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炒作市场当中,炒什么的都有,有人靠着炒作房价发家致富,也有人靠着炒作茅台一夜暴富。最近几年竟然有人打起了茶叶的主意。

说到茶叶炒作,那就属大益茶最有发言权了。作为茶叶炒作的“鼻祖”,大益普洱如今已经成为了市场中名气最大的一种。但任何炒作都是有风险的,天价茶叶最终也没能逃过爆雷的命运,那些炒茶人的结局更是一个比一个惨。

大益茶崩盘了

茶叶炒作究竟从何而来,究竟又为何会惨遭爆雷呢?

说到茶叶这个话题,那肯定得先从云南说起,尤其是云南普洱,最具有代表性。在这里,茶叶种植早已成为了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茶叶炒作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听到“炒茶”这个词的时候,肯定有很多人觉得,如此一来那些茶农岂不是要发财了吗?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炒茶”这件事看似是在给这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给这个传统的产业带来任何新的活力,反倒是把这个产业搞的乌烟瘴气。既然说了是炒作,那些茶客肯定要逮着那些已经被附上了“稀缺性”的茶来进行炒作,而那些没用被炒的茶可能就无人问津。即便是被选中来进行炒作的,也未必一定对茶农有利。因为这样的炒作在鼎盛时期往往会引来哄抢,这个时候市场上的茶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一路飙升,这也是炒茶客们最乐意看到的场景。但是当价格涨得过高之时,真正能够支付得起的人寥寥无几,逐渐地大家对这些茶的热度消退,那些炒作客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全身而退,然后去换别的茶继续炒作,但是对于茶农来说,他们就只能看着自己手里的茶发愁。所以这样的炒作未必会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反倒是增加了新的风险,甚至伤害了当地积攒已久的良好风气。

那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炒茶”才逐渐开始的?

炒茶的开始,要从大益茶说起。这个传说中的大益茶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开始也只是个毫无名气的小品牌罢了,真正把它变成“名茶”的人是吴远之,这个人也是掀起茶叶炒作浪潮的关键人物。

在那个经济还不足够发达的年代,有钱读书的人并不多,能够考上大学的人更少,但是吴远之不仅毕业于著名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且还拿到了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MBA学位。这一切都为他接下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虽然毕业之后在国外搞了很久的投资,也有着不错的成绩,但或许每一个在外的中国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一段时间之后他还是选择了回国发展。当时机撞上了实力,那摩擦出来的就是成功的火花。正在向国内发展的吴远之对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作为金融行业出身的人,不管做什么都想着把事情“金融化”,即便是茶叶这样富有浓浓文化韵味的物品,吴远之也有了将其“金融化”的打算。

既然要向茶产业发展,那肯定得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正在为如何才能迈入这个行业而发愁的吴远之,正好遇上了勐海茶厂改制,虽然是业内新人,但毕竟是拿到过MBA学位的人,拿下一个茶厂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拿到茶厂之后,那接下来就是谋发展了。想要把茶厂发展好,销售就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吴远之最先做的就是对茶厂销售方面的改造。在这方面他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自己所擅长的金融知识运用到了茶叶的生产销售当中,果然收获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吴远之来说,这依旧是不够的,他的最终目的是把茶叶金融化,所以就需要给茶叶做更好的包装。

于是后来他开始大力做宣传,特别是大益茶这个品牌,吴远之下了很大的功夫来搞宣传工作。好在效果都很不错,慢慢的他看到了大益茶身上的商机,既然机会来了,那就不能放过。吴远之就借着大益茶开始疯狂炒作,慢慢的“天价茶”就诞生了,茶叶炒作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后来为了更好的宣传大益茶,吴远之还瞄上了央视的广告。虽然那个时候各行各业利用广告来进行宣传的手段早已是屡见不鲜,但是在茶叶这个行业当中真正这么做的人吴远之应该是第一个。当他开口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公司很多高管都表示反对。但不管怎样,真正的大权还是掌握在吴远之手里,他要是真的决定了,那谁也拦不住。好在没有人能够阻止他这一次的选择,让大益茶成功抢占了宣传营销的先机。他这样的宣传营销让大益茶很快就有了自己的销售市场,而且价格也逐渐上涨,之后一些同行也嗅到了宣传营销带来的好处,于是很多人都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之中。吴远之在这个行业中总是快人一步,当别人刚刚开始搞营销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下一步。

