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伐檀》

伐檀 诗经·国风·魏风 坎坎伐檀兮,寘(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编辑本段]解释 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干:水边。

涟:水波纹。 猗(音yī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音架):播种。 穑(音色):收获。

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 廛(音蝉),古制百亩。

狩:冬猎。猎:夜猎。

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县通“悬”。

貆(huán):猪獾。一说幼小的貉。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辐:车轮上的辐条。

直:水流的直波。 亿:古指十万 瞻:向前或向上看。

特:小兽。 漘(音纯):水边。

沦:小波纹。 囷(音qūn逡):束。

一说圆形的谷仓。 飧(音孙):熟食,此泛指吃饭。

[编辑本段]翻译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 棵棵放倒堆河边啊, 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 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 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可不白吃腥荤啊!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坎坎伐檀”,正如《小雅·伐木》之“伐木丁丁”,并非“劳者歌其事”,当然不必是伐木者所为诗。

诗所称美的“不素餐兮”之君子,自然也非既稼既穑、既狩既猎的劳作者。孟子于此“君子”解释得颇为明确:“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孟子·尽心上》)孟子解诗常常不是贴近诗意说,但这里发挥君子不素餐的意思,并非断章取义。

戴震曰:“讥在位者无功幸禄,居于污浊,盈廪充庖,非由己稼穑田猎而得者也。食民之食,而无功德于民,是谓素餐也。

首二言,叹君子之不用;中五言,讥小人之幸禄;末二言,以为苟用君子,必不如斯,互文以见意。”此说大抵得诗意,只是“首二言”云云,不很准确。

而首二言究竟为赋,为比,为兴,且取意为何,本来有许多不同的意见。苏辙说:“君子之仕于乱世,其难合也如檀之于河。”

范处义以为“檀,木之良者,可以为车之轮辐,今乃伐而真之无用之地”,“犹君子不得进仕,俾之家,食非所宜也”。此两说都是以比意为解。

姚际恒曰:“此首三句非赋,非比,乃兴也。兴体不必尽与下所咏合,不可固执求之。

只是咏君子者适见有伐檀为车,用置于河干,而河水正清且涟猗之时,即所见以为兴,而下乃咏其事也。此诗美君子之不素餐,‘不稼’四字只是借小人以形君子,亦借君子以骂小人,乃反衬‘不素餐’之义耳,末二句始露其旨。”

吴闾生也说:“本意止‘不素餐’耳,烘染乃尔浓缛。”后两说似较合于诗意。

宋玉《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用《伐檀》意也。不过,虽曰“兴体不必尽与所咏合”,却也并不是全没有一点儿映带关系,而在很多情况下,它正是用来构筑诗境的,即如“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亦如“坎坎伐檀兮,真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而且,又何必一定是当日所见呢。

或曰“屈子之作《离骚》,其格调与此相似”(袁金铠),不过《伐檀》非诗中之“君子”自叹身世,故其中所寓之爱憎,非由个人遭际而来,其关切之情,或更深广吧。 《大戴礼·投壶》:“凡雅二十六篇,其八篇可歌,歌《鹿鸣》《狸首》《鹊巢》《采蘩》《采苹》《伐檀》《白驹》《驺虞》。”

《晋书·乐志上》:“魏武平荆州,获汉雅乐郎河南杜夔,能识旧法。”“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

钱澄之因此推论道:“以列国‘变风’与《南》《雅》并列而总之为‘雅’,岂以其音节,不以其辞意耶。”“变风”之说本来不可靠,不过《伐檀》即以辞意言,也当算作“正声”,古既有“歌诗必类”之说(《左传·襄公十六年》),则乐与舞与歌,皆当如此,那么《伐檀》的音乐风格当与“古声辞”中的其他篇章近似,故传唱如是也。

[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甚至中学语文课本亦选为教材,但是对这首诗的主旨及作者身份的看法,其分歧之大却是惊人的,不仅古人如此,今人亦然。最早《诗序》以为是“刺贪也。

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仕进耳”;朱熹又以为“。

2. 伐檀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篇三章复沓,采用换韵反复咏叹的方式,不但有利地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还在内容上起到补充的作用,如第二、三章“伐辐”“伐轮”部分,在点明了伐檀是为造车之用的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

另外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也说明剥削者对猎取之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实感与揭露的力量。

另外诗的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八言都有,纵横错落,或直陈,或反讽,也使感情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抒发,称得上是最早的杂言诗的典型。[2] [5]。

3. 急求诗经 魏风中 伐檀的赏析

坎坎伐檀兮,① 置之河之干兮,② 河水清且涟猗。

③ 不稼不穑,④ 胡取禾三百廛兮?⑤ 不狩不猎,⑥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⑦ 彼君子兮,⑧ 不素餐兮!⑨ 坎坎伐辐兮,⑩ 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⑾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⑿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⒀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 置之河之漘兮,⒁ 河水清且沦猗。

⒂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囷兮?⒃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⒄ 译文: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 棵棵放倒堆河边啊, 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 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 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可不白吃腥荤啊! 注释: ①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②寘(zhì 志):同”置”,放。干:水边。

③涟:水波纹。猗(yī 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④稼(jià 架):播种。穑(sè 色):收获。

⑤胡:为什么。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廛(chán 蝉):通”缠”,即捆。

俞樾《毛诗评议》以为第二章的”亿”通”繶”、第三章的”囷”通”稇”,皆是”束”的意思。束,即捆。

一说古制百亩。 ⑥狩:冬猎。

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⑦瞻:向前或向上看。县:古”悬”字。

貆(huān 欢):猪獾。一说幼小的貉。

⑧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⑨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⑩辐:车轮上的辐条。

