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里描述亲情的句子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这是一首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其中还描写了当时妇女生活的一些方面。

《凯 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是一首儿子颂母而自责的诗。

2. 描写家庭的诗句

1.晚霁中园喜赦作(唐代:储光羲)

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

译文:朦胧的天空微微亮光,家族奔跃着表达欣喜。

2.哭胡十八遇(唐代:张籍)

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

译文:文坛三代人成功续连,家族的光辉荣华集于一身。

3.送沈居士还太原(唐代:皎然)

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

译文:因为世事艰难而辞去官职,家族在南朝兴盛。

4.授马氏女诗(唐代:黄冠野夫)

若遇寇相凌,稳便抛家族。

译文:如果遇见强盗欺凌,只能抛弃家族。

5.把酒(唐代:白居易)

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

译文:这宗族里的人啊,有几个人能拖着紫金长袍。

6.宿荥阳(唐代:白居易)

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

译文:旧时居住的房屋没有了,家乡故里也没有亲戚。

7.奉使崔都水翁下峡(唐代:杜甫)

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译文:离别的日子不会很长,亲戚宗亲们要忍耐相互告慰。

8.玩郡斋海榴(唐代:宋之问)

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

译文:不若宗族的故地,更盼望荣耀。

9.上阳白发人(唐代:白居易)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译文:想当初,吞声忍泪,痛别亲人,被扶进车子里不准哭泣。

10.宋中送族侄式颜(唐代:高适)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译文:弟兄之间没办法见面,亲戚族人也远在家乡。

3. 诗经里有没有关于家庭幸福和睦的诗歌

1、《诗经·小雅·斯干》——先秦佚名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译文:为了弘扬先祖前辈的基业,准备营造规制宏伟的建筑,在宫室西南方位大开门户。

一家人住在一起和睦相处,每天欢声笑语让世人羡慕。 2、《诗经·小雅·常棣》——先秦佚名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译文: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

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

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 3、《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先秦佚名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译文: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欢畅。知你对我真关怀,送你杂佩表我爱。

知你对我多温柔,送你杂佩表我情。知你对我情义深,送你杂佩表我心。

4、《诗经·周颂·载芟》——先秦佚名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译文:收获谷物真是多,露天堆满打谷场,成万成亿难计量。

酿造清酒与甜酒,进献先祖先妣尝,完成百礼供祭飧。祭献食品喷喷香,是我邦家有荣光。

献祭椒酒香喷喷,祝福老人常安康。不是现在才这样,不是今年才这样,万古都有这景象。

5、《国风·周南·桃夭》——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4. 形容家庭和睦的古诗

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

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半的歌声。

家是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似箭归心;

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缕缕乡愁;

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绵绵情思。

5. 描写有关家庭和睦的古诗有哪些

1.《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2.《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种,晚上回来还要织麻布,村里的年轻人各自都得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天真还未懂事的小孩还没学会如何去帮助耕种和织布,但也会在桑树下面学起了种瓜。

3.《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4.《进艇》

唐·杜甫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译文:

我望眼欲穿,而你却是那么地遥远,在罹难了叛贼的践踏之后,九重宫阙、雕梁画栋早已满目疮痍,昔日的繁华旧景也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怕是只有摇摇欲坠的城阙和遍地斑斑的血迹,这怎不教人感到黯然神伤呢!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身着布衣,深情地牵引着老妻乘上小艇,在浣花溪上鼓棹游赏,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荡漾着波光,不远处,孩子们在水里无忧无虑地洗澡嬉戏。

浣花溪岸边的蝴蝶缠缠绵绵翩翩双飞,你追我逐;溪水上的荷花如双栖鸳鸯一般,并蒂双双。

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瓷坛来盛装也不比玉制的缸来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随取随饮。

5.《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6. 诗经里有哪些描写生活的句子

《周颂·噫嘻》描写了成王带领万名农夫在田间耕种的宏大场面,君主与名同耕,可说是盛世安泰,民生无忧。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成王带领农夫下田地,播种百谷勤耕耘,速速开垦私田,三十里也不算远,从事耕作要抓紧,万人并耕在农田。)

《周颂·丰年》描写了丰收粮多酿酒的场景,反映了人民丰收,生活美满的喜悦心情:“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

(丰收年成多粮稻,仓廪修得高又高。囤积粮食千千万,酿酒做醴实在好。)

《小雅·楚茨》描写了农夫在田间锄棘,庄稼繁茂生长的状况,反映了农民无忧无虑的耕种农事生活:“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廪维亿。”

(蒺藜遍田地,扶锄除荆棘。自古种什么,种植黍和稷。

小米多茂盛,高粱也整齐。仓中早堆满,屯粮难数计。)