从销售到广告,吴远之并没有就此满足自己对茶叶的“包装”,接下来他又有了新的动作。文化人做事有文化人的风范,而后他又给茶叶穿上了“新衣”,那就是文化。这一次茶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让茶叶带上了一股神秘而又浓厚的文化气息,这正好抓住了那些爱茶之士的偏好。不过他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炒作。于是接下来他瞄准了大益普洱,并将其与茶马古道勘测活动结合到了一起。对于茶马古道,知道的人很少,有一些人就算听说过,但是对于其具体含义可能并不了解,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茶马古道就是那一层面纱。带有如此神秘文化色彩的茶叶,谁会忍得住不去品尝一下呢?

除了这些之外,吴远之还大力做公益。2005年的时候,他就带领着勐海茶厂开始做起了公益活动,加上云南很多地区本身就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勐海茶厂在云南当地投资了多所希望小学,除了云南之外还有西藏。虽然是公益活动,但吴远之毕竟是个商人,这样大好的宣传机会他又怎么可能放过。后来勐海茶厂直接赞助了央视的一档公益节目,利用这一次机会不仅做了公益,还宣传了给勐海茶厂做了一次顶级的宣传。

然而这些都不是吴远之的最终目的,无论是大费周章搞茶叶营销,又或是做公益宣传,都只是吴远之接下来要利用的工具罢了。他真正的目的是让茶叶金融化,进而把炒作茶叶就变成一本万利的生意。

但是想要炒作茶叶,光搞营销和广告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纵观近些年来炒作的商品,真正能够炒到高价的大多都是因为稀少或者“被稀少”。同样的道理,茶叶要想炒到高价,那首先必须做一个词“稀少”。

原本已经有的茶叶品牌属性基本固定,一时之间想要改变很难,所以吴远之就选择了重新打造一款茶,而这就是接下来被称作“皇茶一号”的轩辕号普洱茶。所谓的稀缺,通俗一点来讲不就是少吗?为了达到目的吴远之刻意减少了轩辕号普洱茶的配货量。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于稀缺的东西总是特别喜欢,数量越少的东西抢的人就越多。如此一来吴远之的目的就达到了,当茶叶配货量足够稀缺,放到市场上就会有很多人都来抢,而价格就会在大家争抢的过程当中慢慢被抬高。吴远之的这一次炒作可以说非常成功,原本这款茶的价格只有三万左右,但是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已经被炒到了200万,不得不问一句这么贵的茶叶谁能喝得起呢?

如此可见炒茶利益是相当丰厚的,这次炒作成功之后,吴远之似乎看到了炒作茶叶的无限可能。同时也有很多人被吸引过来,加入到了炒作茶叶的行列之中,于是炒茶客这个群体就出现了。

这些炒茶客在市场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其实就是中间商。举个例子来说,大益茶2019年发布了某个系列的茶品,身为炒作茶叶第一人,吴远之自然要把控好炒作的源头,所以发售当天就只上了5000份茶叶。这抢茶叶的场景,可能不亚于618,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短短一分钟的时间,5000份茶叶就被哄抢而光。这些抢茶叶的人就是炒茶客,他们抢茶叶并不是为了自己喝,而是要把这些货屯到手里,等到市场价格上涨到他们认为合适的程度,然后找准时机出手大赚一笔。还有一些人,他们不等市场涨价,直接在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其他一些平台上加价售卖,所以这些人扮演的角色就是赚差价的中间商。

我们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叫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事实上是最赚钱的就是这些中间商。在炒茶这件事上,那些炒作的人赚的钱要远远大于那些辛辛苦苦种茶的茶农们。炒作客只需要利用一些噱头,使用一些手段,就可以收获一大笔钱,即便他们手里连茶叶都没有。但是那些辛苦种茶的茶农,他们不仅要种植,还要采摘,因为茶叶的特殊性,大面积实现机械化很难,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人工的力量,这当中的每一个过程都带着“辛苦”二字,但是他们真正赚到的钱又有多少呢?如果这种风气一直蔓延下去的话,那谁还愿意做那个苦力的茶农,每天顶着太阳流汗辛苦种茶呢?

