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醒来就不乐观了。
  • 调查开始了。
  • 幸福的四口之家

这篇文章只记录了一个清华才女的悲惨一生…

清华大学是一所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高等学府。上至百岁老太以儿孙考试为荣,下至三岁小孩一句“我长大了要考清华”让父母长辈开心。

追溯到27年前,清华校园就发生过这样一起令人愤慨的投毒事件(后被称为朱令事件)。这件事改变了清华才女朱令的一生,让她莫名其妙患上了“重金属铊中毒”,身体每况愈下。

时至今日,朱令中毒事件仍有太多谜团,更不用说对幕后黑手的惩罚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994年,21岁的朱令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同年11月24日起,她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发现自己突然身体不适,肚子疼,吃不下饭,脱发严重。

对于最初的现象,学霸朱令认为他学习太多,没有一个好的时间表。

所以,我也没管那么多。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多月。最后真的很痛苦。1994年12月23日,我在亲友的陪同下到北京同仁医院做了检查。患者编号为胃肠病学。

当时的医疗卫生系统并不像现在这样先进,所以在这次检查中,朱令的身体问题并没有确凿的原因。

症状没有缓解,找不到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朱令被安排住进了医院。

远离学校,在病房住了一个月,身体状况大大缓解。已经脱落的头发又长了出来。急于学习的朱令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这么长时间。她恢复健康后,于1995年1月23日向医院申请出院,并得到许可。

殊不知,真正的危险只有在这次出院返校之后…

因为朱令出院时正值全国大学生寒假,在这个时间点上,她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自学了以前留下的功课。

1995年2月20日,新学期开始了,朱令带着健康的身体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新走进了清华校园。

然而,新学期刚过去十多天,朱令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比以前更严重了。

先是局部肌肉瘫痪,然后直接演变成“自主呼吸多次失败”。不得已,朱令的家人再次把她送进了医院…

但这一次,我没有那么幸运。病情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朱令入院后,医院为他进行了多次“大手术抢救”。为了使呼吸顺畅,使用了气管切开辅助呼吸设备。

身体状况这么差,肯定会被关进重症监护室。根据当时的记录,从3月28日到8月31日,朱令昏迷了近5个月。

可见形势有多危急……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朱令这次入院后,身体状况急剧恶化,这也引起了他周围许多亲友的关注。

在朱令住院的5个月里,医院给她做了多项检查,但仍然没有找到疾病的根源。

幸运的是,朱令还有一群知识渊博、足够亲密的好朋友。他的高中同学、1992年北大力学系大一学生贝志诚、蔡全清等人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力量开始了“抢救朱令、查找原因”的道路。

不得不说,多亏了他们!作为受过最好最好教育的北大高材生,贝志诚等人在第一时间将朱令的病情和症状的全部记录翻译成英文,然后通过邮件寄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门和医疗专业人士。

没想到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了很多信件,信件的内容都指向了起因:结合朱令的案例,很多专家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铊中毒现象。

虽然信中给出的回复是“铊中毒”,但当时国内的医疗体系还不够先进,医院里也没有检测铊中毒的仪器。

病人已经严重到不能仅凭怀疑就吃药,否则后果更不堪设想。

凭着严谨的态度和多方打听,朱令的朋友和她的家人终于迎来了曙光。陈震阳教授,原北京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可以做铊中毒相关鉴定。

不出所料,鉴定结果显示为铊中毒。

帮助朱令做鉴定的陈震阳教授立即说:“这应该是朱令第二次中毒,但前一次的剂量没有那么大,所以她幸免于难!但这次的鉴定结果显示,患者体内的铊含量远远超标。”

陈震阳教授在听朱令的家人讲述了孩子在校学习的环境和专业后,认为:“朱令本身是碰不到铊这种重金属的”(这一点后来得到了校方的证实)。

因此给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有人故意毒害朱令。”

在陈震阳教授的建议下,朱令服用了特殊的戒毒药物进行戒毒,效果非常好!