⑾直:水流的直波。 ⑿亿:束。

⒀特:大兽。毛传:”兽三岁曰特。

” ⒁漘(chún 纯):水边。 ⒂沦:小波纹。

⒃囷(qūn 逡):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⒄飧(sūn 孙):熟食,此泛指吃饭。 【赏析】 这是《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甚至中学语文课本亦选为教材,但是对这首诗的主旨及作者身份的看法,其分歧之大却是惊人的,不仅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最早《诗序》以为是“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仕进耳”;朱熹又以为“此诗专美君子之不素餐。

《序》言刺贪,失其旨矣”(《诗序辩说》);梁寅《诗演义》又称为“美君子隐居之志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和朱谋玮《诗故》另创新说,何认为是“魏国女闵伤怨旷而作”,朱认为是“父兄训勉子弟之词”。其他大同小异者尚有,不一一列举。

今人由于对诗所属时代的社会性质、生产方式及作者的阶级属性、生活状况认识不同,因而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诗人是农民,这篇是反封建的诗歌;也有的认为是奴隶,本篇是抨击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的;还有的只是笼统地说是古代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诗歌。

另一类则与上述意见针锋相对,或认为是奴隶主贵族“站在井田所有制立场来攻击新兴的封建剥削”;或认为是“劳心者治人的赞歌,它所宣扬的是一种剥削有理、‘素餐’合法的思想”。后一类看法貌似新颖,实际多从古人说解中引出,附和者甚寡。

本文将此篇作为反剥削诗歌看,对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及诗人身份,因史料不足难以确认,姑且保留拙作《诗经选注》的看法,即:这是伐木者之歌。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你一言我一语发出了责问的呼声。

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

当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因此接着第二层便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愤怒愈无法压抑,忍不住提出了严厉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第三层承此,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用反语作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本篇三章复沓,除换韵反覆咏叹,更有力地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外,还能起到在内容上有所补充的作用,如第二、三章“伐辐”、“伐轮”,便点明了伐檀是为造车用,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另外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则说明剥削者对猎获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

全。

4. 急求诗经 魏风中 伐檀的赏析

坎坎伐檀兮,① 置之河之干兮,② 河水清且涟猗。

③ 不稼不穑,④ 胡取禾三百廛兮?⑤ 不狩不猎,⑥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⑦ 彼君子兮,⑧ 不素餐兮!⑨ 坎坎伐辐兮,⑩ 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⑾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⑿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⒀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 置之河之漘兮,⒁ 河水清且沦猗。

⒂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囷兮?⒃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⒄ 译文: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 棵棵放倒堆河边啊, 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 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 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可不白吃腥荤啊! 注释: ①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②寘(zhì 志):同”置”,放。干:水边。

③涟:水波纹。猗(yī 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④稼(jià 架):播种。穑(sè 色):收获。

⑤胡:为什么。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廛(chán 蝉):通”缠”,即捆。

俞樾《毛诗评议》以为第二章的”亿”通”繶”、第三章的”囷”通”稇”,皆是”束”的意思。束,即捆。

一说古制百亩。 ⑥狩:冬猎。

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⑦瞻:向前或向上看。县:古”悬”字。

貆(huān 欢):猪獾。一说幼小的貉。

⑧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⑨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⑩辐:车轮上的辐条。

⑾直:水流的直波。 ⑿亿:束。

⒀特:大兽。毛传:”兽三岁曰特。

” ⒁漘(chún 纯):水边。 ⒂沦:小波纹。

⒃囷(qūn 逡):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⒄飧(sūn 孙):熟食,此泛指吃饭。 【赏析】 这是《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甚至中学语文课本亦选为教材,但是对这首诗的主旨及作者身份的看法,其分歧之大却是惊人的,不仅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最早《诗序》以为是“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仕进耳”;朱熹又以为“此诗专美君子之不素餐。

《序》言刺贪,失其旨矣”(《诗序辩说》);梁寅《诗演义》又称为“美君子隐居之志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和朱谋玮《诗故》另创新说,何认为是“魏国女闵伤怨旷而作”,朱认为是“父兄训勉子弟之词”。其他大同小异者尚有,不一一列举。

今人由于对诗所属时代的社会性质、生产方式及作者的阶级属性、生活状况认识不同,因而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诗人是农民,这篇是反封建的诗歌;也有的认为是奴隶,本篇是抨击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的;还有的只是笼统地说是古代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诗歌。

另一类则与上述意见针锋相对,或认为是奴隶主贵族“站在井田所有制立场来攻击新兴的封建剥削”;或认为是“劳心者治人的赞歌,它所宣扬的是一种剥削有理、‘素餐’合法的思想”。后一类看法貌似新颖,实际多从古人说解中引出,附和者甚寡。

本文将此篇作为反剥削诗歌看,对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及诗人身份,因史料不足难以确认,姑且保留拙作《诗经选注》的看法,即:这是伐木者之歌。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你一言我一语发出了责问的呼声。

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

当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因此接着第二层便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愤怒愈无法压抑,忍不住提出了严厉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第三层承此,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用反语作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本篇三章复沓,除换韵反覆咏叹,更有力地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外,还能起到在内容上有所补充的作用,如第二、三章“伐辐”、“伐轮”,便点明了伐檀是为造车用,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另外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则说明剥削者对猎获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