公启》,写得情真意切,委宛动人,在精密的文句组织中参以一定的白描成分,读来几令人不觉得是骈体。不过在他的骈文中,一大部分属于官场应酬文字,内容比较贫乏。

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7]里所收诗歌的统计,基本可以确认诗人写作时即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

《无题》(八岁初照镜)

《无题》(照梁初有情)

《无题二首》(昨夜星辰;闻道阊门)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飒飒东南;含情春畹晚;何处哀筝)

《无题》(相见时难)

《无题》(紫府仙人)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重帷深下)

《无题》(近知名阿侯)

《无题》(白道萦回)

《无题》(万里风波)

李商隐曾将其骈体文作品编订为《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20卷共832篇。

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