这一切都发生在朱令昏迷的五个月里。正是由于体内重金属的及时排出,朱令才得以从昏迷中醒来。

醒来就不乐观了。

要知道化学中的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朱令体内的铊含量远高于常人一万倍,对她的身体肯定有着不可挽回的伤害。

因为毒素在朱令体内停留的时间太长,当她醒来的时候,其实她的神经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很多功能都受到了损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她的智商只停留在一个七岁的孩子身上…

即使他出院了,他也不得不被转移到康复中心接受治疗。(ps到现在!)

调查开始了。

鉴定结果表明,很明显有人故意这样做。因此,在朱令的家人报案后,事件进入调查阶段。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铊进入了朱令的体内,这应该是无声无息的。这种易溶于水的重金属很可能残留在朱令的生物身上。

抱着这样的想法,调查人员开始调查朱令的生活用品,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朱令的日常用品(牙膏、牙刷、水杯等。)不知何故消失了。

有经验的侦查员会第一时间判断:熟人做的事!

根据朱令在学校的生活环境,她当时有三个室友,而根据同学的反馈,有一个叫孙伟的室友,平日里和朱令关系不好。

孙伟非常嫉妒。多才多艺的朱令经常被孙伟嫉妒,孙伟也多次在其他同学面前说“我不喜欢朱令……”

就这样,孙维增被调查了很多次,但那个年代的取证没有现在好。没有证据,最后孙伟再次被释放。

虽然没有结果,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结果!

有人开玩笑说“孙伟背景很强”(ps感兴趣的话真的可以去看看…)

后来,孙伟改名换姓住在美国,直到今天他还在美国。

在最初的几年里,孙伟经常在网上说她不在幕后,但很长一段时间后,她没有任何消息。然而,据他们的同学说,孙伟在美国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

可怜的是朱令,他已经快50岁了。她父母以前还能照顾她,现在父母都快90岁了,生活不能自理。如果父母双亡,可想而知她的生活会是怎样。

写到这里,这个悲惨的事件发生在27年前。作为事件的主人公,朱令难免会让人感到同情。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这篇文章的标题记录了朱令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妹妹。为什么它没有提到它?

别急,现在就来!你看他来这个四口之家之前有多幸福。相比之下,你就会知道朱令的生活有多悲惨。

幸福的四口之家

1973年,朱令出生在北京。他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好。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是编辑和高级工程师。

朱令是她父母的二女儿,在她之前还有一个姐姐。

在一个文化家庭里,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先入学的姐姐表现很好,从小就体现出来了。

尤其是学习方面,姐妹俩基本没让父母操心。从小到大,从小学到高中,姐姐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最后,我考上了北京大学。

但好像上天不眷顾这个家庭。

一次春游,在北大读书的妹妹不慎滑倒,摔下悬崖。她没有幸免。这次事故的直接后果是,朱令的姐姐失去了她宝贵的生命。

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个家庭的悲剧再次上演!

失去这么优秀的女儿,父母双方肯定都悲痛欲绝。如今事情已成事实,无法改变,在经历了悲痛之后,双方父母化悲痛为力量,把对未来的所有期待都寄托在小女儿朱令身上。

所以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和朱令在一起,教育朱令。

家庭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朱令也很懂事。从小,她的表现就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她更加勤奋好学。

除了学习上的辉煌成绩,我还练了很多技能,可以说是多才多艺!

秉承父母的教诲,思念姐姐,朱令于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主修化学。

进入大学后,为了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朱令和很多大一新生一样,加入了很多社团,希望能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十八九岁的时候,凭借着精致的脸蛋和多方面的天赋,朱令成为了“校花”和一个现存的人物。

你怎么知道嫉妒会让人发疯!

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没有必要说得太详细。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按道理,我和朱令在清华住一个宿舍,这也是学霸的存在。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思想会如此偏执和愚蠢呢?

说到底,素质不够,心理不够健康才是这次事件最根本的原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孙伟已经生活在国外,她仍然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关系。

事发后第一时间改名移民,很难理解…

朱令的遭遇只能说是“上半场有多耀眼,下半场有多惨”。

如今,48岁的朱令的智商只有七岁孩子的大小,80多岁的父母照顾她的生活。

年纪大的父母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也很担心将来他们走后朱令何去何从…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