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 为什么轻易改变性格很危险?
  • 我们做什么呢

如何改变自己的性格?(改变性格必须知道的几点)

据心理调查统计,我国18-30岁的群体中,对自身人格不满意的程度达到了60%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处于对自己认同不佳,试图改变的过程中。但是,如何改变自己性格中不满意的部分,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在心理咨询的很多案例中,由于缺乏自我认同的案例不在少数,心理专家提示,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性格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知道几个必须知道的事情。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曾经有人很苦恼地问我:“我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我可以选择,我绝对不会这么做\”?

性格的形成并不是某个独立因素造成的,往往是家庭教育、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总和。同时,经过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习惯的积累,我们的性格特征已经形成。所以,性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想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一个从小生活在母亲强势、父亲弱势的环境中的男孩,可能会形成更懦弱、更女性化的性格;而女孩则可能延续了母亲的强势特征,所以性格也是遗传的;

为什么轻易改变性格很危险?

如上所述,人格是一种极其稳定的人格特质。所以,如果想要改变,没有一定的专业帮助、专业知识和多年的积累,是很难改变的。3岁见老,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当我们的性格中有不尽如人意的特点时,我们会尽力去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自我认同度低、自我满足感差、情绪受冲击、自责等负面心理过程。

改变之所以危险,和生病了求医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对症下药,改变心态,小病就会发展成大病,自我挣扎也会导致心理问题。当理想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不断碰撞时,这种心理矛盾是很痛苦的。最后人们可能会把这种负面情绪推广到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后果可想而知。

我们做什么呢

1、正确认识人格

心理学上人格没有好坏之分,人性有两面性。很多人认为这是众所周知的废话。但是,你知道吗?别人之所以能坦然面对自己,过上积极快乐的生活,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完美,而是因为他们明白,发挥自己性格的积极意义,比纠结于负面情绪要健康得多。当我们专注于积极的一面时,消极的一面就会被不断压制,从而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循环。

2.学会原谅

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出身家庭有很大的影响,比如父母和亲戚。仔细想想,我们现在的性格不就是在一些迎合或者反对父母的态度中逐渐稳定下来的吗?比如,一个在冷漠的父亲和悲伤的母亲身边长大的男孩,成年后可能会有更多的性伴侣。其实他的潜意识过程是向往女性或者母亲的那种满足的笑容;顺从的性格也延续到了他小时候。只有听话,他才能得到父母的爱。所以,只有原谅过去,才能真正走向未来。

3.表明你的身份

如上所述,对人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发现我们人格中的积极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即使是明星,商人等。你看,但不同的是,他们正确认识了自己的另一面,他们认同自己的两面。他们明白,不跟自己斗,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支持。

最后,一篇文章可能解决不了一个复杂的性格问题,但却是我们认清自己的第一步。如果我们的情绪真的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也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