茶叶价格被炒的如此之高,究竟谁会愿意买回去喝呢?可能有人会说,懂得欣赏的人和真正想要品鉴的人,他们不会在买茶这件事上吝啬的,这倒是实话,可是关键那些真正想要鉴赏的人,他们还能抢得到茶叶吗?换句话说,茶叶鉴赏与炒作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些被炒作的茶叶本来量就不多,那些炒作茶叶的人早就开始盯了,一有机会他们就出手,市场上能买的普洱新茶基本上都被他们这些人买走了,那些真正想要品鉴的人,又怎么可能抢的过他们这些专业的“抢手”呢?

还是那句话,任何炒作行为都是有风险的。现在的茶叶炒作越来越离谱,他们甚至已经脱离了现货交易而往期货方面发展。这样一来风险进一步提高,这也给后来的“爆雷”埋下了祸根。

这几年茶叶炒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带上了吴远之所谓的金融属性,茶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不惜借钱、贷款也要炒作的商品。在炒作茶叶的市场当中,有人渴望一夜暴富,可偏偏有人在这里一夜“暴负”。风险在累积,欲望却不曾消减。

面对这样的茶叶市场,国家自然不会放任这样的炒作肆意发展下去,接着就有监督部门伸出了管理之手。于是爆雷事件就发生了,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茶叶交易中心:广州芳村。因为监管部门的介入,这里暴雷事件接连发生,很多人的手里的资金链直接断掉。有一些人看到这种状况就想直接逃走,但是最终却被家人举报进了警察局。茶叶炒作不但没有让这些人暴富,最终反而是害了自己也连累了家人。

茶叶炒作市场为何会演变成这般模样?

最一开始很多人炒作茶叶还老老实实按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则来进行交易的,但市场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炒作风气越来越盛行,价格波动的也越来越快,传统的交易方式显然已经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了,于是一些大胆的人开始进行茶叶的期货交易。

然而他们所谓的期货交易竟然没有任何保障,全靠大家彼此信任。但市场上的人都是商人,每一个都是抱着赚钱的心态来的,这其中狡猾的人太多了,总有一些人不守规矩,甚至想要空手套白狼。举个例子来说,有的炒作客手里实际上根本没有茶叶,在拿到投资客的钱之后,他就会去市场上买一些低价茶,如此一来就能赚到一大笔差价。虽然这些不守信用的人确实存在,但要是真的管他们又有难度,因为他们当中的交易大多数都只是靠着一张收据,完全没有任何法律效益,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受害人很难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想要维权基本上没戏。

然而这一切的源头还是在吴远之和他的大益茶那里,如果当初吴远之没有炒作茶叶的想法,或许如今的茶叶市场也只是风平浪静。吴远之和他的勐海茶厂这个罪魁祸首,有关部门也已经发出了警告。今年6月份相关部门在吴远之的勐海茶厂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对于大益茶炒作的态度也很明确。

就连吴远之和大益茶都没能逃过此劫,难道茶叶炒作真的要完了吗?虽然现在炒茶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散去,但至少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很多炒作茶叶的人应该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当中一些人已经开始收手。现如今炒茶现象已经稍有缓解,很多天价茶叶价格都有所下降。

在茶叶炒作的过程当中,确实带富了一部分人,但是这只是极少数,与此同时更多的人都是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行为就是在破坏市场风气,扰乱产业发展步伐,不仅害人更害己。市场中的任何炒作都是存在风险,茶叶炒作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炒茶这件事本身就没有给当地的茶业带来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风气从一开始就应该被抵制。而且这样的炒作是就没有长远发展的条件,这样的风气迟早都会被压制下去,而给当地的茶农留下的恐只有一片狼藉,到那个时候当地的茶叶市场又会是怎样的一片景象呢?原本的良好风气早已被破坏,恢复原貌应该是不可能了。这样的炒作行为意义何在呢?

现如今芳村陷入了爆雷的中心,大益茶也被警告,这或许就是茶叶炒作的报应。但是接下来那些念头还没打消的人,真的会因此止步吗?茶叶炒作市场还能继续发展下去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