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阅读

说到学佛修行的人,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一个形象:亚麻布鞋,性情冷漠,孤僻不合群。还有人发现,学佛之后,对春节亲朋好友的话题不感兴趣,对同事朋友的聚会也不感兴趣。学佛真的会让人孤独不爱交际吗?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合群取决于你和哪个群体合群。

首先要界定什么样的状态是“不合群”。你要喝酒,你要做你要做的事,你要和所有人谈笑风生。这样合群吗?当然不是!

虽然在现代社会,人脉是一种资源,但靠着饭桌、牌局这些熟悉的面孔和圈子,能留下几个真正的朋友,遇到大事未必值得信任。把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生命花在不必要的吃喝上,真的是本末倒置,这样的“群体”无所谓。

人以群分真正志同道合,想法相近的人,即使不刻意交友,也会互相吸引。所以,想让朋友圈变得更好,就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自然会有更好的因缘被你吸引。

■被佛祖痛斥的五个“格格不入者”

还有一种“合群”,是指适应集体的生活和工作,也就是基本为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在同一个公司,眼里要有别人,心里要有原则。

佛陀在《一阿迦玛》中指出,有五种人根本就是“非人”。虽然过了2500多年,但佛陀提到的这五种情况仍然普遍存在,而且一针见血,非常适用。

笑但不要笑。在公共场合,大家的气氛都是和谐愉快的。虽然他们对这些话题不感兴趣,也不必参与其中,但也不必生闷气,表现出人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这样的人,跟别人合不来,不是做人之道。

大家高兴的时候,还是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以示自己“高级”的兴趣。这不仅不受欢迎,甚至令人生厌。也很怪异,不爱交际,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

每个人都有善良却不善良的心。当要发起慈悲心,给予一些救济和帮助的时候,他们认为对方可能是自己造成的。缺乏同情和慈悲,自然不是做事的方式,也不是佛弟子应有的态度。

闻之恶而不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是人之常情。知道过去的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做好人是伟大的。当你做错了事,却因为面子找原因,不如承认错误,真诚改正。当然,虚心接受的话,反复教育不改的话,在集体里是过不好的。

当你听到别人做了好事,你不仅会不高兴,还会说一些讽刺的话。比如别人帮忙出主意,他们说自己水平太差;别人出钱做慈善,还说别人捐的不够多,方法不够好。这样一来,受凉的是自己。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痛斥了这些行为,开出了相应的“法药方”。信佛的人,自然要懂得快乐,赞美别人的功德,慈悲为怀,尽可能帮助别人,不居功。时间长了,大家就知道你的原则和性格了。即使你不参加那些下班后的聚餐,也绝不会被认为“不善交际”。

■苏东坡世上没有坏人。

的确,学佛要想有所成就,就得发起“疏离”,停止对世间繁华与美好的贪婪与留恋,也要看清人性中“贪痴”所带来的种种爱情烦恼,才会看淡很多事情。但这只是自己的修行。不要用佛家的尺子去衡量别人,把别人当魔镜看,要求别人达到这种程度。不然谁都不会顺眼。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学佛也是偏的。

“我可以陪玉帝,我可以陪下院的乞丐,天下坏人都有。”说这话的时候苏东坡已经被贬了好几次了。到了气候炎热、毒虫出没的海南,连庇护和帮助他的地方官员都受到牵连,被革职。然而,他坐在茅草屋前,与当地人交谈。无论是樵夫、猎人,还是不识字的老人、小孩,他都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或者目光短浅而看不起他们,疏远他们。

苏东坡是佛教徒,经常和高僧谈禅。他当然知道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经历过风风雨雨。但他更懂得佛教中的平等和慈悲,所以他既不孤立,也不愤世嫉俗,没有那种对政敌的刻骨仇恨和苦毒咒骂。

民国高僧弘毅大师生前给弟子刘质平留下一封信,“君子之交淡如水;追求形象差之千里。问于和石,库尔忘了说一句,花之满春,天心满月”。人只要感情淡了,兴趣和聚会就淡了。只要他们内心的方向一致,他们的关系就能维持很久。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