《小雅·信南山》描述了夏禹治理土地为千里肥田,恩泽子孙后代的事:“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南山田野宽又广,夏禹到此来开荒。

平原洼地皆肥沃,曾孙辛勤种米粮。划定地界又治理,南亩东亩一方方。)

另外,还有反映当时各种劳动生产活动的诗篇,如《周南·芣苢》写妇女们田野采集;《魏风·十亩之间》写采桑女集体在桑园采桑.。

7. 《诗经》中描写“兄弟姐妹”的诗有哪些

《邶风・燕燕》是表现《诗经》中兄妹关系亲密的一个代表。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诗·小雅》有《常棣》一诗,“常棣”,亦作“棠棣”.毛《传》:“常棣,周公燕兄弟也.”燕,通宴.后因以常棣或棠棣指兄弟情谊.

原 诗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译 文

棠梨树上花朵朵, 花草灼灼放光华. 试看如今世上人, 无人相亲如兄弟. 死丧到来最可怕, 只有兄弟最关心. 原野堆土埋枯骨, 兄弟坟前寻求苦. 鹊鸿飞落原野上, 兄弟相救急难中. 虽有亲朋和好友, 只会使人长感叹. 兄弟在家要争吵, 遇上外侮共抵抗. 虽有亲朋和好友, 不会前来相帮助. 死丧祸乱平息后, 日子安乐又宁静. 虽有亲兄和亲弟, 相亲反不如朋友. 摆好碗盏和杯盘, 宴饮酒足饭吃饱. 兄弟亲人全团聚, 融洽和乐相亲近. 妻子儿女和睦处, 就像琴瑟声和谐. 兄弟亲人相团聚, 欢快和睦长相守. 你的家庭安排好, 妻子儿女乐陶陶. 仔细考虑认真想, 道理还真是这样.

8. 诗经中写女子遭受家庭暴力的诗歌有几首

氓_

[作者] 佚名

[全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9. 有关于亲情的诗经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所谓人伦,是指存在於人类社会中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

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P125]《礼记·中庸》又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为“天下之达道”[3](P28),《左传·文公十八年》称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为“五教”[4](P523),足见其重要性①。

在古代人看来,人伦乃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所谓“无所逃於天地间”者是也。在这五伦之中,夫妇、父子(包括母子)、兄弟(包括姊妹)这三种关系,发之於“人之大欲”,归之於社会伦理,中国人常称之为“天伦”②,是因婚配、血缘和长幼等而产生的亲情。

夫妇之道、孝道和悌道伦理,即是分别协调夫妇、父子和兄弟这三种基本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

亲亲,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整套人伦规范。“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5](P292),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基点而衍发的。 中国古代诗歌以情之抒发为本质特征,所谓“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毛诗序》)。

由于中国古代有这种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

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

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礼义规范中,亲情一直处於“礼义”的严密框架之内,由情发礼止情感抒发机制而融铸的“温柔敦厚”诗教原则,於亲情之表达得到鲜明体现。

二 夫妇人伦是周人的首重之情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2](P143)。

新婚是男女生活中幸福的起点,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

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6]夫妇乃是人伦礼义中极重要之一环,如《礼记·内则》云:“礼始於谨夫妇。”

[7](P759)《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P23)《周易·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8](P294)只有夫妇关系和谐了,才谈得上其它。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7](P1418)人伦造端乎夫妇,而后有五伦次序,从而构成君臣之国家关系。

东汉荀爽延熹九年对策云:“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9](P2052)所以,可以认为《诗经》以《关雎》始,即象征它对人伦的关切。

夫妇间的道德,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方能维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②,《关雎》“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拟□□之好”[10](《孔子诗论》10、14、12),既有在雎鸠关关和鸣的河边与淑女邂逅的一见钟情,又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相求;既有 “求之不得”遭拒后对“淑女”情真意切的相思爱恋,又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夫妇和睦的挚情美满。

《诗经》写夫妇之义的诗篇尚未被后世儒家导向君臣国家的政治伦理轨道,而是充盈着浓浓的天然温情,从中可以领略到上古婚姻家庭生活的多彩图景。如《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

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 ,左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题旨,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妇人乐其夫不再行役之辞:“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於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

[11](P43)诗人捕捉了一对情真意挚的夫妇奏乐舞蹈,相招相乐的行为片断:夫妇贫贱相守,心乐情爽,双双同歌共舞,自娱自乐,其形阳阳(洋洋),其情陶陶,於流美欢快的格调中,不难想象这是一对相敬如宾、鱼水情得的恩爱夫妻,和睦爱敬,其乐融融。如果说这里体现的是对“礼义”所倡导的夫妇之道的礼赞的话,那么《郑风·女曰鸡鸣》则恰似一幕夫妻家庭生活小剧,在率性朴质中表现出夫妇间温磬的爱恋: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