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推荐(你对传记有什么看法?)

我们在读历史传记的时候,往往会看历代的人才。他们在历代被称为人才的时候接受了怎样的启蒙教育?

或者说,他们在教育初级阶段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你是怎么学会的?

古代培养人才的教育,人才的成长和今天的基础教育有什么区别?找到区别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你不用看所有的传记,只要看关于他启蒙教育的那一段就可以了。

看看传记,看看有没有他启蒙教育的那几页。如果有,就写下来。他学到了什么?最后发现,儿童教育的主要课程是背诵经典和背书,至少在我国是这样。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也说过,“只有说得好,才能说得好。”这位语言大师曾经说过,背书在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常识,但是想想我们现在的中国教育。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入口在哪里?答案是没有。所以我会让你提前准备一些短文,先背下来,遇到问题再补上。

第一,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学者都经历过熟读、熟记甚至刻苦学习的过程,记忆力也有惊人的发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也会背”。

1.汉代的杨雄说:“如果你能读万卷赋,你就能做到”。也就是说你可以读1000篇赋,以前是分散文和韵文的。这是赋,所以可以写赋。

2.唐代,韩愈自幼习文,日记千言。他自己叙述道:“王先生念念不忘六艺,手里不断盖着几百本书。”这样的“穷年”。

3.白居易已经到了刻苦学习,刻苦记忆的程度。“二十年来,白天学习,晚上学习,一遍又一遍地学习诗歌,保持清醒。以至于你的嘴和舌头变得疼痛,你的手肘变得肿胀……”

4.元代程提出:“凡大段(文章)必分细段,每细段必读一百遍,背一百遍,通读二三十遍。”

5.颜真卿在《颜家训》中自述:“七岁时背灵光寺赋,十年后犹记。”

第二,近代很多名人,近代也是在青年时代通过大量背诵打下了扎实的写作基础。无一例外,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童心。

巴金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家》、《春》和《秋》。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他说,在我熟记的一些书中,有一本书叫《古代文学评论》。虽然我没有好好研究过其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这样一个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让我明白,写一篇文章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也是和我们的思路有条理有联系的。还得感谢私塾老师,逼着我把《古代文学评论》背下来。这200多部古代文献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

2.鲁迅先生当学生的时候,把《纲要》背得很好。后来,他经常背诵整本书。难怪他写文章洒脱自如。

3.张四岁的时候,虽然不识字,却能背出很多《千家诗》。八十年后,他仍然清楚地记得他们。

4.熊十力十岁时,父亲一天就把三字经背熟了,能背很多书。后来他写了一本书,说案中只有文房四宝,没有参考书。

5.谁是钟敬文?在现代文学中,尤其是在民间文学的研究中,他是一位开拓者和集大成者。

钟敬文小学时读过《唐诗万卷》,旅行时一定要带这本书。睡觉前,他放好枕头,有空空余时间学习。

6.云逸群的私塾是复式教育,老师和高年级学生讲课时他都聚精会神地听,所以他能把未读的《幼学琼林》、《周易》都背得一字不差。

7.从张恨水的《山创速写》中得知,他14岁之前就能背诵以下经典:《三字经》、《论语》、《左传》、《大学》、《中庸》、《诗经》、《礼记》、《易经》、《诗千首》、《古文观止》等。

显然,这不是他能背诵的全部。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写了一些类似《聊斋》的小说,可以证明他读《聊斋》读得很透彻。

从他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水浒人物赞》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水浒的熟悉。

从他的《笑婚》可以知道他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

8.钱穆不仅在史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经学、宋明理学和文化哲学方面也有很好的造诣。

他主张:历史学家既要知道中国经济史,也要知道中国思想史。想要的话,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

他主张现代中国人必须阅读九部传统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六祖坛经》、《朱经》、《王阳明传》。

钱穆还高度赞扬了曾文正的家训。

9.除四书五经外,曾国藩常用的数值书目还包括《子同治鉴》、《史记》、《韩愈全集》、《汉书》、《庄子》、《文选》和《古语词》。

10.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看医学书籍。涂家房顶上有个小隔间,里面摆满了各种经典医书。这是屠呦呦小时候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千金方,四医典,本草纲目,温病论等等。

任何一个人才,它的种子都是这个时候种下的。

长大后,屠呦呦不断向父亲询问各种中药材的收获时间、药用部位、质量疗效、保存方法、存放点等等。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药学院。85岁时,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很多案例表明,古今中外的大师都有背诵国学经典的基础,无一例外。看你有没有底。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